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智力方向理论引领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研究报告论文,智力论文,初中语文论文,方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
1.学生找准自己发展方向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智力方向,可以少走弯路。如果你是文学型思维的人,却强迫自己花大量时间去学习理化却无多大收获,无异于浪费时间。认识到自己的智力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智力发展类型找准今后发展的方向,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促进自主发展。
2.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学生偏科现象历来存在,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力方向,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每一个可能的发展机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武杰教授提出的“二元智力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个体智力既有水平性差异,也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方向性差异。在人的智力发展方向上主要表现为文学型智力和数学型智力类型的差异,也有文数相兼思维类型的。而音乐是文学型智力与数学型智力发展方向的分水岭。[1]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目的
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二元智力方向理论”在帮助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方面的可行性。
(二)研究内容
1.研究文学型思维和数学型思维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同时验证音乐是否是两种智力发展方向的分水岭。
2.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智力发展方向的差异性。
3.尝试运用“二元智力方向理论”进行个性化教学,侧重探索偏科生、学困生和学优生的不同培养方式。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实验教师所任教的初一学生60人,初二学生62人,初三学生120人,共计242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方式对初中生进行学习评估。
2.行动研究法:运用“二元智力方向理论”指导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验证学生智力发展的方向性。
3.个案研究法:对具有明显思维偏向个体的智力方向、水平及今后发展的可能性等进行初步研究。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智力方向性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成效
胡玲老师是我校的音乐教师,在她的《我的成长发展自述》一文中,通过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反思发现,智力发展方向性对个人成长发展所起作用的重要。在胡玲老师“家庭的开心果——小学的标兵生——初中的优等生——高中的偏科生”的学习经历中,我们能感受到文学型思维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从小,由于家长的影响,她深深地喜爱文学,获得了许多作文竞赛奖状,是一个充满自信、深受老师和家长喜爱的人。高中阶段她花了大量时间去学习数理化,但总是收效甚微,为此她十分苦恼。文理分科时,她对文科的选择令她的烦恼一扫而空,一张张作文竞赛奖状又如雪片般飞来,随之而来的是重拾的自信心。胡玲老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以自己的经历证实了音乐是区分个体文学型智力与数学型智力发展方向的分水岭。
(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智力方向表现的明显程度不同,年级越高学生的智力方向性越明显
1.个案研究
课题组在对学生进行个案研究时,通过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比较发现,高年级学生的智力方向性表现更明显。
张玖欣同学小学六年级时语数外成绩相差不大,初一年级时数学成绩却明显低于语文和英语,没有一次上过80分。显而易见,张玖欣同学是文学型思维。
熊涵逊同学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语文成绩却起伏较大。上高中后,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了。从各科成绩看,考得最好的还是数学,最高考到了129,而语文最低到过97分(期末考试卷的语数外总分是150,其余均为100),英语最低到了89分。缺乏优势的语文、英语成为她高中学习之痛,她只能拿自己的强项——数理化来弥补,因此她早就明确表态,高二分科一定学理科。
以上两人的实例可见,无论是哪种智力方向,都是年级越高,智力的方向性就表现得越明显。
2.问卷调查
我校在课题研究初期,对初一60人,初二62人,初三120人,共242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中学生智力方向与学习特点》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1)遗传是影响智力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家长认为自己最擅长的记忆是文字记忆且孩子也如此的占35%~40%;家长认为自己学得最轻松的课程是语文而孩子也如此的占20%~30%;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既像父也像母的占50%以上。这表明孩子天生就具有智力发展方向,主要受遗传的影响,但小的时候表现不是很明显。
(2)环境不决定智力方向,但影响学习评价。初二年级接受调查的家长认为自己学得最轻松的课程是语文的占32.9%,而认为孩子学得最轻松的是数学的占29.5%。这与该班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孩子受其影响分不开。环境不决定智力方向,但影响学习评价。
(3)个体认识与主观努力影响学习与智力发展。50%以上的学生会制订学习计划,并能基本完成;50%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以前“要我学”,现在“我要学”;最能鞭策学生前进的是学习成绩的进步,其次是家长、老师的鼓励。初三学生无论从学习动机、学习计划、排解压力、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比初一、初二学生更成熟。他们确立了自己的智力方向后,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自身智力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通过提高对学生智力方向性的认识,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学生智力发展不仅有水平性,还有方向性。他们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观察——学生自查——明确智力方向——确立教学方向——调查反馈,实行分层教学。
