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政联公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原编者按语:
新加坡的政联公司是国营企业的一个成功典型。本文系美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济政治处提出的具权威性研究报告,相信对中国国营的改造会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新加坡特色的国营企业在当地称为“和政府有联系的企业”──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GLCs),本文中简称为“政联企业”,或“政联公司”。
政联企业是指新加坡政府拥有对投资股份的控制权的公司,一般占公司资本的1/4以上。这里不包括有半自主权的国家法定机构,诸如经济发展局、新加坡港务局及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虽然这些法定机构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也十分突出。政府通过某个控股公司,主要是谈马锡及新加坡科技集团公司等对政联企业实行有效的控股。在所有的控股公司中,淡马锡独占鏊头。
产生于时代之需
1965年,当新加坡刚取得政治独立时,国内经济中服务业占绝大多数,而制造业则相对十分薄弱。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从1961年的11.5%增长至1980年的29.1%,到1992年则占27.9%。随着英国势力的逐渐撤离,继之发生于1967年并于1971年结束的“苏伊士之东”军事冲突等等都严重损害了新加坡的转口贸易和造船业。1967年英国的消费占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的12.7%,提供了3.8%万个就业机会,占劳动人数的20%。然而,新加坡政府放弃了当时在发展经济学家中十分时髦的进口替代政策。在有极少工业保护的情况下,选择了自由贸易和开放投资的策略,以鼓励来国外的直接投资。
同时,李光耀总理领导下的新加坡政府,很早就决定在没有私人资金作后盾的战备领域中培植自己的工业。政府优先考虑保持就业率,因为当时工潮仍然是个真正的威胁。现在,新加坡的大船厂中除1家以外,其他全部都是由政府所控制的。成立政联企业的另一个政治动机则是为了保证一些主要食品的供给(面粉、食油及食糖等),也借以保持合理的市价。直至今日,新加坡的食糖仍就是由国家垄断的。
70年代时,新加坡政府就设法超越基础工业范围。这个时期的重要产物就是既十分成功而同时又有巨额盈利的国家航空业──新加坡航空公司于1972成立,后来政府出让了部分资本。另一个例子也证明新加坡攀登了高增值率的台阶,在70年代成立了新加坡技术控股公司,其前身是胜利公司,现已发展成拥有5大集团的组织,总共有50多个公司的跨行业企业。
虽然新加坡科技工业公司在初建时纯属国防工业集团的一部分,而且完全是依赖政府下达的合同为生,但就整个集团的绝大多数而言,现在重点已经转移到民用工业,并和私人企业联合起来拓展业务,主要是投入高精尖技术领域。
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对于那些私人部门已有牢固建树的领域,政府往往予以回避。于是,当地企业充斥零售业各处,而多国公司则主要占领了巨大的炼油和储油业。按其原则不和私人企业竞争,政联公司至少有7家,如新加坡炼油公司、新加坡石化生产与贸易有限公司等,敢于和跨国公司进行市场竞争。随着70年代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外国资金在新加坡政府的鼓励下,纷纷涌入电子业、电力设备、电脑及通讯设备生产等行业。政府逐渐对科研加大资本投入,目前科研费用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同时,还加强劳动者就业培训工作以吸引有关领域的投资发展,也不断扶植小型电脑公司。但并不在发展蓬勃的电子与电脑业各部门与多国公司激烈竞争。目前,多国公司在新加坡的制造业中已占有75%的份额。
经济衰退后的重建
