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制度分析论文_聂敏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制度分析论文_聂敏

聂敏 陕西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 要: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现象是社会经济、政治、哲学、教育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共同体内部组织形式的变革也会成为促进或阻碍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德国为例分析科研组织变革对科学中心转移的影响。

关键词:世界科学 中心转移 分析

一、德国科研组织体系的建立

1.大学实验室的出现。1826年李比希建立的吉森大学化学实验室是德国科研组织变革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代表。在新型的大学实验室里,名师和他指导的学生共同致力于研究,有意识地进行科学情报的交流,逐步形成了紧密的关系网络。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开创了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范例,同时还催生了专业科学学派的出现,比如李比希学派。科学学派的出现,开辟了一个能在某个领域中审慎调配和加强力量,从而大大提高研究效率的时代。

2.专业科研机构的出现。19世纪下半叶面对科学的日益分化和专业化,德国大学出现了以实验室为基础的专业研究所。专业研究所的出现,标志着科学劳动结构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使英国创立的沿袭一百多年的学会性科学劳动结构,上升到由专门人才,使用专门仪器进行精密实验研究的分工式劳动结构。它使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的积极性得以发挥,使实验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得到应用。尤其是专业科学杂志的出现,使全世界科学家的治理,可以在高层次、极专门的知识领域进行思想交流。这一成功经验很快在其他实验科学中得到推广,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将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的实验室,如柏林大学的物理实验室等。

3.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出现。19世纪60年代,德国的合成染料工厂开始了最初的工业研究,并于80年代建立起了德国第一批工业研究实验室。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建立,导致了科学研究的分工;大学主要从事基础研究,企业承担应用研究。在分工的基础上,大学和企业也加强了彼此的合作,不但高等院校建立了一些面向工业的实验室,企业也积极支持高校的科研工作,与科学家一道成立了一些应用科学于工业的协会。

二、教育制度的变革

1.导师制的建立和发展。导师制是顺应近代科学研究技术化趋势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制度。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各种精密研究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科学的发展要求教育能够培养知识与技能兼优的科学人才。传统的规范式教育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导师制因此应运而生。最早实行导师制的是德国李比希化学研究所。李比希教学大纲规定,研究生不仅要学习化学讲义,更重要的是要做化学实验,尤其要学会在化学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最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新型教育制度的运行使李比希研究所吸引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人才,形成了科学史上有名的李比希学派。

2.德国大学系统内部的分权和竞争。德国没有像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那样的国家中心大学,大学系统是分权化和竞争性的,这有利于学术制度创新和创新成果的传播。德国大学非常重视学术性,各种新型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兴起,是竞争系统按照自身逻辑运行的结果。当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教授需求饱和时,就会出现某种学科分化的趋势,于是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便进入分支领域,并将它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在19世纪30-40年代,当人文学科饱和时,人们的兴趣自然转向了自然科学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内部的进一步分化,也是在相同的竞争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总之,德国大学系统的分权和竞争特征,为创新成果的扩散体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德国大学体制的僵化

德国科学界的不幸主要来来源于终身教席制上。在德国,国家对大学发展的影响总是决定性的。国家对大学最直接的干预方法就是对各种教师专业称号进行审查,确定大学讲席的设立。为了对抗独裁统治对学术自由的干预,当时德国的大学普遍推崇学术中立原则。由于担心应用学科和非学术的影响,大学普遍拒绝对编外讲师和教授之外的其他角色的认同。进而导致德国科研体制逐渐走向僵化。

终身教席制就是德国科研体制僵化的直接产物。在这种制度下一所大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只允许设立一名教授职位,因此在德国一个学科只能接纳20多个全日制教授。在实行之初,因为有较多的教席空缺,所以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但后来空缺席位越来越少,只有在职教授退离之后,青年讲师才能晋升。为保证学术自由不受影响,编外讲师没有资格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样的制度远远不能满足学术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好不容易获得正教授的科学家们无论从既得利益方面,还是从学派偏见上,都不可避免地会排斥异己扼杀新生人才。由于科学学科日益分化,新的专业和边缘学科大量产生,新出现的学科缔造出新生的科学家,这些人竞争教授头衔常变成势不两立的科学仇敌。这样一来,终身教授制越来越同科学发展的需要背道而驰,大大阻碍了德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学俊 从科学中心转移看科研组织形式的演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04)。

[2]赵红洲 德国革命与近代科学技术[J].世界研究与发展,1994,16(02)。

[3]闫凤娇 本-大卫对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制度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4)。

论文作者:聂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制度分析论文_聂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