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科技战略重点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工农业论文,协调发展论文,重点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工业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两大基础产业部门,两者能否协调发展将对我国和谐与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现阶段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工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小组深入分析困扰工农业协调发展制约因素后,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战略规划的基础上,采用技术预见的方式对如何使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科技战略进行初步探讨。
1 制约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工农业之间的互动协调关系受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影响。本文从国家政策与制度、经济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态与科技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以下五大因素是制约我国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
1.1 产业政策与制度因素
1.1.1 重工轻农的产业政策与制度是导致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的直接原因
工农业能否协调发展与国家的产业政策与制度密切相关。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开始实施的一系列重农轻工政策、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资源分配体制,使得国家积累的大部分资源都投向了工业,农业尽管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剩余却只得到很少的投资,这种政策促进了工业的快速发展,却伤害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制造了农业发展的不利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今天工农业差距巨大的严重不协调发展状况,影响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2 工农业的不同性质以及缺乏远见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体制导致不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与制度得以长期保持
第一、与工农业自身的性质密切相关。工业生产率高,科技含量高,投资收益高回报快,工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而农业是一种弱质产业,边际投资收益低。工农业的这些性质常常让政府官员和学者忽视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片面地强调工业的投资与发展。第二、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方式、过程密切相关。工农业未能协调发展并不是由于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没有人认识到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或者说没有制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二五”计划时期曾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实行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三五”期间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并在计划安排上强调“以农轻重”为序,提出“全党全国大办农业”的口号,要求大力加强农业战线[1]。但是,这些认识和政策没有真正的落实,关键原因在于我国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经常是一种短期调整行为,缺少长远规划,政策制定后没有实施监测评估保障机制,而执行者往往注重短期实效而忽视长远发展,以至于政策缺乏持续性,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始终如一地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和服务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1.2 社会与文化因素
1.2.1 建国初期国内外环境导致了优先发展工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不协调的工农业现状也是国内外众多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我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国情密切相关。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政权并未得到国际的广泛承认,国际环境异常恶劣,而国内工农业发展又极其落后。在这种条件下,新中国只有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首先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争取到立足之地。因此当时国家制定向工业倾斜的产业政策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引发了此后一系列加剧工农业不协调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以农补工的国家税收政策和工农产品剪刀差市场制度等,为工业积累更多的资金和支持。
1.2.2 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工业又无法承担过多的人口,因此国家只好制定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限制工农业人口之间的自由流动,以免农业人口过多地进入城市和工业,破坏工业发展的进程。此后的为配合户籍制度而制定的城乡分隔的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保险制度等又进一步加剧了产业政策和户籍制度所造成的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形成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和工农业不协调的发展现状。
1.2.3 农业服务与支撑体系的落后
工农业要协调发展首先要求农业生产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而农业生产要取得快速发展,必须要有比较完善的农业服务与支撑体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直接面临国际产品的激烈竞争,则对我国农业服务与支撑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一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我国农业服务与支撑体系极端落后,农业信息流通渠道不畅,物流部门不能为工农产品快速流通提供有效服务,金融、保险、农业科技及产品质量检测方面也远远没有满足工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的需要,这种现状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农业的协调进步。
1.2.4 知识社会的来临、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改变也将对我国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知识社会的到来、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改变进一步加剧了国家、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程度,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如何加强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新时期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一大挑战。
1.3 经济因素
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状况及其经济政策管理与安排是否符合经济规律会直接对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3.1 国家经济状况会影响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安排,从而影响工农业协调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处在十分薄弱的小农经济时代,工农业都极其落后,国家的首要目的是解决吃饭问题,因此该阶段重点实施了土地改革、减免地租等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一五”之后,农业已经得到基本恢复,并可以提供一定的农业剩余,此时国家的政策重点便转向了加强工业、国防以增强国家竞争力和提高国际地位,实施偏向工业和城市的投资政策,并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工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现阶段,由于城乡差距工农差距逐渐拉大,广大的农民群体收入普遍较低,因而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不能对工农业的发展产生足够的拉动作用,从而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1.3.2 国家对生产消费、供给需求等宏观与微观经济制度与政策的安排直接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密切相关