到了80年代,政联企业的作用大增。1974年时,这类国营企业包括其子公司在内,只有180家,到1989年已增至505家,至1992年达到566家之多。由于政府对一些政联企业及其集团公司实行经营范围的精简,尤其是新加坡科技工业。虽然政府推行私有化运动,但由于政联企业的子公司不断增多,其总数到80年代反而骤增。至1990年,所有的政联公司的雇员总人数达到83700人,占全国劳动人数的5.5%,并获得92亿新元的销售额,折合美元51亿,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据政府提供的估计,这类国营企业,加上法定机构及政府的其他活动综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社会公共经济成分在当前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60%。
1985年新加坡的经济出现衰退,增长率从前一年的8.2%猛跌至1.8%。政联企业也和新加坡的许多其他企业一样受到极大的打击。政联企业涉足较深的不少工业部门,都经历了最严重的需求暴泻,一些小型的政联企业像纺织厂及造纸厂等都纷纷倒闭。多数观察家认为如果大型的半官方企业也深陷困境的话,政府则会挽救。
1985年3月,政策宣布有意对许多政联企业实行私有化,并以此减少政府在实业界的作用。官方的公共部门投资转让委员会在1987年的报告中列举了政联企业私有化的三大举措:
一、从私人经济固有领域的商业活动中撤出;
二、深化及扩展新加坡的股市;
三、减少与私人经济部门之间的竞争。
除了对包括下列几个公司──新加坡国际航空公司、新加坡发展银行、胜宝旺船厂及海皇轮船公司等在内的9家企业进一步私有化之外,该委员会还号召转让32家公司和4家法定机构的资产,其中包括新加坡电信公司、港务局、新加坡民航以及公用事业局。这样,大部分新加坡科技公司都从名单上被排除。
仅在1993年就有5家政联公司向社会上市,这里包括吉宝银行、新加坡造币厂,到1993年11月,连庞大的新加坡电信公司售股集资也达11%的资产,折合40亿新元,约25亿美元。除极个别例外,政府对政联企业实行绝对控股。投资转让委员会的建议是政府最少应控股30%。此外,新加坡不允许任何个人拥有5%以上的公司投票权,而对外国持股者的利益也有限制,作为集团最高限额则是15%。这样,私有化的政策并没有明显地降低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政府已宣布要在今后若干年内计划拍卖一些大型政联企业──百腾置地公司(房地产巨头)、莱佛士城(购物及办公大楼)以及新加坡特许工业公司和新加坡科技工业公司的部分资产,如城市发展公司。还有一些巨大的法定机构也会挂牌上市──新加坡地铁公司、港务局,以及新加坡民航局属下的机场管理经营部门。再进一步下去,政府的私有化面就会狭窄。因为据报道,余留下来的公司中不少是无盈利可言或具有特殊问题。就像各地的国防工业公司一样,新加坡科技公司下属的特许工业公司都面临困境。新加坡高科技投资公司据报道在海外的多个高技术投资项目都出了差错,损失达数以千百万的新元。
史无前例的成功
因为有政府作后盾,所以政府控股公司能够安渡经济波动起伏,这似乎无令人惊奇可言。然而,惊人的是政联企业何以有如此显赫成就。按规定没有上市的公司不必公开财务收支,私人分析家一致认为政联企业一般都有盈利。事实上,像1992年新机工程公司及1993年的新加坡电信公司等政联公司一旦公开售股,认购者往往成倍超过。电信公司及民航公司都属真正的佼佼者,分别排名1992年亚洲盈利最佳公司的第18位(6.17亿美元)及第24位(5.22亿美元)。新电的投资回报率在亚洲居第6位(19.5%),而新航则属世界上仅有的数家之一,在90年代经济动荡这时,还能不断拓展业务。1992年政联企业总计在银行积存的资金(仅以几个大型企业为例):新航22亿新币,吉宝6.66亿新币,新报业控股3.87亿新币,海峡贸易3.06亿新币,胜宝明2.5亿新币。和世界上所有其他半官方机构相比,从拉美一直到中国,新加坡的政府控股公司是个了不起的成功。
国家资本主义与市场机制结合
新加坡的基础运行完全正确。和那些社会主义国家不一样的是新加坡让市场决定价格。政府的财政盈余及强制性的储蓄体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公积金制度,这也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意味着包括政联企业在内的所有当地公司都可得到充足的低廉贷款。新加坡金融局还通过控制新元的逐步增值,而使新加坡的经济通胀率保持在低水平上。同时政府部门又相对地十分清廉,促进了办事的效率。
