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曾红宇 毕天良
摘要: 加强中华民族团结和认同的长远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形成期,受互联网文化和西方价值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文化上对认同何种文化产生困惑,文化认同面临困境,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因此需弄清楚文化认同内容,明确认同何种文化,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指明文化认同方向,解决文化认同上的困境,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纠正文化认同上的错误认识,抵制“普世价值”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弘扬优秀文化,利用红色资源,坚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多渠道加强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①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是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基础。”中华民族关系呈现“多元一体”的格局,要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远和根本是文化认同,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群体的重要力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塑造时期,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尤为关键。
一、问题的提出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活动的地区,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当少数民族大学生升入大学,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进入新的环境后,原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经由其成长过程中所体验、感受到的各自民族的独特文化而形成的特有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会对其他文化产生一定的抵触性和排外性,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误读。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通过互联网展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眼前,而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历史原因,对一些错误的信息不能及时进行甄别,从而导致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影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此外,青年人追求“标新立异”的潮流,文化认同意识会降低。据王霞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调查:在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文化、本民族文化的问题中,在“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文化总称”的问题上,选择“不同意”的学生占4.10%,“不清楚”占9.90%;在“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态度”的问题上,选择“抵制”的学生占7.20%,持“不清楚”态度的学生为8.1%;在“不同民族同学间交往最重要的行为要求是什么”的选项中,尚有2.00%学生选择“说不好”。[1]而据尹旦萍对某大学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文化认同调查:在“你认为中华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是什么”问题上,“相互促进”为41.4%,“相互矛盾”和“没有关系”为56.5%。[2]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发现,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了解文化认同内容,而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不同,单一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也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关系的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的重要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讲清楚文化认同的内容、内涵,讲清楚文化上认同什么,抵制什么,坚持什么,解答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上的困惑,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上存在的困境,从而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认同观念,增强文化认同感,可以从最深层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内容
一定的民族文化带有一定的民族身份的印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文化相互交融,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和接触了世界多彩缤纷的文化,原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通过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明确文化认同内容。
(5) 填筑完毕后,从模型桶侧壁开口处开挖,开挖出所需模拟溶洞形状及大小。溶洞设置为底面直径30 cm、高为15 cm半球型溶洞,顶部埋深25 cm。开挖完成后将洞口用粉质黏土回填,关闭模型桶开口,形成一密闭土洞。
(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恩格斯说:“无论历史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合力,就是历史。”[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民族共同合力创造的历史,各民族在冲突和交流中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在冲突和交流的历史中,各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积淀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多以“节日”的承载形式保留下来,有着丰富的内涵。如“春节”中蕴含着“团圆”、“孝”、“剪纸”、“书法”等丰富的优秀文化元素。
思想认同不解决,就无法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困境,具体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软件一般使用全局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两种坐标系来定义建模。两种坐标系均符合右手准则。[3-4]全局坐标系用于整体分析,如整个模型运行中船体的位置、缆体变形等;局部坐标系则主要用于确定相对模型运动变化,如船舶的纵摇、纵荡及横摇等一类摇荡角度均是参考设置在船体上的局部坐标系给出的。
采用INPHO软件的MATCH-AT模块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平差采用严密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在MATCH-AT上导入影像数据,建立金字塔影像,然后导入影像曝光点坐标数据、数码相机参数和控制点成果,通过自动匹配相关影像产生自动匹配点,对于点位不足区域,人工添加加密点。
(二)对中华民族革命文化的认同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思想,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而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青年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包含了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同,体现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共同价值,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的革命文化,以革命精神最为突出。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为寻求自身解放的“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等,各个民族共同抵御外侮形成的“抗日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以及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形成的“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革命精神,无不彰显着各个民族为了中华民族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不断地实践,为此付出牺牲。正是拥有这种精神,“铁人”王进喜才会拼尽一切打出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才会在油田井喷的时候,奋不顾身地跳进去,用自己的身体制伏井喷。各个民族都是革命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抗战期间,名垂千古的“八女投江”中的安顺福、李凤善便是朝鲜族女战士,抗联的11个军中都有朝鲜族战士,其中第1军、第7军的朝鲜族战士占到半数。而“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在共产党员马本斋的带领下,运用麻雀战、地雷战等战法打得日本人心惊胆战,马本斋的母亲也因拒绝给马本斋写劝降信而被日本人杀害。马本斋在入党时写道:“我决心为回回民族的解放奋斗到底,而回回民族的解放,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这些无不彰显着各个民族为了中华民族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不断地实践,为此付出牺牲。中华民族的革命文化,包含着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和智慧结晶,体现了各个民族荣辱与共的历史。
