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外周血D-二聚体与CRP的检测分析论文_熊丽君,陈琅,阮琰,林伟

 熊丽君 陈琅 阮琰 林伟

(福州肺科医院儿科 福建 福州 350008)

【摘要】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轻重患儿外周血D-二聚体、CRP数值的变化,研究其相关性,探讨D-二聚体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住于我院经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14位儿童,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81例)、重症组(33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童57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入院后的D-二聚体、CRP数值,比较有无差异,探讨相关性,评价D-二聚体在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2岁,平均年龄6岁,男女比例均等。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比较,将检测的D-二聚体、CRP值进行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18.32(P<0.05)、17.8(P<0.05)。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D-二聚体水平最高,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显著性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与CRP的相关系数为0.165,t值0.014,P值<0.05。结论:外周血D-二聚体、CRP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升高明显,二者存在相关性,提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D-二聚体;CRP;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76-02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我国住院患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近年来,导致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成为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肺炎的最常见病原体之一。重症或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例在国内外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少数患儿可能出现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需要呼吸机通气支持或体外膜肺支持,部分可能出现严重肺外并发症,如心肌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脑炎、噬血细胞综合征、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关节炎、肝损害等[1,2]。故临床医生要从广大普通肺炎患儿中及早筛查出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的儿童,显得尤其重要。

众所周知,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指标,CRP为炎症反应指标,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患儿的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尤其是重症肺炎者,它有可能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进而促进血栓形成[3]。血浆中D-二聚体与CRP炎症反应指标是否存在相关性?D-二聚体能否作为预测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依据呢?本研究,就意在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的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CRP数值变化,轻重症组进行比较,判断D-二聚体对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病情评估及预后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住于我院经确诊肺炎的0~13岁儿童进行研究(试验组),男女比例均等,病程均在两周内,分为肺炎支原体轻症组、重症组,其中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81例(男47例,女34例,年龄8月~12岁,平均年龄5.19岁),重症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1岁~12岁,平均年龄6.24岁),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童57人为对照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4月~13岁,平均年龄4.07岁)。本研究经福州肺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在研究对象入选前获得患儿父母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轻症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的入选标准:①临床表现:起病急,症状重,高热>7天,顽固剧烈性咳嗽或出现严重肺外并发症;②疾病初期肺部体征不明显,疾病中后期肺部可有干湿性罗音、呼吸音减低;③胸片提示有大片肺实变,常合并胸腔积液、肺不张、闭塞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等;④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表现;⑤单一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一周无反应或病程超过6周仍迁延不愈;⑥实验室检查:相隔2~4周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或降低或者单份血清抗体高滴度同时痰PCR阳性。

1.3 标本采集

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3ml,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CRP。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于入院1h内测血氧饱和度,于次日晨起空腹抽肘静脉血,2小时内送检D-二聚体、CRP。其余与诊断相关的检查如生化、胸片、肺部CT、痰培养致病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等按照诊断标准所需进行检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三组及三组以上数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计算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选择双侧检验类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两项检测指标分析

表1 肺炎支原体肺炎轻重组D-二聚体、CRP比较(x-±s)

从表1可见,重症支原体肺炎组患儿D-二聚体和CRP水平最高,且重症支原体肺炎组与轻症支原体肺炎组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D-二聚体与CRP的相关性分析

图1.D-二聚体与CRP的散点图

计算D-二聚体与CRP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65*,其上方“*”表示两者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相关 。双侧检验的显著性概率0.014,小于0.05,说明入院后检测的D-二聚体与CRP的值有关联,CRP值越高,D-二聚体也上升。

3.讨论: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它是由于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的过程中产生的。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重症肺炎患儿虽未发现明显栓塞征象,但D-二聚体数值已明显升高,可能是由于血管造影难以普遍开展,是否存在潜在血栓形成尚缺乏充分依据,多数患儿未抗凝治疗,经及时控制感染和炎症反应,D-二聚体水平也可下降,则推断D-二聚体是否不仅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也可代表炎症反应程度,应用于评估肺炎严重程度呢?这方面的研究和经验尚少。

本研究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D-二聚体均值1236.2ng/ml、CRP28.19mg/L,水平较轻症组高,说明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继发性纤溶亢进和炎症反应,而且D-二聚体与CRP的相关系数为0.165,显著性0.014,P<0.05,说明二者存在正相关,进一步表明机体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与炎症反应之间存在关联。入院后重症患儿所测得的D-二聚体值均高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与对照组,方差分析所得的F值:118.32,P<0.05,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重症肺炎支原体患儿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在未发生明显栓塞征象前,凝血检测指标已出现异常,为及时进行必要的抗凝治疗提供依据。

CRP是一种由肝细胞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随着感染得到控制,CRP会迅速下降,且不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物等因素影响。在既往研究中[4],动态监测重症肺炎患者CRP水平,发现重症肺炎患者CRP异常升高,炎症控制后,存活组CRP逐渐恢复正常,而死亡组CRP仍维持在较高水平(>80mg/L),提示CRP的增高程度与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持续增高或不降提示预后不良,CRP可以作为评价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本研究中,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CRP升高明显,轻症支原体肺炎组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研究相符[5]。

总之,重症支原体肺炎组患儿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和过度炎症反应,且二者存在相关性,及时检测肺炎患儿D-二聚体与CRP可初步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费用低,检验方便,易于临床开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Garcia AV, Fingeret AL,Thirumoorthi AS,Kadenhe-Chiweshe A, Kandel JJ.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requiring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with concomitant ischemic stroke in a child.Pediatr Pulmonol 2013;48:98-101.

[2]潘宝池,蔡冬盈.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4:104-105.

[3]李田华,苑连美,韩春芳等.3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凝血功能变化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464-467.

[4]陈炎堂,赵英萍,杜云波等.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4336-4340.

[5]徐先菊,程家永.C反应蛋白在小儿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中的比较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69.

论文作者:熊丽君,陈琅,阮琰,林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  ;  ;  ;  ;  ;  ;  ;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外周血D-二聚体与CRP的检测分析论文_熊丽君,陈琅,阮琰,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