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田涛

浅谈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田涛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 528311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我国住宅小区环境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将传统园林的造园精髓融入到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的设计中去,探索一条更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更适合中国的景观设计的新途径。·

关键词:住宅景观;传统园林;造园理念;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住宅区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接近百姓,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对提高百姓生活的环境质量,增进百姓的身心健康最为直接。当前住宅区景观设计中推广祖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和谐、自然理念,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一个流行趋势。因此,在现代住宅区景观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传统园林艺术,如何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生态及景观设计,使居住区景观设计水平再上新台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国现状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地域性与城市文脉

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风格也对我国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国人严重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自信心,总是误认为西方高贵典雅的巴洛克景观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房地产开发商只注重“经济利益最大化”,将景观设计作为一种促进销售的手段,为了满足人们崇洋媚外的心理,将异域风格作为销售的卖点。我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先生曾说:“我们的景观设计应该尊重神,但是这里的神不是指宗教上的神,当然也包括这种神。这是人对土地、对地方的寄托,是生活的意义,是对地方的认同和归属。”

2、忽略设计的可识别性,盲目模仿,缺乏创新

目前,在国内的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当中,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景观往往缺乏新意,具有雷同之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设计师过于崇洋媚外、急功近利或者迫于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的原因。相互模仿套用设计形式,简单重复使用景观元素。促使小区毫无地域特色可言,缺乏可识别性。

3、强调视觉平面,忽视使用功能

住宅景观环境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是以天空为顶棚的户外起居空间。它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居住生活,促进了社交活动。因此,住宅景观设计必须满足居住者对空间的要求。但现在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为了前期的宣传作用没有将住宅景观的使用价值和居住意义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把景观设计作为一种“美术作品”展示,过度强化了景观的展示性与视觉形式。

4、忽视自然的融入

对景观设计师而言生态设计不是一种奢侈,而是必须,人们渴望通过庭院来实现接触自然、融入自然的过程,并希望在最贴近自己的生活空间内实现自然化的空间,所以现代住宅小区的发展应该接近自然,与自然共生共融。

二、中国传统园林理念的解读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园林艺术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它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同时也是融合其他文化艺术的场所。它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绘画、文学、建筑甚至茶酒文化的影响。他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作为世界古典园林三大体系之一的中国传统园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造园理论与实践经验。将传统园林的造园理念、布局方式、造景元素以及对意境的表达等运用的现代景观设计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传统园林艺术的真实内涵与现实意义

1.传统的中国园林艺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紧密相连的,体现了道家学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讲究“造园艺术,施法自然;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贴近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着现在愈演愈烈的环境自然灾难,更加突显它的重要性。

2.中国的传统园林按类型可大致分为:佛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在中国,古代的园林历来就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它主要服务于上层社会和宗教。传统园林艺术集文学、美学、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表现了丰富的内涵。因此,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运用到现代住宅区设计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转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现代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中,如何合理借鉴传统园林艺术理念呢?一般说来就是要发掘人具有的两种属性:自然性与社会性,使这二者特性在小区里合理的表达。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商业、服务、办公),既要体现人们的社会性(成就感、自尊心),大家都遵循着社会约定聚集在一起,这些区域的景观环境设计常常是喷泉、雕塑、地面铺装,务求张扬、明亮、欢欣鼓舞,与人的社会性相呼应;更要有自然性,尤其是“家”的自然性,体现在活动的随意性、设施的舒适性。因此,园林设计必须将居住环境当作“后花园”来考虑,坚决避免出现大广场式的景观设计。

四、中国传统园林在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虽出人工,宛自天开”思想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师法自然”是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无论是现实中的“自然”,还是人们心中的“桃花源”。东西方的园林风格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虽出人工,宛如天开”这一园林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强调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力求对自然加以提炼和抽象,在有限的空间中运用自然营造出新的景观和抒发意境,创造出诗情和画意。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时,我们一定要将“师法自然、顺应自然”作为我们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将人们的生活融入到大自然中。

2、“意境”思想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意境”是中国各种艺术形式所特有的审美范畴。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审美情趣起源于佛教的影响。佛教思想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来冥境,得玄即真。”就是说凭借人的智慧感悟到、认识到不同层次的景象。后来这种审美情趣被广泛借用到各种艺术形式中,演化出“意境”的概念。园林中所表现的意境也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风光美景的反映,而通过园林中的山水、植物、建筑等空间元素营造出精神环境,表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给人以思想感悟的环境。园林造景是人们在追求山水画意境之后,回归自然的另一种物质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追求的立体化延伸。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指出“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由此可见园林的佳否,首先在于它是否有意境的表达,是否有深厚的主题思想以及深邃的艺术构思。

3、“曲径通幽”设计手法在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受到绘画最直接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山水画理论是造园活动最原始的原理。因此园林从发展之初开始便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线条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重要的造景元素。 “曲”在中国传统园林中有着特殊的含意,它是区分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的重要标志。这“曲”与“藏”的设计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是完全受用的。当要将中国传统园林中“藏”意境感受融合到现代住宅小区中时,应该避免视线的直接通达,在景观设计中加入“分隔”的造景元素。比如小品、景墙、绿篱、丛林等,通过这些景观元素产生视觉阻挡,使得使用者不能轻易地看到景观的全貌,增强空间的层次,从而达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意境。

4、“虚实生意”设计手法现代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虚实是在中国传统园林中通用的设计手法。中国传统园林中不论是大小,不论地形的起伏,虚实的设计手法都能切实地得到体现。

虚实一对相生的概念,虚可以解释为“无”,实则是“有”。虚实的表现方式丰富多样,“藏”为虚,“露”为实;“疏”为虚,“密”为实;“浅”为虚,“深”为实。《浮生六记》中也有关于虚实的描述:园林的妙处不仅在迂回曲折,而且还表现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羲或露,或深或浅。虚实还可以通过园林中的各种景观元素表现出来:山对于水而言,山是实,水是虚;就山本身而论,凸的部分是实,凹的部分是虚;就建筑而言,粉墙是实,门窗孔洞、廊等是虚。然而虚实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所以虚实的设计手法对现代景观设计颇有影响。

结束语:

住宅小区的园林艺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大课题,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住宅景观也必定是未来中国住宅景观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与实践,其中所蕴含的悠久历史和精湛的造园技巧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研究的源泉。本文摒弃原先现代中式景观只是一味模仿传统园林形式的设计手法,从传统园林的设计内涵以及传统园林形式背后所营造的空间感受出发,结合时代精神的演变与现代人的审美变化,旨在探索出一条即具有时代精神又饱含传统韵味的现代住宅景观设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马涛.居住环境景观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9

[2]潘西.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11.11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4]孔坚.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04

[5]陈华.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山东画报出版社,2016.05

论文作者:田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  ;  ;  ;  ;  ;  ;  ;  

浅谈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田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