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论文_林春华,钟英豪

林春华1 钟英豪2

1.江门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广东江门 529000;

2.江门市人民医院呼吸科 广东江门 529000

【摘 要】目的:观察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止痛,营养神经对症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的实验组。结论:四逆散疏达肝郁,治疗诸痛;桂枝茯苓丸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四逆散;桂枝茯苓丸;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18-02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由病毒引起,民间常有“过腰蛇”、 “蛇串疮” 等称呼,而中医主要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1]。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留下后遗神经痛等后遗症,甚至终身伴随患者。本病在中医属于血瘀病范畴,本研究拟用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寻求另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良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中医康复科、皮肤科住院病人46例,诊断标准西医符合《皮肤性病学》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2],出现典型者为红斑基础上簇集性水疱,并发神经损害,神经痛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属血瘀症,血瘀络痹而成顽痛,久病多瘀,久病成瘀。

病变部位:头颈部8例,躯干30例,四肢6例,多部位混杂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3例,中药治疗组中,男15例,女8例;平均年龄(50.4±8.1)岁。对照组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51.3±8.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排除标准 ①不能配合中药治疗患者;②吞咽困难不能进食药丸者;③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脏器功能衰竭,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④精神异常者;⑤治疗期间由于不可预计意外自动退出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予抗组胺药止痒,卡马西平等药止痛,地塞米松抗病毒,退热,维生素营养神经,抗生素治疗并发细菌感染等治疗。而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基本组方:柴胡12g,赤芍10g,枳壳10g,桂枝10g,茯苓10g,丹皮10g,桃仁10g,炙甘草6g,田七6g研末分冲,全蝎6g研末分冲。气虚血瘀型可加黄芪,党参,当归;气滞血瘀型加王不留行,红花,灵仙。每日1剂,水煎后分两次服。7 d为一疗程。服药其间忌辛辣,荤腥,烟酒,劳累。

1.4疗效判定 疗效判断标准按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分为痊、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详细内容参照文献[4]报道。

1.5疼痛及焦虑程度判定 疼痛评分采用数字分级法(NRS),焦虑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1.6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5.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疼痛分级及焦虑评分用t检验,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疗效判定用卡方检验,以χ2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中药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仅3例,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达8例,总有效率仅为65.2%,两组对比χ2=6.315,P=0.032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效更优。

2.2两组疼痛及焦虑指标比较 结果见表1。NRS疼痛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的止痛效果更理想。HAMA评分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焦虑情况更明显。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带状疱疹由于卫气不足,毒邪入侵,蕴于皮肤所致[5]。而皮肤疱疹消退后,余毒未清,留滞脉络,阻滞气血,气血不通,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由此而出现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临床上见有不少方法方药,李雷[7]以疏肝散火、通络止痛为主,治疗3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取得疗效;张思为[8]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治疗疼痛显效。由此可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血瘀症,当以活血化瘀、疏肝通络为主。

本研究拟方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6例。四逆散源于《伤寒论》中:“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故四逆散现常用于少阴体虚,肝气郁滞症[9]。方中柴胡疏肝理气,升阳透热,为君药;赤芍养血敛阴,使热透而不损阴,是为臣药,佐以枳壳甘草更显疗效。更深入的研究表明,方中含有化学成分具有镇痛,镇静,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10],而西医认为带状疱疹亦与免疫功能下降相关。桂枝茯苓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症并治》[11]。方始于妇人癥块,用于行血消癥[12]。桂枝茯苓丸加味方中桂枝温经通络;赤芍活血和营;丹皮凉血散瘀;伏苓益脾除湿安神;桃仁活血散结;田七、全蝎加强化瘀通络止痛之功。本研究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其疏肝散结,活血止痛。研究中,中药治疗组23例患者有效达20例,7例痊愈,无疼痛,而水泡,皮损基本消散。气虚血瘀型患者治疗后神疲乏力,汗出气短,烦燥胸痛缓解;气滞血瘀型烦动失眠,面色晦暗,皮肤瘀结好转。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实验结果表明,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固本护正,活血散瘀,可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有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作为临床另一种治疗方剂与思路,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甜甜,刘瑛琦. 活血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0例[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1-42.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七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治疗血瘀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83.

[4]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李艳红.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22-24.

[6]荀向红. 中医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2,4:121-123.

[7]李雷.疏肝散火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9:4704-4705.

[8]张思为.芪棱汤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亚太传统医药,2011,7(7):7.

[9]申子龙,庞博,宫晴等. 《伤寒论》四逆散证析疑[J]. 中医杂志,2013,54(17):1524-1526.

[10]谢东浩,蔡宝昌,安益强等.柴胡皂苷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63-65.

[11]王瑞丽. 桂枝茯苓丸临证应用举隅[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19(4):87-96.

[12]范明明,李敬孝,张雅丽. 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演绎[J].中医药信息,2014,31(1):122-125.

论文作者:林春华,钟英豪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论文_林春华,钟英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