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蓉江新区潭口镇卫生院放射科 江西 赣州 341401)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参照组42例,为参照组行X射线平片影像学检查,针对研究组实施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的肠梗阻疾病检出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肠梗阻疾病检出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急性肠梗阻诊断过程中的引入运用,能够取得较好结果,相关经验适宜推广。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急性肠梗阻;诊断;应用价值;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341-01
所谓急性肠梗阻,指的是突然发生的人体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肠道组织,或者是通过过程障碍的病理现象,是消化内科临床实践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本文以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了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研究背景,将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划分为研究组43例,以及参照组42例。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介于16~74岁,平均(52.5±9.7)岁,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17~72岁,平均(52.3±9.2)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差异(P>0.05)。
1.2 检查方法
为参照组行X射线平片影像学检查,采用日本富士CR机作为检查过程中应用的主要设备,患者检查过程中选取站立式前后体位,检查过程中机器的参数设置方案为80.00kv,28.00mA,照片距离参数的设置标准为110.00cm。检查过程严格遵照临床规程开展。
针对研究组实施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选取美国GE公司的多层螺旋CT全身扫描仪作为检查过程中应用的主要设备,扫描检查过程中设备的技术参数设置方案为120.00kv,200.00mA,扫描层厚的设置标准为3.00mm,螺距参数设置标准介于1.00~1.50之间,且通常选取碘海醇物质作为检查过程中的对比剂,其使用剂量控制范围介于80.00~100.00ml之间。要在为患者实施普通强度扫描检查环节基础之上,为患者继续实施增强检查,且做好患者扫描过程中的体位检查和剂量控制工作,支持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针对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在P<0.05条件下,证实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别。
2.结果
研究组的肠梗阻疾病检出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
3.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体消化内科急腹症,其本身在各年龄阶段的患者群体中均存在发病可能性,在患者发病早期做好及时且精确地诊断检查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患者展开治疗处置过程,是解决处置患者各项临床症状,避免患者发生不良临床预后结果的重要前提条件[1]。
在具体开展针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检查诊断过程中,重点任务在于明确患者的肠梗阻疾病引致原因,肠梗阻疾病的发生部位,以及肠梗阻疾病的病情发展程度[2]。
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具体化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本身具备较为强大的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功能和图形元素处理应用功能,同时在技术层面上具备较好表现状态的时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特征,能够清晰显示人体内部较为复杂的结构横断面,在针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展开检查诊断环节过程中,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患者急性肠梗阻疾病的发病引致原因,病理组织分布位置,以及严重程度[3]。
从患者的发病引致因素角度展开分析,引致患者发生急性肠梗阻疾病的主要诱因,包含肠道组织粘连疾病因素、肠道肿瘤因素、肠套叠因素、肠扭转因素、肠道炎症病理因素,肠道疝气因素,以及肠道结石因素等多个具体方面[5]。
按照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视角加以阐释,通常可以将急性肠梗阻患者划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类型和绞窄性肠梗阻类型。单纯性肠梗阻类型患者通常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仅应用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即可获取到对临床病情的有效控制,而绞窄性肠梗阻疾病通常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和生命存续状态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亟需运用手术方法为患者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处置,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4]。
本文以分组对比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多层螺旋CT影响学扫描检查方法在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与X射线平片检查方法相对照,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肠梗阻疾病检出率水平。
4.结语
在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方法,与X射线平片影像学检查方法相对照,具备更高水平的肠梗阻疾病临床报告检出率,在提升急性肠梗阻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条件下,保障支持了患者切实获取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为急性肠梗阻患者病程持续过程中生存质量的改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新野,景惠荣,赵金,等.经鼻肠梗阻导管联合泛影葡胺治疗腹部术后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7,39(04):365-369.
[2]蔺兵虎,龚明敏,王建军,等.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急性肠梗阻肠黏膜屏障功能、细菌移位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6,24(04):643-647.
[3]王伟,丁如良,章志坚,等.术中肠道灌洗配合一期切除吻合对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实效性评价[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01):88-90.
[4]李旭彤,于海洋,曹双军,等.DSA下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并辅助结肠镜下活检在结直肠肿瘤所致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79-80.
论文作者:蓝东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肠梗阻论文; 患者论文; 过程中论文; 多层论文; 螺旋论文; 疾病论文; 肠道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