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兴趣、作业等方面情况的观察,辅以学生问卷调查,帮助学生确立自己的智力方向。根据学生的智力方向,教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向,实行分层教学;学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放矢,扬长避短,有方向性地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反馈,教师再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
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的明显差异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以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和作业分层。
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所追求的课堂目标是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景,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自主协作学习、自主探究。我们的教育如果以知识获取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过程就会变得“有效但急功近利、直达目标”,也缩短了快乐体验的过程和探究的过程;而如果以能力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的节奏可能会慢一些,但却会充满快乐、充满互动、充满探究。[2]
分层教学是对学生量身定做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智力方向,通过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和作业分层,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避免了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又消化不掉的现象,学生增强了自信心,获得了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合作、交流,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针对不同学生灵活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所以,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正确对待偏科生、学因生和学优生,实行个性化教学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与发展可能。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因材施教,教育的终极取向是经由多样化的选择让每个个体得到最合适的发展。
偏科生、学困生和学优生都是智力方向发展的产物,“二元智力论”很好地解释了他们存在的原因。在智力方向上,对于偏科生和学困生,我们有了许多的关注,而对于学优生,我们则较为忽略。学优生长期处在“金字塔”尖,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得意门生,家长心中的天才宝贝,同学羡慕的对象。他们对自己要求高,在学生中影响大。而事实上,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他们也有需要解决的困难。我们应该如何根据智力方向性理论对学优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呢?下面以熊涵逊为例进行分析。
熊涵逊,班长,区优秀学生干部,品学兼优,班级工作尽心尽力,热情负责,先人后己,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体育成绩,在班上都是佼佼者,深受师生的欢迎。但是她也有她的烦恼。
熊涵逊同学是一位非常典型的数学型思维学生,这一点,得到了她本人、家长和老师的认同。在理科学习方面,她充满自信,但在文科学习方面,一般的知识掌握没有问题,一旦题目难度加大,她在这方面的欠缺便明显地表现出来。她对于演讲、音乐等都没有兴趣,让她演讲,她明明清楚主题,却总是难以文从字顺;让她唱首歌,她尽管在心里哼哼得很好,可就是唱不出口。我们按照“思想引导——确立方向——发展个性——及时鼓励”的思路对熊涵逊同学进行学习指导。
首先引导她知己,即正确认识自己。初三第一次月考,她的语文只考了68.5分,老师帮她分析,以前她的分数高,是因为题目容易,显不出水平,题目越难越显出水平。她的基础知识固然还行,可她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文采都相对薄弱。老师引导她认识自己数学型思维的特点,确立自己的学习方向,对于自己的优势科目不放手,对于相对弱势的科目不畏难,同时教授了她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希望她能够扬长补短,自信学习。此外,及时与她的家长沟通,请他们恰当认识孩子的学习状况,适时调整要求。知己帮助她正确判断自己的智力方向,培养她恰当、动态地调节自我。
然后引导她知事。学习任务的性质,教材的要求,需要怎样的知识和技能,可能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些老师都在学习前提醒她,以便她能够充分了解学习内容与要求。通过一系列引导,熊涵逊同学的心态平和了许多,学习成绩也稳定了,她的脸上常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教育过程实质上是一种体验过程,有认知的体验,也有情感的体验,真正的教育应该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求知后的愉悦,不断地激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陶醉,不断地体验挑战自我的亢奋,而正是这些愉悦感、陶醉感和亢奋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地得到升华、实现成长。倘若我们摒弃那些所谓的“统一标准”,将每一位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多样化发展可能的生命个体,并且据此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地因人、因时、因事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那么,学困生又何尝不会成为学优生,学优生又何尝不会更优秀呢?个性化教学,会使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有机”的,教育的每一个印痕都是“灵动”的。[3]
五、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关于分层教学问题。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适合开展分层教学。无论是学困生、偏科生,还是学优生,也都适合运用分层教学。然而,除了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和作业分层,还有其他的分层方式吗?
此外,尽管分层教学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大班化教学为主,分数是指挥棒。大班化教学导致分层教学很难落实到每位学生,而学生自身各异的理解接受能力,也必然使他们的收获不同。尤其是分层教学的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大考小考、期中期末考、月考联考中考等应接不暇、急功近利的环境下,分层教学如何全面铺开并收效颇丰?
2.确立智力发展的方向后,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表明,人生来就具有智力发展的方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方向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在确立了智力发展的方向后,除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