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问题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数民族论文,理性论文,产业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技术跨越是技术发展不平衡条件下一种重要的技术转移现象,往往会引发区域经济乃至社会各领域的飞跃性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交汇点。由于社会历史的多重原因,除其中个别区域经济相对发达外,绝大多数地区仍以农、牧、林、手工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自然经济色彩浓厚,产业发育及其技术与发达国家或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初步具备了产业技术跨越的前提条件(注:王伯鲁《产业技术跨越问题探析》,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心西移等历史机遇,促进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乃至欠发达地区产业技术的跨越性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本文作为一个方面,只是对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1、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界定。聚居是相对于散居、 杂居而言的一种民族生存状态,聚居区是指某一个或几个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地区。区域民族人口比例是划分民族聚居区的主要依据。“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基本特点,结合现行行政区划实际,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致表现为区、州(地区)、县(旗)、乡、村等级别的分布状态。
作为行政区划概念的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着回、维、藏、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土、东乡、裕固、保安、锡铂等民族。真正摸清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现状是一项浩繁的人口普查工作,我们只能借助最近一次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数据,对西北五省区所有县(旗)份1990年7月1日的民族人口构成数据进行手工统计。为了使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征更加突出,便于定量研究和宏观把握,我们以行政县为基本单位,主观认定各少数人口比例之和在70%以上的县份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依此划分出来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份有62个,其中宁夏2个、甘肃6个、青海21个、新疆33个,主要集中在宁夏西海固地区、甘肃临夏和甘南地区、青海东南部地区、新疆南疆地区等,多呈连片分布状态(注:王伯鲁《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发展的社会基础问卷调查报告》,载于《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应当指出,由于人口流动、自然增长等原因,区域人口及其民族构成是随时间而变化的量,以9年前的统计结果为依据, 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这一划分只能是近似的。同时, 由于“小聚居”的特点, 不在这62个县份之列的地区不一定就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如可呈乡、村及其连片聚居形态;在这62个县份之列的地区也不全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不排除其中个别乡、村及其连片杂居形态的存在。
2、产业技术跨越及其优势。 产业技术泛指服务于社会生产活动的技术形态,存在着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两种基本形态(注:王伯鲁《产业技术跨越问题探析》,载于《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产业技术进步是一个不断开发和运用高效率技术形态淘汰低效率技术形态,提高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益的过程。按照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可把具体产业领域技术成长的历史划分为原始技术、初级技术、中间技术、先进技术、尖端技术等发展阶段。为了简便期间,有时也以产业技术的形成年代作为技术水平的标识。按照产业技术进步的起点与幅度大小,可把产业技术进步划分为递进与跨越两种形式。产业技术递进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依次缓慢推进的产业技术更新改造活动,属产业技术进步的渐变形式;产业技术跨越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一次跨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产业技术成长阶段,直接跃飞到更高效率技术形态的脱态换骨式的产业技术更新活动,属产业技术进步的突变形式。与递进形式相比,产业技术跨越时前后两个技术形态之间联系松散,对内外条件要求苛刻,是产业技术进步的反常形式。
应当强调,随着产业技术、产业领域、研究角度等因素的不同,对产业技术成长阶段与进步形成的上述划分是相对可变的。还应指出,产业技术进步形式的界定与产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相对独立的生产工艺技术系统与产品技术系统处于各自不同的技术进化发展阶梯上,其中任一子系统的技术跨越性发展,都可视为产业技术跨越行为,而不一定要求另一子系统也发生同样幅度的跃变。此外,对诸如农业等技术集约度低、单元技术间相干性差的产业技术体系,其中某一单元技术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也可视为产业技术跨越行为,而不一定要求其它技术单元也发生大幅度跃变。
产业技术跨越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一是可以借鉴经济发达地区技术进步成败得失的经验,少走弯路,缩短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时间,迅速缩小与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避免技术递进所造成的被动追赶局面;二是可以甩掉产业技术递进对各级技术形态依次改造的沉重包袱,以低比较成本获取先进技术,使生产活动直接在高利润区间进行,促进产业内涵与外延的双向发展;三是绿色产业技术形态的出现,使区域生产活动可以直接跨入生态经济模式,避免技术递进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等问题,增强区域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正是基于这一潜在的后发优势,产业技术跨越是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乃至经济欠发达地区值得探索的一条发展捷径。
3、产业技术跨越模式与条件。从事物矛盾运动看, 产业技术进步是在主体内外多重因素协同作用下实现的,“外推内驱”是它的基本模式。所谓“外推”是指产业技术进步主体外部条件的作用,如适时提供适用的先进产业技术系统,通畅的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流机制,政府产业技术政策支持等,所谓“内驱”是指产业技术进步主体内部条件的作用,如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人才的主体开发意识,一定的产业技术吸纳能力等。不同产业技术进步主体的内外条件不同,“外推内驱”的具体机制与进程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从而衍生出产业技术进步的众多具体模式。“外推”与“内驱”是产业技术递进的充要条件,而往往只是产业技术跨越的必要条件,因为产业技术跨越对“外推”与“内驱”的强度要求远比产业技术递进高的多。
