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脑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到2017年9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实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实行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的依从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知识得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深入推广。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
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控制和预防主要依赖药物治疗,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低,无法遵照医嘱进行正确的服药行为[1]。我院实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提升患者的服用依从性,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6年4月到2017年9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实验组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4±7.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2.1)年。对照组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5±2.3)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3±2.4)年。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病情稳定;无语言交流障碍;精神症状缓解或消失;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伴严重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
对照组实行传统健康教育:①向入院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②责任护理向患者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宣讲;③出院前,责任护理向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实验组实行多元化健康教育,⑴具体方法:利用多种方式向患者宣讲健康教育知识,比如,专题讲座、电话随访,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⑵多元化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①设置精神分裂症的学习交流课堂。定期组织院内精神分裂疾病的知识专题讲座或座谈会,讲解内容包括:疾病的基础知识、疾病预防和复发、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的必要性等,让患者家属了解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方案,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照顾。③技能训练。第一,生活技能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整理床单、打扫病房、饭后洗碗筷、定时起床等技能。第二,药物自我处置训练:使患者了解基本的疾病知识,正确认知所服用药物的效用。第三,时间管理,责任护理帮助患者制定有计划的学习、生活时间和工作任务,培养患者高效时间管理的意识。第四,社交技能,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训练患者的社交能力。④患者出院后7天内进行电话随访,随后每月进行1次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方法。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的依从性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精神分裂症知识得分情况。
⑴对两组患者干预后药物依从性进行评价[2]:完全依从:出院1年中,均根据医嘱服用药物或未根据医嘱服用药物时间小于7天:部分依从:均未根据医嘱服用药物≥7天且≤6个月;完全不依从:自行停药和拒绝服用药物≥7天或未根据医嘱服用药物≥6个月。
⑵对患者精神分裂症知识进行评价[3],包括生活技能、社交技能、时间管理技能、疾病基本情况、预防复发、按照医嘱服药的意义、情绪管理技能。共7项内容,每项分为3级(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数分别为2、1、0分,总分14分,分数越高,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为单位,用卡方检验,若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的依从性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可见表1。
3结论:
精神分裂症时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为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认知障碍等。据有关资料显示[4],服用依从性的高低对患者预后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患者出院1年内,大约有50%的患者未能按照医嘱持续服用药物,疾病复发的概率远高于坚持服用药物的患者。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主要来源于社会和家庭,由于此病的治疗周期长,经济负担重,家庭和社会无法给予充分的支持关爱。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是指对患者开展有计划的、系统化的教育活动,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消除威胁患者身体健康行为的因素,对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加强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我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多元化健康教育,多方面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包括治疗方案,服用药物的必要性等,帮助患者改善不良用药习惯,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对患者开展生活技能训练、药物自我处置训练、时间管理、社交技能等训练活动,充分考虑患者在社会交际、日常生活中需要应用的技能,帮助患者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本文研究表明,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精神分裂症知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加强对疾病的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综述所述,我院实行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有显著的促进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群.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及照顾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08):274-275.
[2]甘红梅,曲红艳,李丽. 家庭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2014,23(09):836-837.
[3]农惠娟,谢志妹,彭伟容,陈淑娴. 聚焦解决模式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2):72-73.
[4]陈艳黎,余立平. 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中风患者及照顾者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6):124+126.
论文作者:刘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实验组论文; 药物论文; 医嘱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