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常平分局
摘要:土地整理,是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从而提高土地耕种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造福农民的过程。要实现这些,关键在于加强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围绕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展开研讨,探讨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主张建立有效的项目实施管理体系。
关键词:土地整理 项目管理 思考
引言
土地整理分为两大类,即农用土地整理和城市土地整理。农用土地整理又分为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我国现在土地整理重点放在农村以农用土地整理为主。农用土地整理分别包括:土地整理主要是平整土地,改良土壤;修建田间道路、生产道路、挖设沟渠、布置林网以及埋设浇水管线等综合建设;土地开发主要是在荒地、坡地、滩涂地等原来不能耕种的土地上,使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对土地进行规划和改良达到耕种需要,增加耕地面积;在新增耕地上合理布局修建田间道路、生产道路、挖设沟渠、布置林网以及埋设浇水管线等综合建设;土地复垦主要是在矿山生产及自然灾害损毁的废弃土地上,使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使土地恢复开垦耕种,在复垦后的土地上合理布局修建田间道路、生产道路、挖设沟渠、布置林网以及埋设浇水管线等综合建设。
一、项目实施中的管理
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基层人民政府将它作为重要议事事项,要求各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协力,确保项目计划顺利实施。
(一)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
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政府,普遍成立项目工作机构,由政府相关领导任负责人,项目工作机构下设置办公室,由国土资源系统的相关人员承担主任。部份重点项目施工现场都设有现场工作指挥部,由国土资源系统相关人员担任指挥长。现场工作指挥部内设技术、质量验检、征地、财务等现场小组。明确了《项目管理工作制度》、《财务管理规定》、《施工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制度,同时拟订了相关人员的任务职责以及工作步骤。项目法人制、通告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等正逐渐改进施行。由建议项目书、研究可行性报告、设计与规划、调查权属、招投标组办、建造工程、监理质量、变更设计、状况汇报到竣工验收、后期看护、使用管理资金、管理档案等工作步骤均有标准的程序与规则,基本能够按照以上的程序和规则管理实行项目。
(二)信息资料的管理
当前广泛均将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信息资料,列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档案材料,从起初就设专职人员负责,实时收纳、清理,保障了项目档案文献的完好。
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项目后续管理措施不到位
一些项目已实施结束并通过验收,但有关镇村不及时组织发包和耕种,出现新的撂荒现象;有的甚至擅自改变新增耕地的用途,违反基本农田“五个不准”的要求;一些项目区内新增耕地的后续管理存在“缺位”,管护责任、收益责任不明确,管护资金无法落实,出现了土壤改良缺少投入、配套设施无人管理,项目损坏严重的现象。
(二)部分项目实施进展较为缓慢
普遍存在项目实施进展较为缓慢情况。下达当年项目资金的时间一般在年底或下年头,通过相应级次下达,最好建设时期通常错过。有的项目申报资金与下达资金相差太大无法组织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个别制度施行不力
部分项目招投标未依要求公开,取用邀请招标方法选择建设机构;部分项目监理机构未选择注册的、建设单位资质较差、公告范围较小等状况;部分项目监理机构无资质或尚未参加过相关培训;部分项目区未依照规定设置公告牌等。
(四)个别项目建设成果未达标
通过督查,存在建造范畴、新增耕地面积等方面不能达到预计指标要求的完工项目;个别项目存在较低的新增耕地利用比率:部分项目建造质量尚需提升: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灌溉引水工程防范滑坡、泥石流的情况未能根本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内道路不畅、灌水排水不通,土地开发项目部分地块平整度不足、耕作层厚度不够等。
三、土地复垦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思考
3.1完善项目管理制度
一是坚持项目专家评审评估制。邀请专家对投资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重大建设事项的评估预测、重要建设方案的分析评审、关键材料设备的选择采购、重大变更方案的分析论证等,充分利用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做好项目建设评审评估工作,确保投资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二是坚持项目招投标制。纪检监察部门全过程参与项目招投标工作,坚决杜绝项目实施单位随意肢解项目工程的现象,从严规范招投标工作。三是坚持工程监理制。实行项目工程监理制有利于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四是坚持项目建设事前公示制。为保证项目实施的公开、透明,切实维护村组和农户的合法权益,项目实施前必须发布项目公告,制作公示牌,增强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五是严格奖惩制度。建立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内容的土地复垦整理开发激励和惩罚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群众实施土地整理开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2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一是科学选定项目实施地址。项目申报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复垦整理专项规划。要优先将低产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列入申报计划,对新增耕地潜力较大、基础设施较差、集中连片的地块要优先安排项目。二是加强项目前期的规划编制和可行性论证工作。项目申报要坚持实地充分论证,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要切实可行,不能脱离实际搞“形象工程”。三是重视解决群众问题。项目的选址、论证和设计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要妥善调整好村组、群众土地权属,充分调动村组、群众参与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工作的积极性。
3.3加强项目后续管理
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及时将工程移交给项目所在村使用和管护,建立健全各项工程管护制度,落实工程管护措施,加强对各项工程和设施管护情况的检查。要明确项目结束后的收益分配制度,从收益所得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项目管理经费,促进土地整理项目后续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4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进一步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严格规范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项目实施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项目预算,不准超预算安排支出,不准安排无预算支出。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严禁设置过渡账户或在个人账户内进行项目资金的收付。要切实增强财经法纪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确保项目资金安全。
结束语
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与管理措施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进入建设阶段后对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控制,是保证项目计划、质量标准、进度安排、预算执行顺利实现的保证。因此,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文件、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来进行实施管理,以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及时保质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胡振琪,赵艳玲,程玲玲.《中国土地复垦目标与内涵扩展》 《中国土地科学》 2014.
[2]杨延君.《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3]贺斐,徐航建,刘谐静.《广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做法、问题及对策》《南方国土资源》 2016.
论文作者:袁志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项目论文; 土地论文; 项目实施论文; 工作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资金论文; 土地开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