从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域社会系统相干性角度看,落后的产业技术往往与落后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基础相伴而行,多不具备产业技术跨越的充要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利因素。从“外推”角度看,改革开放20年来,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东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形成了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的前提条件,东部地区已成为西北少数民族聚成区产业技术跨越的主要技术“扩散源”之一。同时,近年来“沿边”全方位开放政策的实施,使西北地区也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尤其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开通,为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过宗教、民族等亲缘联系,吸纳独联体、欧盟国家的先进技术,拓展国际市场等都提供了地缘便利。新技术革命的纵深发展,在不断提供新技术形态的同时,也使原有产业技术序列中的尖端技术、先进技术等依次快速蜕变,加之这些技术的专利保护相继过期,产业技术转让价格将会大幅下跌。此外,我国“入关”在即,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的成本将会更低,这些都为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产业技术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还有,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心西移,党和政府一贯执行的扶持民族地区的方针政策,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区)际间对口支援、“八七”扶贫计划等,都为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产业技术跨越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内驱”角度看,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经济与技术实力明显增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较快,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尤其是产业界已拥有不少掌握现代化科技与管理知识的高级人才。同时,与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间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加强,人员往来与信息输入量增大。此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与各级决策者已经认识到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产业技术进步的紧迫性等等。上述诸内外因素还只是产业技术跨越的必要条件,但是,相对于产业技术跨越的内在要求而言,这些条件的支持强度还不足,外延也不充分。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应借助区域外部社会提供的有利因素,着力促使跨越主体内部条件的转化与成熟。特别是要通过经济技术合作规范和相应机制,大幅度提高产业技术吸纳能力,把外部人、财、物、信息、知识等因素整合、内化为与区域内部结构要素相统一的高技术运行系统,促使产业技术跨越的实现。
4、产业技术跨越的战略选择。产业技术寓于社会经济系统之中, 产业技术进步战略从属并服务于经济发展战略。从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尤其是技术吸纳能力普遍低下的现状出发,采取技术递进战略,全面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无疑是积极稳妥和切实可行的一般性战略选择,恕不赘述。但应看到这一战略对部分产业或区域却并非最佳选择,如能打破常规,创造适当条件,促成这些产业或区域技术跨越的实现,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产业技术跨越主体是产业技术跨越活动的组织者,其外延可以是一个产业单位、同一产业领域的一群产业单位,也可以是多产业领域的多个产业单位,甚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产业技术跨越主体所处的内外条件不同,应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有自身特点的产业技术跨越方案。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产业技术跨越主体,其战略规划核心是区域内的各级政府,组织实施核心是各类产业单位。由于区域内部产业或产业单位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并不是所有产业或产业单位都具备了技术跨越的充要条件,应在优化区域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产业技术跨越的社会驱动机制,重点提高部分产业单位的技术吸纳能力。为此,应选择如下产业技术跨越战略:
(1)传统产业领域的“以点带面”战略。农、牧、 林等传统产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生产周期长,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传统产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农、牧、林产业技术的下述特点:一是组织结构松散。农、牧、林产业技术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动植物生长过程发展和组织起来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植物及其品种对生产技术的需求差异较大,生产过程中不同技术单元之间缺乏内在联系,集约程度低,容易分散吸收外部技术体系成果。二是地域性强。不同地域动植物品种及其生长的自然因素差异较大,因此,营造或控制动植物生长内外因素的方法、物质手段、操作程序等产业技术内容各不相同,产业技术普适性较差,从而影响到传统产业技术的整体转移与吸收。三是多层次并存。由于自然与社会历史等多重原因,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甚至动植物品种间各种效率层次的技术体系往往同时并存。同一产业技术体系内部,不同效率层次的技术单元往往犬齿交错地结合在一起,影响着该产业技术体系整体效率的提高。
从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结构与产业技术吸纳能力低下的现实出发,结合农、牧、林等传统产业技术特点,传统产业领域技术跨越应采取“以点带面”战略。目前这一区域基础产业领域技术转移带有明显的政府或社会色彩,产业单位实际负担费用较低,为这一跨越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以点带面”战略的第一重含义是集中力量,选择各产业领域技术体系中某一跨越条件成熟的薄弱技术环节,吸纳外部适用先进技术,实现该技术环节的跨越性发展。然后,通过产业技术体系内部各技术单元间内在的技术或效率相干性,带动整个产业技术体系效率的提高。(注:王伯鲁《约束技术与企业技术进步方向》,载于《科研管理》1997 年第3期)实质上这是一种局部技术跨越与整体技术递进的有机结合模式。
