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论文_李玉莲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论文_李玉莲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加入健康教育的效果,并对此进行临床试验。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了82位50-60岁年龄层的心肌梗塞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最后的治疗效果。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治疗,实验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治疗结合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中27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29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 21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 35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实验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39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33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41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改变不良习惯、合理休息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按时服药几种行为所占比例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两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心肌梗塞;护理治疗;健康教育

引言

急性心肌梗塞,在医学上,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患者通常出现的身体体征变化为: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在发病时患者会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严重时会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的致死亡率较高。心肌梗塞发生的诱因较多,且不明显,多为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所导致,所以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会从多方面来对患者进行限制。我院选择201年至2017年的82例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再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下是对上述临床试验的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于我院治疗的82位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1例。在进行试验结果对比时,可将其年龄、性别、患病年数等资料都有意识的保持相同,对几种因素进行一一排查,得出差异最大的、最具统计意义的信息,即对于两组实验采用的不同的治疗方法。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41例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治疗;观察组的91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治疗,其中常规护理治疗的药物、治疗周期以及治疗环境都保持一致。

在进行研究之前,要对住院后的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进行了解,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接受效果,经过了解后再对患者进行合理分组,这样做能够有效的排除部分影响因素,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合理和科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常规的护理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于治疗环境:所有的患者所居住的病室都要经常性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安静,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感染其他疾病,影响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②患者日常生活:在研究期间,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诱因很大程度是生活习惯,所以对于日常生活,要作为重要的护理治疗手段。处于患者考虑,饮食要多以清淡为主,尽量是流食或者半流食,减少患者钠盐的摄入量;治疗期间,患者的休息十分重要,卧床时,要尽量避免大幅度的翻动,适当的运动应该限制与床上,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制定适合的运动计划,指导患者进行运动,若伴有并发症的患者要延长卧床时间,加强观察;在治疗期间,应该尽量减少探视,防止病人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加重病情;在使用溶栓治疗或者抗凝药物期间,医务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在对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进行按摩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患者皮下出血等症状的出现。

健康教育是指在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时,给患者增加一些思想指导行为。如定期的以讲座的形式向患者解释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病因、诱因、以及急救和治疗措施等,增加患者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了解;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通过健康教育以达到让患者更加积极主动的去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目的。

1.3治疗时间及病情记录

在进行临床探究时,一共分为5个疗程,在每个疗程中间都有两天的恢复期,每个疗程的时间为期8天。但是在实验外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以患者的不同程度的病情来合理的制定治疗时间,进行适当的延长和缩短疗程。在治疗期间,工作人员要及时的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具体包括患者改变不良习惯的程度、合理休息及运动程度、情绪稳定程度以及按时配合治疗的程度。工作人员将所有的数据都制成表格的形式,便于后期的统计和分析。

1.4疗效判定

对于患者的疗效判定是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患者的恢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如EDV、PSV等等。各种指标所反应的都是患者身体所对应的治疗效果,在比较时,也能够通过年龄、性别等来分类比较,防止一些不相同因素影响治疗方法的疗效判定结果;另一个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医嘱的遵守程度,根据相关医学研究,后者对前者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研究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回访,观察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这也能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研究的一项判定指标。

1.5统计学分析

在此次实验中,数据采用的是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的,其中计量资料对比所采用的是t来检验的,计数资料对比采用的是X2来进行实验的,以P<0.05来表示统计学数据分析是具有意义的。

2实验结果

2.1总占有率进行对比

在此次实验中,对照组,即只采用常规护理的治疗方法的患者中有27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占有率为65.8%,29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 占有率为70.7%,21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 占有率为51.2%,35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 占有率为85.3%;实验组患者中有38例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占有率为92.6%, 9例患者能够合理休息和运动, 占有率为95.1%,33例患者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占有率为80.5 %,41例患者均能够按时服药, 占有率为100%。通过两组的有效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对比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此次试验的患者中,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的有4例,心律衰竭的有3例,治疗期间休克后死亡一例,即并发症发生率为17.0%;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的有2例,心律衰竭和死亡率为0例,即其不良反应率为4.8%。经过对比,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看来,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多采用的是常规的药物治疗,大多是针对于患者生理的治疗,患者的心理治疗被忽略。但是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因,多与患者患病前的各种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和相关知识了解的缺乏有关,根据专业的调查报告显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后仍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而出现死亡的概率达到12.3%,这就使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作用尤其突出。

对于大多患有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来说,心理和生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压力,传统的护理干预治疗只能维护患者短期内的生理安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会加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让患者对病情有充分的了解,也能够在发病时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是要态度亲切友好,以患者的自尊心为重心,以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为目的进行工作。两者的配合能够使该病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中加以推广。

4结束语

在本实验中,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各种有统计意义的数据显示,传统的护理干预治疗结合健康教育对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显著的疗效,通过对比观察其他专家学者的调查结果发现,其结果与本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在进行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疗时,可以将此种方法进行大力推广,在减少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同时,使其有个更好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贾春颖.急性心肌梗塞死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教育医学教育,2016,08(09):239-240.

[2]于少英.护理干预对心肌梗塞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国使用医药,2015,10(16):250-251.

[3]秦璟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死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09(14)231-232.

论文作者:李玉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干预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论文_李玉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