再者,政府强制政联公司必须严格遵循自负盈亏的原则管理企业。除新加坡汽车服务公司外(也包括公共组屋局和地铁公司之类的法定机构),政府给予政联企业的补贴则是微乎其微,甚至是分文不给。政联企业的职工聘用完全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人浮于事之类的闲职受到普遍的谴责。
新加坡政府还善于充分使用罕见的精英人材,政府的官僚机构极注重功利,拥有尖端智能人材,对人材一经物色就早早地以奖学金作鼓励使之服务于政府,这些人材的薪酬也是十分丰厚的。那些在官方部门任职的高层精英人材也为新加坡尖端公司的董事会服务,包括政联企业在内。
政府的高层公务员只向政联企业提供方向性的原则指导,但不干预公司的日常性事务。新加坡经济的建筑师之一的吴庆瑞博士曾写道:“真正的控制权掌握在企业的管理层。”这些人在新加坡往往都是技术行家,而不是金融财政分析家。掌管公司的政府官员在上层就是内阁,除非企业经营亏本,否则从不干涉企业的内部经营活动,亏本的公司经理会被解雇。也和一切其他企业一样,所有政联公司必须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后者才是这些国营企业的事实上的真正控制者,至少比政府的控制要更多或更严。
由于企业是由地道的行家在管理,决定一切的是市场经济,国民经济又是良性循环,才使这些企业得以一直盈利。至于与私人企业相比,情况又如何呢?结论肯定是要比当地私人企业好,但赶不上跨国公司的效益。1991年政联公司的平均资金盈利率为5%,跨国公司是9%,而当地私人企业只有2%。
新的使命:向区域进军,向高科技挺进
随着1994年宣布推进新加坡的海外投资,国营企业和法定机构都责无旁贷地必须带头打入亚洲的新兴市场。吉宝集团属下的远东造船还在中国和越南寻找修船业方面的投资机会。新加坡电信公司也咄咄逼人,在菲律宾、斯里兰卡及澳大利亚等国夺得多项服务合同。吉宝集团在要李光耀资政的鼓励下,正率领由18家新加坡公司组成的财团──包括吉宝的实得力置地公司、新加坡科技及裕廊环保工程等多家政联公司大力开发70平方公里的中国苏州工业园。该项目的初期阶段需投资7000至8000万美元。1993年11月吉宝也在仰动工兴建一座耗资5000万美元的宾馆,而新加坡科技集团则在缅甸首都投资兴建一家2000万美元的饭店。
人们也普遍认为政联公司和私人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现在,胜宝旺集团正和印尼及某些外国公司一起联手,大力开发卡利门岛附近的大型注油站建设,这是属于印尼廖内财团的一项投资。新加坡航空公司下的各分支机构纷纷进行新加坡或外国的军用及民用飞机及发动机的维修业务。但另外一些完全为政府服务的政联公司要实现转变就相对困难得多。新加坡政府一直极力试图让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新加坡高技术集团不再承包合同,以便把这个集团下属的投资公司及各分支推向高科技商业领域,但至今一直亏本。
存在的问题
批评家一直指责政联企业排挤当地的私人投资者。据粗略估计,公共经济部门占全部经济的60%,跨国公司占25%(在制造业方面据说跨国公司要占75%)。如果这种估计可以接受的话,新加坡私人企业也只能占剩下的15%左右。批评者声称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排挤──夺走土地、贷款和劳力(包括高级管理人材)。此外,对中小企业十分不利的还有相当高昂的公司税率(最近刚降至27%),而且对资金收益和意外揽财都不征税。分析家们说中小型企业大多数是当地私人投资者,这和跨国公司及政联机构情况就不同。
批评者还指责说政联公司能得到旁人无法得到的内部关系和信息。大使馆的一些关系户在这个问题上众说不一,有些人否认政联公司有任何特殊照顾,而另一些人则断然认为情况完全相反。虽然新加坡政府官员极力否认,但还是有一些观察家相信政联机构可以较方便地获得银行的资金信贷支持。除了政联企业的规模较大以及业绩良好外,从政府的角度而言,那种“太大了不能垮”的潜支持也不能说不会在吸引优惠的银行贷款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新加坡国营企业所取得的相对而言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会构成本区域的强劲对手,更不说一定会成为国际市场上令人生畏的竞争者。有些分析家还认为,到2007年新加坡电信公司将失去对基本服务的垄断权,在新加坡政府的帮助下,以政联企业为主导的财团正和私人企业联合起来向亚洲的新兴市场挺进。
(港《明报月刊》 柴君雄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