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不足,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随大流,让很多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发生了变味,春节成了“送礼节”,清明成了“烧纸节”,端午节成了“粽子节”,中秋节成了“月饼节”。这些错误的认知表现,误导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致使他们不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也就慢慢淡化了对节日的热衷,最终弱化了对文化的认同,继而不利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另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将一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错误的认为是封建迷信而加以抵制,例如有着悠久历史的“庙会”,被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曲解为封建迷信活动。再者,一些商家错误的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商业化,把传统节日变成了购物节,导致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弱化。比如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本是表达思亲之情的,但是被许多商家包装成了购物节,纷纷打出“重阳,打折不重样”的口号,忽视了传统节日的内涵,弱化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单一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和排外性,导致存在认为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是汉族的或者其他民族的,与本民族没有关系这样的错误认知。例如新疆维吾尔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不过春节,也就缺乏对春节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塑造阶段,在这些错误认知引导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无法被正确认识,也就很难通过文化认同达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根据预防医学和卫生学发展以及部队实际卫生工作需求,在授课过程中,我们拓展了相关内容,如强化“大卫生观”意识,树立预防为主理念,重视防发生、防发展、防伤害(致残)的三级预防工作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介绍海军部队常用卫生装备和设施;重视海军卫生学发展动态,使学生掌握获取公共卫生学和海军卫生学发展信息的技能,为其今后从事卫生学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
(三)对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中华民族革命文化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积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只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实现人类解放”。在近代,无产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三座大山”压迫的危机时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革命文化。中华民族的革命文化体现了各个民族共同体抵御外侮,寻求解放的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表现。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共同体,明确文化认同内容有利于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认同观念,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存在着重重困境。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困境
在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纽带,也是推动一个民族、国家进步和发展的最持久以及最深沉的力量”。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是当代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引领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力量的抓手。荣获2019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回族女孩高玉涵虽自幼失聪,可大学阶段依然刻苦学习,多次在全国建模大赛上获奖,并热心公益事业。她用自己的行动引领了社会风尚,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一)错误认知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5]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于中华各个民族的群众活动,经过世代相传而积淀下来,并以“节日”的形式承载下来,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民众所认同。国家为了保护这些节日,多以法定节假日的形式固定下来,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过节日的方式及其形式与其节日原来的本质和内涵相背离。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和”文化为内核,讲究“天人合一”、“天下大同”,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形成了各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增强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意识。“位卑未敢忘忧国”构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历经磨难而薪火传承的内在基因,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中国人所传颂,“保家卫国”成为一种英雄气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多数人对国运关心的写照,“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成为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许。[4]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让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人民面对沙俄屠杀的时候,奋起反抗,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冲破俄国沙皇的重重截击,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因此,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特别是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认同,包含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达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这栋房子有三层楼,一楼是客厅、餐厅和厨房,紧挨着厨房有个衣帽间被改装成了保姆的住房,没有窗户,里面放下一张单人床以后基本上就没地方了;二楼有三间卧室,分别住着罗瑞、罗丽和罗云夫妇;三楼的一间卧室是亭子间,有两扇小窗子和一面跟屋顶平行的玻璃,过去是罗素青的卧室和书房,她喜欢这里的安静和从屋顶倾泻下来的阳光。
(二)历史虚无主义阻碍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中华革命文化,以革命精神最为突出,革命精神是革命先烈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高度体现。但近年来,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文化大行其道,一些自媒体在网上利用碎片化的历史文化,断章取义的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曲解和误读,对革命领袖和革命英烈进行丑化和歪曲,进行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的传播。比如2013年微博博主“作业本”(孙杰)在微博上侮辱革命烈士邱少云、赖宁,2018年暴走漫画被爆出在“今日头条”平台发布的视频侮辱董存瑞。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多以“90”后和“00”后为主,他们由于所处时代和知识的局限性,对新中国的革命历史没有深刻体会,所以对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内涵不了解。这些将革命先烈进行丑化和娱乐化的行为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革命文化产生怀疑。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历史观上对文化认同产生动摇,进而在心理上不认同革命文化,从而造成民族对立。这会直接阻碍对近代各个民族共同奋斗历史的认同,从而阻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三)“普世价值”观念阻碍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现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外来文化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首先,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外来文化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向我国少数民族传播,在这种多元文化环境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们,缺乏对西方“普世价值”观念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一直以来,西方国家高举“自由”、“平等”的大旗,以“人权”为借口,对中国进行西方的政治文化宣传,在文化领域灌输西方价值观,宣扬“普世价值观”。在文化领域内对中国实行“颜色革命”,从而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西方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借“普世价值观”宣扬资产阶级腐朽观念,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国内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暴力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则在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利用“普世价值观”,歪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集权政治文化,没有自由和人权,从而大搞国家分裂活动。先后制造了“3.14”西藏打杂抢烧事件、“7.5”新疆独立事件以及“3.01”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这种“普世价值观”的宣传给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带来极大的挑战,也给我国的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路径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积淀,其核心内涵是“和”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各个民族在交流碰撞中秉承“和”的理念,为中华文化注入本民族的智慧和结晶,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汉朝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域各个少数民族的商业以及文化交流,唐朝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推动了西藏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这些都表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和对“和”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一)改变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方式,发挥校园文化作用
