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市政给排水施工中一种重要的技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以其抗折性能好和抗渗以及抗腐蚀无污染、且价格低廉等优点,代替腐蚀性差容易出现锈蚀的金属管材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文就从市政给排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展开分析。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工作
在具体的施工前,首先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校核中线、确定管道的深度与坡度,并对施工线路中的地质情况进行实地勘察,明确管道铺设的地质条件,确定地面的沟槽线以及其他需要测量的施工线。为了保证管道的铺设坡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应该利用一定的坡度板,在坡度板上制定相应的管道埋设位置与方向,并设置一定的坡度钉,将管道坡度的误差控制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同时为了各类施工线的测量出现失误或者计算出现较大的误差,要求在测量时必须由专业测量人员对每个环节的每一段都进行专业测量,并利用相关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同时要注意对于多项专业交叉施工的工序阶段要做好现场管理准备,以保证施工现场有条不紊的进行施工作业。另外,还要做好相应的现场清理准备工作,即所有管道铺设路线附近的地面、地下等障碍物都要清理干净或进行合理的保护处理,在施工线路两边的杂物也要清理干净,并且也不能堆放施工材料或其他施工用具,对于土层较为软弱的地段,还要做出一定的处理,以免在施工中出现塌方等事故。
2、市政给排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
2.1沟槽开挖
槽底开挖宽度等于管道结构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每侧工作面宽度应>300㎜。用机械开槽或开挖沟槽后,当天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时,沟底应留出200㎜左右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前用人工清挖,沟槽土方应堆在沟的一侧,便于下道工序作业。堆土底边与沟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且>lm,高度应<1.5m,堆土时严禁掩埋消火栓,地面井盖及雨水口,不得掩埋测量标志及道路附属构筑物等。沟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深有关,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人工挖槽深度宜为2m左右,人工开挖多层槽的层间留出宽度应>500㎜,设基础的重力流管道沟槽,允许偏差为±10㎜,非重力流无管道基础的沟槽,允许偏差为120㎜。
2.2管道安装
基槽挖好后,应将槽清底检查,并进行钎探。如遇松软土层、杂土层等深于槽底标高时,应予以加深处理。打钎可用人工打钎直径25㎜,钎头为600尖锤状,长为20m。打钎用l0kg穿心锤,举锤高度为5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打钎时,每贯人300㎜,记录锤击数一次,并填人规定的表格中。一般分五步打,钢钎上留500㎜。钎探点的记录编号应与注有轴线尺寸和编号顺序的钎探点平面布置图相符。钎探后钎孔要进行灌砂,并应将不同强度等级的土在记录上用色笔或符号分开。在平面布置图上应注明特硬和较软的点的位置,以便分析处理。地基处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施工中遇有与设计不符的松软地基及杂土层等情况,应会同设计协商解决。挖槽应控制槽底高程,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疏干槽超挖深度≤150㎜时,可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应低于原天然地基上的密实度,或用石灰土处理,其压实度>95%;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可用天然级配砂石回填夯实。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壤扰动,扰动深度在100㎜以内,可换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石处理;扰动深度在300㎜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可换大卵石或填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和找平表面。填块石时应由一端顺序进行,大面向下,块与块相互挤紧。设计要求采用换土方案时,应按要求清槽,并经检查合格,方可进行换土回填。回填材料、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3钢筋混凝土管接口连接
管节的规格、性能、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管节安装前应将管内外清扫干净,安装时应使管道中心及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稳管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发生滚动。采用混凝土基础时,管道中心、高程复验合格后,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浇筑管座混凝土。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两个。
柔性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混凝土管安装前,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应正确就位;橡胶圈表面和承口工作面应涂刷无腐蚀性的润滑剂;安装后放松外力,管节回弹<10㎜,且橡胶圈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5㎜,接口允许转角应符合规范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管不得截断使用。井室内暂时不接支线的预留管应封堵。预应力混凝土管道采用金属管件连接时,管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接口连接质量控制
管节及管件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入施工现场时其外观质量应符合内壁混凝土表面子整光洁;承插口钢环工作面光洁干净;内衬式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浮渣、露石和严重的浮浆;埋置式管内表面不应出现气泡、孔洞、凹坑以及蜂窝、麻面等不密实的现象。
端面垂直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外保护层不得出现空鼓、裂缝及剥落。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施工时应符合清理管道承口内侧、插口外部凹槽等连接部位和橡胶圈;将橡胶圈套入插口上的凹槽内,保证橡胶圈在凹槽内受力均匀、没有扭曲翻转现象;用配套的润滑剂涂擦在承口内侧和橡胶圈上,检查涂覆是否完好;在插口上按要求做好安装标记,以便检查插入是否到位;接口安装时,将插口一次插入承口内,达到安装标记为止;安装时接头和管端应保持清洁。
3.2质量验收标准
管及管件、橡胶圈的产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保证资料;检查成品管进场验收记录。柔性接口的橡胶圈位置正确,无扭曲、外露现象;承口、插口无破损、开裂;双道橡胶圈的单口水压试验合格。检查方法:观察,用探尺检查;检查单口水压试验记录刚性接口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开裂、空鼓、脱落现象。混凝土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泥砂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的水平,就必须要不断的加大对市政给排水预应力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在日后的市政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水平将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小兵.试论市政给排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4.
[2]李铁.试论市政给排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技术[J].科技创业家,2012.
论文作者:吴少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预应力论文; 管道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插口论文; 混凝土论文; 给排水论文; 工作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