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率非常有限。电能作为人们每日必须使用的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日益明显。智能电网的运营模式能够极大地节约运用成本,智能电网的建设为电力资源的供应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因此,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一、智能电网产生的背景和由来
当前,全世界的气候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能源也越来越稀缺。所以,智能电网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在几年以前,美国的政府为了能让经济顺利的发展,把建设智能电网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来应对因为能源所引发的危机,同时,智能电网还能够促进其他的产业发展。智能电网在我国是属于一项非常紧急的任务。因为,我国具有着庞大的人口数量,国土的面积也是非常大的,同时,每个地区发展的步伐也是各不相同,存在着能源分布不均的现象。所以,在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渐的进行建设。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具备以下的基本特征:(1)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这就要求将电网的资源能够循环的进行利用,减少随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以及一些不良的影响。(2)结构必须要坚固。所建设的架构必须要在恶劣的天气下具有非常强的承受能力,同时,不能够给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3)资源的优化。如果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的优化,这样就能够提高电网所运行的效率。(4)自动化的模式。电网实行自动化能够在出现故障的时候,自行进行相应的诊断,根据其诊断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调节,使得故障能够排除,恢复正常的功能。(5)经济效应。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必须要从综合方面进行考虑,将其所需要的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但是一定要保证能源的质量要求,使得经济的效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智能电网的特征分析
在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时,应当就结合以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架构稳定。我国的多个地区均有着较高的自然灾害发生率,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将会导致电网体系将面临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电能将无法正常传输,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时还必须确保电网架构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方可确保电网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所导致的不利影响,以避免因外界环境发生改变而停止运行。(2)交互性。这一特征即为在能源供给环节当中,需构建起一个具备较高质量水平的市场沟通机制,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一次来改进自身的服务质量。(3)资源优化。实施电网建设工作必须应用到多方面的资源,但是,当前我国在电网建设时对于资源的应用率较低,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电网收益不高。因而也便要求在开展智能电网建设时,需加强对资源的合理优化与改进,以期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电网运行效率的全面提升。(4)自动化。此项特征要求电网可针对自身所发生的故障问题做出自主判断,同时采取相应的修复处理措施,从而节省检修、维护时间,降低成本支出。(5)环保要求。这一特征与当前我国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相适宜,同时也指出了需针对电网资源实施二次加工利用,尽可能地把工业生产对生态所导致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三、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1)信息管理的相关系统主要是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对经过相应处理的信息进行对应业务的分析,智能电网信息不仅要在纵向上实现产业链信息的集成、电网信息的集成,而且在横向上也要实现电网的企业内部相关信息的集成。为各类的用户提供比较个性化的界面。智能电网还必须要保证利益相关主体的保密程度以及所具有的权限,对资料以及经济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智能调度的技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的相关系统,就是所谓的对智能调度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建设,且这种技术是其研究与建设的核心,目前,所具有调度的自动化的系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能够使得调度的业务更加的科学、对电网的运行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电网发生的异常以及事故能够进行快速的反应,这就必须要对智能的调度进行深入的分析。
(3)电力电子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得机电设备的整体体积得到减少,同时还能够使得工作的效率最为理想化。将其新能源、清洁能源能够介入电网的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这种技术能够使得输电线输送的能力以及电力所具有的稳定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高压直流的输电技术,针对于比较远距离的输电、高压的直流进行输电具有着一定的优势。比较轻型的直流输电的系统,能够解决清洁能源所存在的稳定性的问题。
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物理电网中,电能的输送都是采用交流电输送的形式来进行,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利用相关的电气设备实现电能的直流输送和逆流输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流的稳定性,相较于传统的交流电和直流电混用的模式来说,高压直流输送更加的经济合理,而且,这种技术还能被应用于一些偏远山区或者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电能的输送和供应,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具有非常广阔的适用范围,是未来输电技术发展的基础。
(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采用微电子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电力技术等多种技术相融合,展现了电力工程技术中的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交流供电的整个过程,对供电网络进行及时的控制和调整,提高智能电网的稳定性,此外,柔性交流输电技术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电损,提升电力系统输送电能的水平。
(3)能源转换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在我国,能源和资源都是需要被保护的对象,电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他可以通过能源转换技术从传统的高耗能、污染型能源转变为节能环保的低碳能源,电力工程技术能够对能量配比进行优化,尽可能的在碳排量最低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对能量进行有效的转换,实现能源的低碳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电力工程技术在能源转换技术方面还处在发展阶段,需要广大科研技术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4)电力能源质量优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电能质量优化是指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将电能分为多个级别,通过对电能进行评估判定,完善电网体系。在电能输送的工程中,通过对各个供电地区的经济条件以及电力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对电能进行选择性供给,提高电网的运行质量,降低成本,使智能电网更加的经济化和优质化。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的提高,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各个活动都无法离开电能的支持,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智能电网的建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电网的技术水平,是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保障,能够帮助智能电网实现其应用价值,而且,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电力能源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实现对电力能源的节约,能够促进我国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江春.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35,56.
[2]安丛.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07):205.
[3]陈宁.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24):143.
论文作者:王静1,徐啸野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电能论文; 技术论文; 能源论文; 电力论文; 工程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