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阈下女排精神文化效力的建构研究论文

伦理视阈下女排精神文化效力的建构研究论文

伦理视阈下女排精神文化效力的建构研究

邵丽君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44)

摘 要: 女排精神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精诚团结等丰富内涵感召国人,中国女排内化的精神力量不仅直接表现在体育竞技催人奋进,更深刻地作用于增强民族自信、推动社会进步与促进国家发展。肯定女排精神不仅要具备情境性,更应具备长期性与稳定性。最大效度上发挥女排精神应坚持在伦理视阈下的文化效力建构,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的前提下把握国民品德与科教的内在联系,发挥社会效益且避免过度营销等,从而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致力于推动排球运动的文化建设并最终提高体育文化软实力。。

关键词: 伦理视阈 女排精神 文化效力

1 进行文化效力伦理建构的必要性

作为中国特有的体育文化载体,“女排精神”自80年代至今,始终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女排所展示的昂扬拼搏、锐不可当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一代代国人奋起直追。中国女排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缩影,中国女排的前途命运始终与中国的综合国力紧密相连。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日新月异,呈腾飞之势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文化需求伴随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愈发重视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作为人类社会最常见的存在形式——“户外体育”“体育产业”“体育外交”等充分彰显了体育运动的娱乐休闲效力、经济效力、政治效力。相比之下,文化效力为经济效力服务显得“后劲不足”。文化效力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其真正的价值归宿应指向人的“知行合一”——深刻的意蕴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以成败论英雄。如郎平所言:“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女排精神的被肯定不仅要具备情境性,更应具备长期性与稳定性。由此,对女排精神的文化效力研究理应在伦理视阈下反思建构。

2 “以人为本”与“德识律”

体育运动的形式纷繁复杂,其中竞技体育备受瞩目。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形式,竞技体育尽其可能地挖掘和发挥人类的体力及智力。竞技体育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存在得益于在公正、公平、公开环境规则下的锱铢必较,魅力展现淋漓尽致。伴随着体育的职业化以及商业化的浪潮,越来越多的竞技体育主体开始追求高物质回报,过度依赖“技术”,固化管理模式、训练模式,而淡漠了“人”本身存在的价值及意义,忽视了运动员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培养;渴望看到运动员“为国争光”的民众也对运动员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人创造性的潜能实现,是人的最高价值。“尊重人,就是要把人当做人,不能当做工具,使人获得真正的、独立的主体地位。”中国女排先后于1981年世界杯、1982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1986年世锦赛夺冠之后,在中国体育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女排精神”也随之成为经典传奇。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囿于国内女排体制管理混乱、队员阵容青黄不接、国外世界一流的女排队伍的发展强盛等因素,中国女排并未取得以往的辉煌战绩,从而陷入低迷的“瓶颈期”。历经12年的艰苦磨难,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再度夺冠重回世界之巅,里约奥运会击败巴西女排再一次让年轻的一代见证了中国女排的风姿,体现了女排精神的先进性。中国女排所取得的成绩在中国体育史上“起承转合”,并非一帆风顺,“女排精神”应引起反思与审视——作为一个符号而非盈利的“工具”指引国人奋进的女排,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支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遵循品德与科教文化的内在联系,即“德识律——一个国家国民品德高低变化,不仅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快慢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以及政治的清明与否,而且取决于该国科教文化事业的发达程度:一个国家的科教文化越发达,该国国民普遍的认识水平越高,国民普遍的道德认识水平便越高,国名的品德便越高尚。”辩证看待中国女排的“高潮”与“低谷”,不仅助力于国家体育文化软实力,也有助于提升全民族的高尚道德情操。

3 结论:强调社会效益反对过度营销

“女排精神作为象征符号,受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它总能与时代发展对接、契合承载着很多超越本身内涵的象征性含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女排精神以其特有的感召力成为我国体育精神的重要代表以及学习榜样,它所传递的昂扬拼搏的“正能量”不仅超越了体育精神,而且契合了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值得作为榜样令我们大力推广。在女排精神的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反对过度营销“捧杀”中国女排造成失范。

随着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日渐发达,运动员开始大量曝光在镜头之下,被贴上“体育明星”的标签转变公众形象。如近年来参加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田亮及其女儿、《我家那闺女》的傅园慧及其父亲等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及经济收益。然而,我国目前的体育经济市场发展尚未成熟,一味地消费运动员不仅会造成国家专业体育人才浪费、侵犯运动员个人隐私、也有可能误导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公知、弱化伤害体育精神,最终产生“娱乐至死”的现象。从长远角度来看,并不利于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国家体育事业的战略发展。对运动员以及我国的体育事业造成的不可逆损害都是可以预见的。因此防控过度营销中国女排以及“女排精神”势在必行。

广播电视节目的传统传播机制,也就是立足于传统媒介的广播电视。在广播电视台普遍邀请受众现场参与节目录制,以及互联网以家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为终端进入百姓生活之前,信息的发布与接收是单向的。如果受众希望与节目制播机构交换信息,则必须借助纸质媒介或有线电话,这时候的双向交流具有滞后性。此时,信息的传播机制可以用图1表示。

农村小学生行为和习惯的成因是复杂的,所以从宏观角度来看,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结合起来,发挥积极的能量,形成教育合力,纠正农村小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对英语课堂而言,要重视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趣上的引导作用,利用多媒体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积极进行教学评价,强化学生学习荣誉感,让学生养成英语课堂良好学习的好习惯。

最大效度地发挥中国女排的社会效益在于传承女排精神的丰富内涵。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可为女排精神的传承助力——如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豆瓣等设置专栏介绍传播女排的相关信息,大力推广弘扬。此外,还可以利用女排的超高人气在各大高校开展“中国女排进校园”等公益活动,带动大学生获取精神财富,参与全民健身。如在2016年,中国女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朱婷回到母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参加学校表彰时表示:“我的根在这里。”极大的鼓舞了在校学生。当今大学教育也亟需体育精神的灌溉,致力于培养当代有理想、有目标、有朝气的大学生。此外,也可通过建立排球博物馆、拍摄纪录片、设置档案等方式保存、传承、发扬女排精神,从而充分发挥女排精神的正效应,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郎平:女排精神一直在 别胜利了才谈[EB/OL].[2016-08-18] http://news.sohu.com/20160818/n464757988.shtml

[3] 《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4]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赵麑.符号和记忆:女排精神的内涵、特征及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7(8):8-12.

[6] 朱婷回母校郑大被授予优秀毕业生:我的根在这里[EB/OL].[2016-09-07].http://henan.qq.com/a/20160907/024424.htm

Abstract: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women's volleyball team inspires the Chinese people with such rich connotations as hard work, tenacious struggle,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 courage after setbacks, and solidarity. The spiritual power of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national women's volleyball team is not only directly reflected in the inspiring effect of sports competition, but also plays a profound role in enhancing national self-confidence,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and promoting national developme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spirit of women's volleyball team,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effectiv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On the premise of adhering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people-oriented, we should grasp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morality and science and education,be positive and avoid overmarketing,etc. Therefore, it has a far-reaching and lasting impact on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volleyball and ultimately improving the soft power of sports culture.

Key Words: Ethical perspectives;Women's volleyball team spirit;Cultur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6(b)-0242-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7.242

①作者简介:邵丽君 (1966—),女,河南开封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与理论研究。

标签:;  ;  ;  ;  

伦理视阈下女排精神文化效力的建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