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作者近些年的海外市场工作经验,从设计院的性质、专业设置、图纸设计特点等不同角度简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设计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国内设计院与国际接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设计院、组织分工、设计特点、大设计、大咨询
一、国内外电力设计院的对比分析
1.设计院的性质
简单来说,国外设计院侧重以咨询、管理为主,设计为辅;中国设计院则以设计为主,咨询、管理为辅。国外设计院的工作重心在于工程的设计咨询和管理环节,设计环节次之。国外设计院的设计特点是将很大一部分设计工作分给设计和系统承包商,承包商各自完成自己范围的设计工作,设计院负责组织协调及管理各承包商之间的接口工作,以及负责整个电厂的统筹规划工作。
2.专业设置
国外多数设计院均是采用“大咨询”的概念,设计院提供从规划、初可、可研、初步设计、施工图,工地服务以及竣工图,全过程、分阶段或单项任务的咨询服务。
以美国一些较典型的咨询公司为例,一项火电厂通常有两个部门先后负责。前期工作包括编写投标文件、参与评标、直至签订合同和有关附件,即争取合同由一个部门负责;而按照合同要求,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工地服务以及竣工图等工作,即执行合同由另一个部门负责。两个部门职责不同,人员配置与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
专业设置上一般分为工艺(mechanical)、电气(Electrical)、控制(I&C)和土建(Civil)四大专业部门,每一专业部门内部还根据需要适当细分。
2.1.专业内部组织分工
国外设计院工程设计人员分为工程师和绘图员,工程师负责方案的制定、组织参加会议、起草及回复各方邮件,工程师一般不画施工图纸;绘图员则是按照工程师的要求专门绘制工程施工图纸,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也曾经面对面的与印度LII工程师谈论过。以我公司承包的某工程热工专业为例:印度LII设计院为本工程配置了3个工程师,其中一个为主设。三个工程师将整个热工工作分为三部分,各自负责一部分,主设人协调配合整个专业的工作,另外为这三个工程师配置有若干画图员;
印度Fitchner设计院接手后,其分工模式和人员配置基本上跟LII设计院差不多,他们为本工程配置了4个工程师(其中一个来自德国Fitchner总部),其中一个工程师为热工专业主设,4个工程师下面也配置有若干个画图员;
美国Sargent Lundy(S&L)设计院同样也是这种配置模式。工程师和绘图员的工作严格区分开来。
这种人员配置模式与国内设计院的专业内部人员配置和组织分工还是有较大的差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热工与工艺专业分工
国外设计院热控与工艺专业的分工对于压力、液位、差压流量测量则是以一次门为界限,一次门(包含一次门)至管道的部分由工艺专业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一次门之后的取样管路、仪表阀门及仪表由热控专业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分工界线见图1);对于温度测量,工艺专业与热控专业的分界点在温度计管座,管座(含管座)至工艺管道部分由工艺专业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管座后至仪表部分由热控专业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
2.3.国外大的设计咨询院都有丰富的国际电站的设计经验,视野开阔,
具有太阳能等各种型式电站的设计能力. 而我国设计院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常规化石燃料电厂,在新能源电站上技术相对薄弱。随着近些年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我国电力设计院的设计水平和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有些设计院也在逐渐的吸收学习新能源电站的设计技术。但我们人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国内设计院仍缺乏涉外电站设计经验,尤其对那些气候环境特殊、地理位置复杂、特殊能源电站以及组合结构复杂的电站,技术和能力仍显不足。
二、国外设计院优势
国外设计院最明显的优势就是语言和对国际标准的熟知能力。当今世界一个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语是必备的语言,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企业要想走向国际,不断的学习提高英语也是比不可少的;另外一个就是国外设计院对国际标准还是比较熟悉的,由于他们长久以来就采用IEC/ANSI/ASME等国际标准设计,因此他们对国际标准的熟悉也就见怪不怪了。我国的设计院由于缺乏国际电站的设计经验,长久以来都采用国内标准。对国外标准缺乏认知。而我国以往的标准内容规定很多与IEC/ANSI/ASME等国际标准的要求不一致,从而导致国内设计院一时难以适应国际电站的设计要求。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近几年指定的标准中已经逐步开始参考有关国际标准要求,制定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标准;此外近两年为了帮助中国企业、设计院尽快熟悉掌握国际标准的要求、找出国内外标准要求的差异,中国电力规划协会组织各大设计院编制了《中国电力设计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较研究》一书,目前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企业、设计院能够尽快的熟悉和掌握国际标准的要求,为今后能够尽快的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
三、国外设计院施工图设计特点
四、国内设计院与国际接轨的几点建议
转变思维模式。由当前“大设计”的思维模式向“大咨询”的思维模式转变,即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逐步培养国内设备厂家、系统厂家按照设计院的要求完成各自范围施工图的设计,设计院负责电厂总的规划、组织协调各个分包商的接口工作,并审查各承包商提交的图纸;
建议将设计院总体职能分成两个大的职能部门:工程咨询部和设计管理部门。工程咨询部负责工程前期争取合同,主要任务包括设计咨询、编写投标文件、前期与业主技术谈判、参与评标、直至签订合同和有关附件;设计部负责执行合同,主要包括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工地服务以及竣工图等工作。这样可使各部门职能明确、互不交叉影响,使工作更加条例清晰,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技术层面上讲将更有益于争取到工程前期合同;
尽快掌握英语及熟悉相关国际标准要求。只有这两个方面掌握了,我们才能够在与外方的谈判、沟通交流中占据主动,增加我们的实力和影响力;
学习国外设计院的先进的设计管理经验,细化现有设计,摒弃让现场做二次设计的思维,设计出来的图纸努力做到细、全、深,不需要现场任何二次设计便能够是现场人员照图施工;
五、结束语
如今中国电力企业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设计院也在为越来越多的海外电站提供咨询和设计服务,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国目前拥有众多的电力设计院,但是目前基本上还没有一家设计院打造出自己的国际品牌,被国际社会广泛地接受,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多与国际上知名电力咨询设计公司沟通、合作,取其长、补己短,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提高专业技术、管理能力,学习、掌握国际规程、规范,尽早打造出一个属于中国自己品牌,一个享誉世界的国际电力工程咨询设计公司。
参考文献
[1]孙旺林、杨旭中、宋璇坤等 《电力设计专业工程师手册-火力发电部分(电控篇)》,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1年3月 第一章 综述
作者简介
张国政,青岛鸿瑞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热控工程师。
论文作者:张国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设计院论文; 国际标准论文; 工程师论文; 国外论文; 电站论文; 专业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