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201011994****3528 上海 2018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市场竞争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现代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公司治理机制的再造、重构和制度创新问题。无论是政府层面的制度设计者,还是市场领域的广大投资者,都在探求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可见,对现代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就显得相当迫切和必要。基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公司治理的现代企业管理问题,旨在促进现代企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公司治理;现代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企业已开始进入“新管理时代”,企业的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伴随着全新的发展过程,企业只有不失时机地进行管理创新,从传统管理向管理创新迈进,对公司治理的现代企业管理问题进行系统探讨,才能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1 公司治理的理论内涵
公司治理作为公司运作的一种制度构架,是引领公司发展方向的一种基本安排。公司治理概念在有关经济管理文献中出现的最早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该时期英国许多著名公司的相继倒闭引起了英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讨论。世界上第一个公司治理原则是由英国财政报告委员会与伦敦证券交易所联合成立的公司治理原则委员会于1992年12月发表的《公司治理财务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关于董事会的最佳行为准则。此后,不同层次的公司治理原则相继面世,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所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
公司治理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指由所有者与经营者组成的制衡关系,体现了一定的治理结构。张维迎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形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狭义的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是委托代理理论,而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依靠的外部监控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公司治理的失效。广义的公司治理不仅包括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机制,而且涉及广泛的利益相关团体。根据经合组织(OECD)1999年的定义,公司治理明确了公司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并清晰的说明对公司事务进行决策的规则和程序。狭义的公司治理强调权力制衡机制,主要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作用于公司管理;而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超越了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其核心是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从而在考虑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基础上,实现股东价值长期最大化。
2 公司治理下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控制在董事会―经理层层面控制薄弱
内部控制虽然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共同完成的过程,但在实际执行时,内部控制点主要集中在管理层以下的财务会计系统和业务执行系统,控制程序主要限定在CEO之下,针对的还是普通员工,对于企业的高层即董事会与管理层的控制点较少,仅仅限于某些项目的高层授权。近几年发生的许多事件就是因为上层领导破坏企业内部的职责分离、授权批准等控制制度。因此,内部控制在高层控制作用较弱。
2.2缺乏风险控制意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生存,企业就必须重视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有效的内部风险管理机制可以极大程度地预防经营及财务等风险,并在风险来临时及时应变。如果管理层缺乏风险概念,不设置风险管理机制,当遇到风险时就会束手无策。就国内而言,竞争环境比较单一,在长期低风险运营的环境下,企业逐步丧失了对风险的防御能力,相关的管理层也养成了淡薄的风险意识,这将会导致企业很难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为企业发展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2.3监督评审方面存在缺陷
监督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监督和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活动的总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督评审应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客观公正的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但由于许多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公司的管理层,缺乏独立性,无法做出公正的判断和有效的监督,有的企业甚至不设审计部门。实践中许多会计造假都是首席财务官给子公司等分支机构下达口头指令实施。公司的内部审计被剥夺了财务审计的权力,其职能主要是经营绩效审计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对财务报告的双重审计被弱化为单一的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失去独立性,也难以发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3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管理措施
3.1改善公司管理组织结构,保障董事会的核心地位
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的硬件要素是企业有一个健全的组织管理结构,企业应根据其经营管理特点、规模、最高当局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战略、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使整个企业的组织体系在相互制衡的前提下协调高效的运行。同时,明确职位层次顺序、保证流畅的意见沟通渠道。另外,企业合理的授权和分配责任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鉴于此,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明确各自特定的权、责、利,推行不相容职务任职制度,避免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
董事会发挥其监督经营者的功能,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关键问题是要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为了防止董事会内部构成过于单一而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可采取独立董事制度,确保独立董事应有的权力。独立董事除了在公司中的董事身份和董事会中的角色外,不在公司内担任其他职务,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与公司、股东无产权关系和关联行为。
3.2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加强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层应当在经营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增强风险控制意识,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通过风险评估,将企业的可能损失降到最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只有将风险概念贯穿于整个经营过程中,才能主动采取措施,强化内部控制。在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通过合理授权的方式,使各中间管理层和员工以所授权力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建立授权控制时要注意授权的范围,是否所有经营活动都已纳入。另外授权的层次与责任应当明确,即是否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设立,是否权责不清,防止权力重叠,责任“真空”。
3.3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评价和监督风险
为使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最基本的就是要健全机构的设置,为内部审计作一个有利的制度安排。由于公司规模一般较大,业务较复杂,所以应同时设置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从机构隶属上来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部分别对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负责,同时三者存在着业务指导关系。这样可避免董事会对总经理的领导缺乏监控措施,产生内部人控制。
3.4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突出人性管理
通过合理的授权控制,要把岗位的责权利严格确定下来,使员工的工作在制度的约束中进行。建立适时的监控系统,以及严格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这是企业内控制度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借鉴公司治理中的激励机制,引入相应的激励措施进入业务执行层。要组织员工参加有关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将企业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由董事会或薪酬委员会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对普通员工的业绩和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并据考评结果决定下一年度的薪酬、岗位安排等事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的兴起既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只有把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尽快地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时期企业管理的新的趋势和新的特点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才能在新时期快速多变的经营与管理环境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现代商贸工业,2010(5).
[2] 许开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设计之我见[J].会计师,2010(1).
论文作者:杨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公司治理论文; 企业论文; 内部控制论文; 公司论文; 董事会论文; 风险论文; 管理层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