产业结构的合理安排与调整是工农业生产要素协调的基础。产业结构安排合理,工农业各自内部及相互之间原料、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能够自由平衡流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相互的生产效益,反之则会阻碍生产要素的流通,造成生产资源的浪费,影响工农业的发展,减少就业和工人农民收入,并进一步形成工农业不协调发展的恶性循环。市场流通和供给消费体系是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沟通连接机制,为工农业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通提供条件。改革开放前的统购统销政策,排斥市场机制,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阻滞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使工农业和城乡经济处于隔绝状态,成为两个相对封闭的经济系统,窒息了微观经济的活力。
1.3.3 市场、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制度和工具也是影响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市场、税收、财政、金融信贷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再分配与再投资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利用这些工具主要支持了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使得工农差距不断扩大。
1.4 资源与环境因素
1.4.1 资源与环境对于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限制作用日益突显
资源与环境是工农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迅速增加,使得可利用自然资源日益减少,资源逐渐耗竭,而且人类生产生活排出大量的废气污染物,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和消除工农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4.2 基础设施环境城乡分配不均也是工农业不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人工建设的基础设施环境也是影响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直接影响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基础设施投资的城乡差异、工农差异是造成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因素。由于农业水利和灌溉设施发展缓慢,1978~1988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基本没有增长,1990~2002年有效灌溉面积年均仅增长1.15%,2002年遭水旱灾面积达4711.9公顷,2000~2002年平均成灾率高达60%[2]。另外,如何从更加宏观和整体角度考虑基础设施的投资分布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今后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5 科技因素
1.5.1 科技研发水平低严重阻碍了我国工农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和工农业的发展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虽然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3],2004年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4]。但是,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推广度只有25%,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6]。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效率太低,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处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低端,利润大多为国外企业拿走,并进而造成我国工人农民收入过低,需求不足,工农业产生的污染阻碍了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陷入贫困和工农业不协调发展的恶性循环。
1.5.2 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体制僵化等多种原因限制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工农业实践中的广泛运用
造成我国科技研发效率过低、工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原因很多,以下主要对一些与工农业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因素进行分析。
(1)科技投入不足限制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工农业中的运用
我国科技投入占GDP比重从1960年的2.32%下降到 1998年为0.69%[7],2000年以后逐渐回升到2004年为1.44%[8],而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创新型国家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9]。而且我国创新基础条件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170%到200%[10]。科研投入不足,而且存在众多浪费现象,直接限制了我国的科技开发能力。
(2)科学技术研发体制限制了我国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工农业实践中的应用
我国科研体制却在多个环节上存在脱离实际的倾向,不能有效促进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这一点在农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李小云指出,我国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不论从制度安排还是投入方向,以及开发活动的微观管理方面,相当程度上脱离中国的实际;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往往以学科为单位,而不是以问题或产品为单位进行;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的突破不能有效引发农业生产的变革,农村实用技术供给短缺局面已持续20余年,至今仍未改变[11]。其主要原因是,现有科研体制使得我国科研主要以供给导向为主,而用户需求导向的研究太少。研究人员往往根据自身学科及政治需求进行研究选题,强调高精尖技术而忽视实际应用技术,缺乏科学的科研评价制度。研究人员以争取项目获得资金为主要目标,向上负责而不向用户负责。能够获得项目的人以资历较高的专家为主,而大多数年轻的一线研究人员却得不到经费,而且研究成果不连续缺乏系统性。
(3)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缺乏多学科的综合视角,缺乏整体观念与协作
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及部分软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分别属于科技部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管理,两者相互脱离,而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具体数据见表2、表3),对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社会经济发展涉及自然、科技、经济和社会多个领域,单靠自然科学技术不可能持续地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一点在农业推广领域中表现尤为突出。农户是否采纳一项技术受市场、国家政策、社会关系、文化习俗、生计策略、农民认知与行为规律等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地考虑到与技术相关的各种社会因素,以推广技术为使命的“绿色革命”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失败了,不仅没有减轻贫困,而且造成了更加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和贫富差距,引发了众多经济社会问题。
表1 全国R&D经费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本表1996年-2002年数据来源于《2003中国科技统计年度报告》[12],2003-2004年数据来源于《2005中国统计年鉴》[13],以上经费包含软科学经费。*表示按经济普查后GDP调整数据计算,该比例为1.23%[14]。
表2 历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投入情况[15]基金单位:亿元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2005年。
