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及误诊率论文_袁华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424400

【摘 要】目的:探究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误诊率。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在发病六小时后进行CT与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以及误诊率。结果:MRI误诊率低于CT,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在诊断脑梗死早期中效果显著优于CT诊断,MRI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病变大小、形态,有助于为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治提供有力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关键词】CT;MRI;脑梗死;早期诊断;误诊率

脑梗死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严重危害到老年人群身体健康。目前该疾病尚未出现治愈手段,但是众多研究证实,对脑梗死患者可以通过早诊断、早治疗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降低病死率[1]。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方式包括CT与MRI两种,在本文中,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这两种诊断方式进行探讨,分析CT与MRI在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具体内容详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抽选出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所选患者在脑梗死发病6小时后开展CT与MRI检查。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存在着肢体偏瘫。

纳入标准:患者发病时间均为6小时以内,入院以后立即进行CT与MRI检查,符合临床上关于脑梗死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以及血液疾病患者,排除存在脑出血疾病患者。

80例脑梗死患者中,男性患者病例数为45例、女性患者病例数为35例,患者年龄最小的为50岁,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平均年龄值为:62.7±6.9岁。

1.2 方法

选择16排螺旋CT仪(飞利浦),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头颅采用逐层扫描,运行电压130kv、电流200mA,层厚与间隔均为5mm[2]。

MRI检查:选择飞利浦1.5t的核磁共振检查仪,对患者头部进行横轴扫描,层距设为1.5mm,层厚为5mm,FOV设置为:230mm。首选对患者开展常规MRI检查,在观察患者T1WI、T2WI横断面图像以及T2WI矢断面图像后,对患者颅脑同一位置进行平扫和T1加权检查。具体操作程序为:设置参数TR/TE500/7.8ms,对患者进行两次图像采集,flip角选择90°。自旋回波T2加权,设置参数为TR/TE4000/100ms,对患者进行四次图像采集,flip角选择150°。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参数设置为:TR/TE9000/109ms,TI2500,256×256,扫描一次。将数据传至工作站对患者脑图像进行扫描重建,建立三维数据,以钝角为基准获得多方位重建图像,最终获得整体图像[3]。

1.3 观察指标

对比CT与MR诊断准确率、误诊率,以及对不同类型脑梗死诊断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 for windows软件,计量资料,使用(X)均数±(S)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χ2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误诊率比较

MRI诊断结果显示76例脑梗死,误诊率为5.00%(4例);CT诊断结果显示53例脑梗死,误诊率为33.75%(27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卡方值=21.1653 P值<0.05。

2.2 CT与MRI诊断效果对比

在不同类型脑梗死诊断中,病理学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37例、缺血性脑梗死30例、出血性脑梗死13例。而MRI诊断效果与CT相比:P<0.05(详细见表1)。

表1 CT与MRI在不同类型脑梗死诊断中的效果(n/%)

3 讨论

近年来,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增加,这是由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上不加以控制,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发生率提升。这些疾病的是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4]。

大部分学者认为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在于治疗时间,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为患者降低致残程度,给其家庭减轻负担。常见的检查方式包括:CT与MRI,CT检查主要表现出患者低密度梗死病灶,但是脑梗死患者一般在发病1-2天后才会出现梗死灶,因此CT在早期诊断中并无明显效果。而MRI检查特点在于该检查方式对患者的水分子弥撒运动较为敏感,当脑梗死患者早期病变部位出现细胞毒性水肿时,通过加权成像可以表现出此处的高信号区域。对患者进行头颅扫描能够获得不同的MRI图像,并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因此MRI在早期诊断脑梗死中具有积极作用[5]。

在本次研究中,MRI诊断结果显示共76例脑梗死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率为5.00%;CT诊断结果显示共53例脑梗死,诊断准确率为66.25%,误诊率为33.75%。将CT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综上所述,和CT诊断相比,MRI诊断准确率高,误诊率低,在不同类型脑梗死诊断中同样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黄社磊.CT和MRI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7):147-149.

[2]秦伟,杨秀芳,周禹.比较CT、MR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3):10-12.

[4]杜续红.cT及MRI两种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2):168-169.

[5]葛长峰.CT与MRI应用于脑梗死早期临床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2):3411-3414.

论文作者:袁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CT与MRI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效果及误诊率论文_袁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