首先要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知道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学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来。其次要纠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科学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防止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成迷信文化加以抵制,或者简单地认为某一文化单属于某一个民族而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各民族文化对立的错误倾向。积极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最重要的是改变传统的文化认同的教育方式。例如中南民族大学会在“春节”的时候组织留校的各个民族大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吃团圆饭,感受“春节”的内涵。此外,学校在每年六月还举办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节,将各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现出来,制作成动漫,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向少数民族大学生传播,通过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进一步认识到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也离不开,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学校通过举办“博雅论坛”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经典诵读、书法、绘画、剪纸等才艺汇演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名人进行中华文化专题讲座。学校定期开放民族学博物馆,让各民族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成立民族办以及“石榴籽”志愿者服务部门,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而避免春节过成“送礼节”的现象。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文化认同促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二)发挥红色资源和校园文化优势,强化革命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追求共产主义所形成的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的“胜利之钥”和“精神之钙”。作为思想的总开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践行革命文化,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树立各民族英雄榜样,学习榜样事迹,了解革命文化内涵,通过榜样的引导,弘扬中华民族革命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定期举行“革命文化”的走访和纪念活动,在节假日,学校可以组织少数民族大学生参观各个民族和地区的烈士纪念园、博物馆等地,实地感受革命文化。比如湖北民族大学每年都会带领各个民族学生进行先烈祭扫活动,湖北中医药大学民族团结教育办公室组建“重温革命历史,筑梦红色青春”实践队,带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去毛泽东故居、五大会址等红色遗址,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革命文化,认识到新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民族共同建立的,从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除此之外,发挥校园文化优势,在烈士纪念日,可以举行“红色主题演讲”等活动。比如云南民族大学举办“红色青春文化活动”,通过唱红色歌曲、诵读红色经典、给党写信的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了解,从而认同革命文化。与此同时,党和国家要坚持“党媒姓党”,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革命文化、宣传红色事迹和红色圣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丑化、歪曲革命英雄的行为予以坚决处理,从而保证革命文化有个良好的传播空间。
(三)多环节入手,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
在近代中国,“中体西用”以及“全盘西化”的模式都没能挽救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中国。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和文化自信紧紧依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今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因此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党的理论教育,一方面要发挥国家和组织机构的力量,掌握新闻、舆论的阵地,正确宣传党的理论,形成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氛围。比如共青团中央通过QQ、微信等互联网媒体,深入群众和大学生中间,宣传党的理论,强化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将党的理论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大学生,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觉行为。而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则通过主办“爱我祖国兴我中华”民族院校大学生演讲比赛,吸引了众多民族院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通过比赛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要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比如北方民族大学通过举办“民族团结杯”辩论赛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意识。长沙理工大学则设立民族学生工作办公室,建立三级工作机制,构建了“3+3+3”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积极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党爱国,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除此之外,我们要将党的理论认同教育深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课堂以及社会实践中,抵制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冲击。比如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理论宣讲团10年来从城市到乡村,从大街小巷到厂矿,走过20多个省市,100多个基层单位,进行了300多场次、3万多人次的理论宣讲。而中南民族大学则通过连续多年举办“导航杯”系列比赛,调动全校各个年级,各个民族的学生参加。通过“导航杯”系列比赛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的全校学生爱党爱国,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最后,要发挥社会各界公益团体的作用,积极深入党的理论宣传和教育。比如厦门市社科联通过举办“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社会团体理论宣讲比赛,将厦门市各界的理论宣讲团体凝聚在一起,进行理论宣讲,这些社会理论宣讲团体在对社会各界群众宣讲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氛围和环境。
历史和实践都反复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因此,要通过多环节入手,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五、结语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保障。只有思想认同,才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就是文化认同。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面临挑战,“疆独”、“藏独”频频活动,西方的意识形态冲击我国的主流思想,影响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而少数民族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是对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教育的关键。与此同时,要坚持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觉,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的文化历史观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共同体的文化文认同感,实现社会和谐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建立开放共享平台。英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仪器共享平台,高校、企业、个人等本着自愿原则加入共享平台,公开设备信息,面向全国开放共享。
注释:
①习近平所讲的中华民族具有国际和国内两层含义,本文只指包含56个民族在内的国内内涵。
参考文献:
[1]王霞,何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38-41.
[2]尹旦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6):41-45.
[3]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2012.
[4]佟轶材,李影.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基础与价值核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28-36.
[5]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中图分类号: G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947(2019)03-0072-06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仪式与认同:节庆文化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16YJA710002)。
作者简介: 曾红宇,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发展;毕天良,中南民族大学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湖北武汉 430074)
[收稿日期] 2019-04-30
责任编辑 冯凌宇
标签:少数民族大学生论文; 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 文化认同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 中南民族大学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