“以点带面”战略的第二重含义是选择个别技术吸纳能力较强的产业单位,给予优惠政策和重点扶持,集中力量加速这个单位技术跨越条件的成熟,优先促使其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然后通过这些单位技术跨越实践的典型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该产业领域的全面技术进步。这一战略的第二重含义对农、牧、林等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普遍意义,因为传统产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多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或范围,在不同地域的推广应用,也往往要先结合这些区域自然与社会条件进行适应性的本地化改进。同时,这些产业领域先进技术的效果往往要经过一个以上的动植物生长周期的考验,才能逐步显现出来。在没有本地化以前,盲目采用先进技术,不仅要承担经济风险和开拓市场费用,而且还要承担技术失败及因缺乏使用经验所带来的风险,这些风险和费用往往大于先进技术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在农、牧、林等传统产业领域采取“以点带面”战略,既满足了产业技术先期本地化的客观要求,又化解了产业技术跨越的风险,成为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兴产业领域的“全面跨越”战略。 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结合本地自然资源或市场需求特点,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从区域产业结构看,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技术水平低,手工业色彩浓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步形成的今天,要发展工业经济,再重复发达国家或地区工业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或低水平引进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应适应现代经济活动特点,在工业和部分第三产业的技术发展上采取“全面跨越”战略。
“全面跨越”战略的第一重含义是指对已有工业或第三产业的技术改造,应着眼于引进该产业领域成熟的先进技术。企业是产业技术进步的直接主体,针对技术起点低、技术吸纳能力弱的现状,应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技术吸纳能力,为迅速掌握先进技术奠定基础。因为产业技术是物化技术与智能技术的统一,只有本企业职工掌握了操作物化技术的方法、技巧、工艺、规程等,所引进的先进技术形态才能达到额定效率。因此,企业应从各自实际出发,广泛吸纳人、财、物、信息、知识等有利于提高产业吸纳能力的外部因素,通过科技培训、技术交流等途径,提高职工科技素质,增强产业技术吸纳能力。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应为企业技术跨越活动创造良好的区域外部环境。如执行有利于产业技术跨越的产业政策,通过政府渠道为技术引进牵线搭桥,为产业技术跨越减免税收,提供优惠贷款等。事实上,近年来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通讯、交通等中央或省(区)属企业的技术跨越实践,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展现。
“全面跨越”战略的第二重含义是指产业结构的扩张,一开始就要高度重视产业技术的高起点。新建工业或部分第三产业项目应瞄准同行业的国内外先进技术,直接选用高效率产业技术形态。近年来,内地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为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引进和发展地方工业提高了难得的机遇,如上海纺织企业向南疆地区的整体搬迁等。鉴于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工业技术基础薄弱的现状,新建企业除必须具备可靠的资金来源等条件外,对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应有较高的要求,必要时应聘请高级技术人才或技术骨干。在产业技术系统投产以前,应对企业职工进行系统的技术知识培训,沿着该产业发展历史,在观念上以压缩的形式模拟或重演多轮产业技术递进过程,弥补因技术跨越而造成的技术知识“断层”。在引进产业技术系统调试与试运行阶段,应结合各自专业技术工作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原理、操作规范、设备维修等知识,进行现场操作培训,确保新产业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产业技术跨越的顺利实现。
5、产业技术跨越效应。 产业技术跨越效应是产业技术跨越潜在后发优势的释放。从社会结构观点看,产业技术是经济运行的基础,经济运行又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技术的生产力属性决定着产业技术进步必然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效应,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同时,产业技术又是联接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的主要桥梁,产业技术进步也必然会对自然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产业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产业技术跨越所引起的经济社会效应远比产业技术递进强烈的多,大致可归结为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应。
产业技术跨越的最直接效应就是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或生产成本的下降、产品内涵与外延的拓展、以及产品性能价格比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等,这些对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意义重大。但在落后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上进行产业技术跨越,是以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为基础的,必然要承担大量债务与市场风险,这是产业技术跨越在经济上的负面效应。
产业技术跨越的另一个重大效应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由于产业技术在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产业技术跨越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链条,对生产组织、管理体制、劳动力结构与劳动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等社会各个层面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震颤和调整。应当看到,产业技术跨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经济效应的衍生效应,在产业技术跨越与其社会效应之间存在着“正反馈”相互作用机制。产业技术跨越有助于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这对于巩固民族团结,保持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产业技术跨越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生产技术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或产业质量的提高与使用寿命的延长,必然会减少单位产值的能耗、物耗等,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产生环境效益。但另一方面,在新产业技术形态上的经济扩张,势必要在能耗、物耗总量上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应当说这是经济活动而不是产业技术跨越的消极方面。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余量较大,只要一开始就注意吸纳绿色产业技术,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同时,不会引发生态与环境问题。
总之,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过程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以上只是对其中部分问题的肤浅探索,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