表3 90年代软科学发展状况表[16]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软科学”网站《软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通过以上表1、2、3可以看出,我国总体科研经费投入偏少,而其中的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经费投入更是严重不足。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综合实力的增强模式方面的理论创新与探索,在实践中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因而削弱了科技对社会发展和工农业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我国今后的科技发展急需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科技研发、推广、应用、管理和评价体系,注重科学技术发展多元性(多视角)、跨学科性、全面的、综合性的特点,提高科研效率和活力,加强科技与社会、工农业、科技体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运用全面的科学技术系统地解决工农业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综上所述,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既受工农业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也受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国家产业政策、科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果能够通过科学与科技手段,协调好工农业内部因素的相互关系,并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科技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将会有效地促进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2 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科技战略研究重点探讨
针对以上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制约因素,本研究认为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的科技战略应当紧密围绕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工农业结构调整和调控机制创新为主线,充分调动农民、企业、政府、科技工作者、国际组织等多种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巨大力量,并通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手段,有针对地消除导致工农业不协调的因素,在国家总量控制与指导的条件下逐步实现工农业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在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搭建一个平台,强化两个纽带,实现六个目标”。搭建一个平台,就是建立工农业协调与城乡发展科技战略协作与发展平台,促进多部门、多学科之间的广泛合作。强化两个纽带,即抓住“食品链”和“非食品网络”的建设与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工业”和“工业—科技—农业”的双向互动与协调发展。实现六个目标,即确保工农业结构协调、缓解工农业竞争矛盾、促进工农业相互支持、加强工农业消费品生产、占领工农业科技制高点、建立起不断探求工农业协调发展综合解决方案的工作机制。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根据国内外工农业发展的经验和我国国情,本研究认为应该针对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首先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然后逐渐建立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以下六个方面是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科技战略重点方向。
2.1 加强促进工农业结构协调科技研究
良好的工农业产业结构是确保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根本。研究和开发促进工农业结构协调的科技手段是工农业协调发展科技战略的最重要任务。加强促进工农业结构协调技术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调控机制和动态协调平台,构建有效调控手段,把握宏观信息,进行实际具体引导,有利于保持工农业动态协调平衡,有序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工农业协调发展管理与互动平台以及动态调控、评价引导机制;(2)加强农业信息化和工农业宏观发展趋势预测的科技手段研究,以便详细收集工农业发展的宏观数据,为政府管理调控、工农业生产主体生产决策、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3)加强现代物流技术、与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工农业生产要素及产品能够快速流动,为工农产品的快速流通提供有效服务,增强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
2.2 加强解决工农业资源竞争矛盾的科技研究
资源日益短缺,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是造成工农业不协调发展资源竞争、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加强节水、节地等节约资源技术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控制技术研究以及开发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研究是解决工农业协调发展资源竞争矛盾、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方面,应当大力推广与开发节约型农业技术,发展生态农业、庭院农业、集约农业、高技术农业等集约化节约型农业,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农业,建立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工业方面,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能源、资源、环境、信息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研究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纳米技术、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等新材料与可再生资源替代技术以及节水、节电、节地等节约资源技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降低工业发展对环境和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为工农业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3 加强促进工农业相互支持的科技研究
农业与工业是两个紧密联系的产业链条。结构协调良好衔接合理的工农业产业链可以有效地提高工农业生产的效益。加强工农业的相互支持的科技研究,有利于促进工农业之间在资金、原料、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方面的相互支持,创造更多的工农业就业机会。具体包括以下6个方面:(1)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与新品种研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增加农产品种类,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原材料。(2)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工农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提高工农产品的生产效益。(3)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及设备生产技术研究,促进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电气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4)加强生物、信息、卫星、航天等高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我国农业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5)加强工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互动推广扩散体系与机制研究,加速先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与高素质人才转移到农业领域,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与提高。(6)加强工业反哺农业、支持与保护农业的方式与手段研究,提高农业支持与保护的效率与效果。
2.4 加强工农业消费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加强工农业消费品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工农业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促进工农业消费产品的多样化、丰富化,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增强工农业各自的发展能力,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更多的消费品,包括高质量多样化的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在农业方面,应当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研究和开发农作物品种,确保现在和将来能够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农产品。在工业方面,应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对经济增长全局的带动作用;加速电子、电器、交通、服装、建筑等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工业消费品的生产,满足城乡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
2.5 加强软科学研究及跨学科研究
