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各大城市中日益增多。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直接影响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开发。本文对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 建筑设计
城市综合体素有“城中之城”之城,它基本上已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大型商业综合体适宜在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发展,对于发展中城市的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可根据其城市规划发展的需要进行规模的缩减,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侧重点地选择建筑功能。这种新型的商业建筑经营模式集购物、办公、娱乐、餐饮为一体,具有高效,多功能的特点。但是,由于其自身占据建筑面积大、人流密集等特点,使其建筑设计更为复杂。因此,在项目开始之前的建筑设计分析师十分重要的。
1.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典型特征
1.1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1.2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的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了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1.3购物与娱乐相结合
购物与娱乐结合在一起的理念提高了传统商业街的魅力、活力和发展动力。因此,原始的封闭的商业广场注定要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网络,商业广场的室内外空间与城市景观交织在一起。
1.4高科技集成设施
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观光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2.商业综合体种类及特点
2.1单栋建筑体形式
单栋综合体建筑从外形上来看,属于内封闭建筑形态,出入口处仅与城市交通量较大的城市道路相连,具有较强的识别性
2.2多栋建筑体形式
设计时常以一个片区街道为主轴,依托原有的街道空间尺度,对商业、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进行整合和再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复合型建筑体形式
将商业和住宅、酒店、文化、娱乐、休憩等功能复合在一起,并且在建筑形态上呈现出多种体量组合的建筑体。
3.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
3.1商业开发模式指导设计的理念
设计是一种事先的计划行为,而这一行为的目的就在于能够为之后的行事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对于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而言,充分遵从于商业开发模式的设计便成为了整个商业开发行为的坚实基础之一。
3.2交通流线的引导
城市商业综合体内,需要良好的交通,使人流在巨大的体量当中,快键的到达任何一个内部空间。整个建筑的各出入口的数量要合理,位置要与客流流线相匹配。也可通过外部的天桥等连接,形成双首层设计。在建筑外部及建筑与建筑之间,通过地下层与外部街道等紧密连接;在建筑内部,通过中庭天桥等实现内部交通的连接,竖向则通过扶梯、电梯、货梯等设施来实现,最终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在底层的公共空间中,用步行街吸引人流是今年常见的做法,步行街将大的建筑地盘划分为面积适中的分块,在功能上或服务性质上予以区别,在引导人流的同时,对于空间组织起到了整合的作用。
相对办公、酒店、公寓等,商业综合体裙房或高层辅楼内的购物中心设计比较复杂。商业综合体内平面中的商业动线将各个经营的主力店、次主力店、商铺、中庭趣味中心相互串接,形成楼层的主要水平交通线。每层商业面积较大的购物中心往往还需设置次动线,把每个商铺面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且通过商业运营机构进行合理的业态组合设计,构成合理互补的大业态组合。同时,每个商业楼层会考虑后勤货运通道,能够满足各个主力店、次主力店、商铺的平时运货需要和商业垃圾与餐饮垃圾运出的需要。建筑的平面设计将在大业态组合平面的基础上进行深入,与商业运营团队交叉作业,形成合理、可行的商业平面布局。
3.3景观设计
本案景观设计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手法,通过交叉、叠错、并列各种可变因素与空间发生对话。地块内的绿化与钱江路绿化带相结合形成连续的城市绿化景观带。主要绿化形式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在整个建筑群中心地带以及楼宇之间进行相应的绿化布置,使其在各具特色的前提下,寻求整体风格的统一,形成连续的室外绿化空间环境。结合地下室的设计,尽可能的提高实土绿化的比例,与室外绿化、屋顶绿化、景观铺地和水体设计相结合,满足规划要求的20%绿化面积。在绿化设计中重点考虑绿化空间之间的渗透,为都市空间丰富多样的行为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便捷性。
3.4使用空间设计
在城市综合体中,不同的功能空间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价值互补的依存关系,并与城市景观和交通相协调,从而形成一个功能复合、高效、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当下,城市商业综合体从产品形式上一般有五种:酒店、写字楼、商业、公寓和住宅。建筑师在城市综合体项目中,按照目的地、多样性、参与性三个基本思路,重视公共空间的设计,通过公共空间将人流最大限度引导到商业空间,实现商业增值的目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大于单个功能房间的设计,只有通过公共空间的良好设计才能富有变化的吸引流动人员。开发策划时,做出的不同产品物业组合的最佳比例(比如酒店、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写字楼和公寓的面积比例),能够使整个综合体内部各功能紧密相关,相互作用。鉴于各功能的相互联系,在设计中通常采用整体设计,其中任何一项功能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建筑师应在空间组合的过程中,考虑其结构形式、防火要求与所需空间的尺度要求,进行有机的组合,使之达到最高的经济技术指标。
3.5卸货场及后勤机电用房设置
商业综合体中一层平面各个功能的出入口很多,商业价值很高。传统的商业建筑与大型超市将卸货场布置于一层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在现代的商业综合体中,酒店、办公、公寓、会议中心的出入口往往全部位于背向商业展示面一侧,同样需要良好的外部形象。所以我们再平面设计时会将卸货场设置在地下室,货车通过货运坡道直接下到地下卸货场,由地下卸货场运送到各个分散布置的商业货梯进行货物运输,地面上不再设置卸货场,不仅优化了综合体的外部交通流线,也提升了商业综合体背向商业展示面的建筑外部形象。后勤机电用房也位于商业综合体地下室内结合车库合理布置,在每个楼层中几乎没有商业价值的部位设置一些商业管理后勤用房,方便整个商业综合体的运营与管理工作的开展。
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使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出现成为必然。本文以项目的设计分析为例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布局、功能、交通流线、日照等方面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进行复杂且难度特别大的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提供了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支持,从而确保建成的城市综合体更具多功能、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潘可可.浅谈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10期
[2] 李振华.城市商业综合体业态设计的新趋势[J].广东建材,2010年07期
论文作者:郭丽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综合体论文; 商业论文; 建筑论文; 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组合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