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市化发展的若干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泉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期间,泉州市已经提出了以市区为中心,以港口为依托,以沿海、沿江、沿路的星罗棋布的卫星城市和小城镇为支撑,以内地山区为腹地,形成湄洲湾南岸经济区、晋江口三角洲经济区、围头湾经济区和东西溪沿岸经济区四大经济区域,坚持工业化、外向化、城市化交进,振兴以港口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侨乡经济跨世纪的大泉州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要实现泉州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促进泉州经济新一轮的腾飞,应当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重点发展中心城市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阶段性发展是最重要的规律。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一般表现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一阶段,大城市优先增长。在工业化、城市化初期,往往以原有的工商业城市为中心,吸引各地的资本,使这类城市迅速成长为有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第二阶段,大、中、小城市全面增长。第三阶段,逆城市化阶段,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泉州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第一阶段水平上,必须依照城市发展的规律,首先考虑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建设“大泉州”,然后再向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迈进。
重点发展中心城市,这是符合泉州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从效率、效益上分析,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土地产出率和容量都是最高的;从城市功能的发挥看,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功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们的区别绝不限于量的差别,而在于因规模不同而产生的质的差别。泉州处于我国东南部,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当条件具备之时,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将有可能迅速实现。为此,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形成沿海城市群,力争在2000年以前进入中等城市行列。
第二是城市意境观的树立和城市功能的定位。
所谓城市意境,就是从意境的高度来认识城市,从城市的主体——人出发,综合考虑城市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在城市的客观形体中融入“情”、“意”的内涵,使其具有底蕴深邃的审美效果,以充分满足人们在精神上(或心理上)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高层次需求。泉州城市化发展应从城市的特色入手,充分考虑泉州各种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创设独有的泉州城市意境。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山川地理风貌以及迅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决定了泉州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发展方向。“大泉州”规划中提出了要把泉州建设成为以“三山”(即清源山、紫帽山、桃花山)、“两江”(即晋江、洛阳江)、“一城”(即古城区)为依托的山水城市的总体构想,这一思路基本上是对的,但应进一步增加城市意境的提炼和现代化的气息。
在城市功能定位上,一般分为综合型和单项型两大系列。综合型主要以国际金融、经贸为主;单项型则有经济、政治、文化、旅游、宗教诸多方面。按泉州的具体实际,应从单项型上来考虑。泉州是闻名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美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前景喜人;“泉州学”的创立、经济改革发展模式的研究在国内外亦有相当影响。因此,泉州应充分发挥这几方面的综合优势,扬长避短,把城市功能定位在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宗教、旅游三位一体的基点上,围绕这个基点开展各个方面的工作,真正形成“泉州特色”,步入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第三是“山、海、侨、台、港、澳”共奏泉州经济发展主旋律。
泉州城市化的发展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泉州经济的发展。根据“大泉州”发展的战略格局,按照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和树立城市意境及城市功能定位的基本思路,泉州市经济发展的远景展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立足于“区位、政策、人文、机制”四大优势。这是泉州经济发展的主导与基本力量。根据泉州市城市发展规划,到2020年泉州要力争成为大城市,人口80万人,市区面积扩至450平方公里,城市经济布局将形成8个组团,即中心组团,这是全市的核心,主要以老城区和目前已日渐繁荣的泉秀平原区组成,为全市行政、金融、商贸中心;城东组团,是全市的交通枢纽,并将依托华侨大学发展文教和高科技产业;东海组团,为后渚港区、外商投资开发区;北峰丰洲组团,以清源和九日山为依托,形成大型娱乐游览区;江南浮桥组团和池店组团,是以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商业区;秀涂和洛阳组团,是新的港口工业区,计划安排大型骨干工业项目,并结合火车货运编组布置相关工业和仓储业。这样的一个经济发展格局,有助于促使“大泉州”的迅速形成。
(2)注重发挥“侨、台、港、澳”的优势。泉州是我国三大侨乡之一,目前旅居于世界各地泉州籍的海外华侨多达680万人之多,是海外华人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泉州又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泉州籍的台湾汉族同胞约有900多万人,占总人数的44.8%。近几年来,两岸在经贸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有了较大发展,至1995年底,泉州批准成立台资投资企业660家,协议台资6.61亿美元,多数为生产性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后劲足、潜力大,这也将成为促进泉州经济繁荣的主要动力。
(3)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国内资金、资源、市场、人才、技术,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进一步拓展泉州腹地。目前,泉州已有内联企业902个,投资总额近90亿元,其中引进外地资金30.74亿元;同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经济协作网络;与全国150多个市、县结成友好合作关系,这将成为泉州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