工农协调发展不仅是一个自然科技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加强软科学及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管理等社会科学相交叉的跨学科研究,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为工农业协调发展找到更加合理全面的调控手段和解决方案,是综合解决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急需加强软科学研究及自然科学与经济、社会、管理等社会科学交叉的跨学科研究,促进国家、部门和企业的宏观管理、科学决策和经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为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和科技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更加全面而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以下5个方面应当是当前工农业协调发展软科学研究的重点:(1)工农业协调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2)工农业协调发展宏观管理与调控手段研究;(3)工农业协调发展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研究;(4)科技推广扩散原理及影响因素研究;(5)工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研究。
2.6 加强确保工农业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的高新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是在分子学水平和信息化层次上的重大技术突破,是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平台,将使我国农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大投入力度,集中优势力量,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新材料及现代工程技术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有利于增强我国科技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确保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长远发展潜力。重点领域包括:(1)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农业协调发展所必需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力;(2)逐渐完善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为先导的技术和生产体系,使现代农业建设成为高新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
3 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科技战略的保障措施
要确保工农业协调发展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战略重点的落实,就必须对科技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持与保障。需要采取的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政策制度创新为工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基本环境
建立长期稳定、公平合理的产业投资、信贷和工农业协调发展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加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从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多个方面对农村进行大力支持,促进农村与农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推进机制创新,完善政府、企业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政策形成、执行、管理、监督和评价机制,提高政策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政策的可执行性,防止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在执行中变形走样,使政策得到切实执行,真正起到促进工农协调发展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
3.2 加强法制建设为工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健全立法体系,加强农业、土地、工业、行政管理、环境保护、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权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把推进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其发展纳入法制轨道,接受法律的保护和监督,创造有利于工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形成能有效参与工农业科技创新共享、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为国家有关工农业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工农业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人为失误对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影响。
3.3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工农业协调发展提供人才动力
注重发挥基础教育对于劳动力基本素质培养和科技水平提高的基础性作用,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发挥中等教育对高素质农业劳动者和技术工人的培养作用,以及高等教育对工农业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研究人才的培养作用。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专业培训、职业高中、信息网络、远程教育、函授和夜校等多种形式,全面整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网络,加速农民知识化进程,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有效推进工农业的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多层次的劳动力大军和工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人才,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强国。另外,加强人才流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与利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和合作,充分调动政府官员、企业员工、农民、科技工作者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各种人才的潜力,为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4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增加科研投入为工农业协调发展注入活力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分配激励机制,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与互动的公平竞争机制,保证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客观、公正和科学进行的评价监督机制,建立开放、流动、竞争、有序的科技工作运行体制。增加工农业协调发展科研投入,调整工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建立全社会、多元化的工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农民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为科技创新建立坚强的支撑体系。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鼓励科技人员、推广人员和农民协调合作,共同创新,共同迎接知识社会、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大力推进农村与农业的发展。
3.5 促进多部门通力合作为工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力量保证
工农业协调发展涉及政府、企业、农业、商业、科技部门等多个部门和工人、农民、官员、商人、科技人员、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等多种利益相关者,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法规、政策、制度和市场激励和约束机制,合理协调各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加强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合作,共同推动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3.6 加强经济、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为工农协调发展总结经验教训提供理论指导
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总结工农协调发展经验与教训,探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推动理论创新,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哲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3.7 建立合理的财政投入与金融保险服务体制
建立与完善我国的财政投入、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制度与技术,满足工农业协调发展尤其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使农村和农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支持和风险防范。
标签:农业论文; 科技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农民论文; 软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