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银滩“221”厂2分厂军事旧址为例
陈思远
四川大学 610000
摘要: 本文以金银滩“221厂2分厂”军事旧址建筑空间的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为例,通过梳理它的历史沿革,分析保存现状和设计要点,详细论述了规划策略和具体的修复原则和设计措施,对同类型的军事旧址类建筑空间的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空间;军事旧址;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
1 历史沿革
金银滩“221”厂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是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都在这里研制成功,又得名“原子城”。早在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我们不但要有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台海危机和朝鲜战争中所受到的核威胁等一系列困难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专门成立了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决定发展核武器。经过了7年的艰苦研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至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逐渐奠定。
在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相继在“221”厂研制成功后,198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作为了撤销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2001年,作为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作为首批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文化遗产。2005年,原子城被正式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由于废弃和搬迁,“221”厂2分厂原厂区内鳞次栉比的恢弘之景已不复存在,所保留下的半覆土式军事旧址建筑变成了荒芜、空旷、破败的军事工业遗址。如今,随着青海全域旅游战略的实施和大国精神的复兴,“221”厂旧址的保护和改造又被提上日程。
2.现状与设计要点
2.1.现状
此次研究对象为核武器研制军事基地2分厂旧址,即“221”厂2分厂。整个外部环境保持草原牧场的风景特色,厂区内部占地面积800亩,共保存有45座车间用房,修建年代为1961年至1962年。建筑结构多为平顶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多为1-2层且周围有掩体护坡。由于青海为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强且风沙大自然侵蚀严重,再加上年久失修和后期改造不当,部分建筑损毁严重。建筑内部除已填埋的地下车间外,其余建筑内部均无核武器研制设备,仅保留原始桁架。景观状况上,自然景观品质低,杂乱无章缺乏维护,地面铺装均为水泥道路且破损严重。
2.2设计要点
由于“221”厂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厂区的改造前提是如何去保护。而保护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军事旧址建筑空间的保护,二是对艰苦奋斗民族精神和奋发图强时代精神的保护。建筑与精神的延续和空间与时间的整合,将221厂2分厂场所具有认同感以及对事件(核武器研制)记忆的空间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才是“221”厂得以保护和改造的文化、精神底本。建筑本身的保护可根据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8年1月出台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规划》文本执行。由于场地自身蕴含的非凡意义以及功能的调整,改造则是要更多的考虑新功能对于旧址本身的适应性和场所自身的文化价值。
3 实例研究——以“221”厂2分厂军事旧址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为例
3.1意义
让历史延续下去,因为这里承载着中国核工业起步阶段最真实的生产与生活。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221厂”曾是中国的脊梁,2分厂的保护与改造是艰苦奋斗民族精神的延续,是奋发图强时代精神的屹立,也是大国精神的复兴。
让这样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军事旧址转变功用,激发出更深层次的文化与经济价值。打造中国首个重大国防题材爱国教育主题文化旅游基地,是中国特色文、旅、教综合项目的一次全新探索。
3.2整体规划思路
3.2.1分区规划设计
整个厂区的规划设计以《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保护规划》文本为前提,设计以“不破坏原有建筑、空间内部风貌,保留厂区现有环境状况”为基本策略,通过梳理场地要素进行保护与改造。在旧址红线内部并无进行大规模的挖沙取石。考虑到场地外部的自然景观环境状况良好,因此在旧址前部加入草原帐篷酒店,这样做一是能丰富旅游体验、增加旅游时长,二是帐篷酒店这类建筑能够确保建筑的高度控制在文保文本的规定范围内。2分厂旧址则作为原厂址博物馆,包含有221广场、生产车间情景博物馆、221人物馆、核能源科技馆、环保馆等。
3.2.2体验规划设计
体验特点以“原子城加金银滩”这一不可复制的旅教资源为核心,以整合新与旧、时间与空间、工业旧址与现代技术的和谐之美为整体定位。体验主题上设计中提出了“两弹一星精神传承地”、“国防工业体验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意情景体验中心”四个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1.在场景中释放回忆,即感氛围;2.在行走中了解历史,即受教育;3.在互动中吸取文化,即博科普。手法上,打破传统纪念馆、博物馆的单一展陈形式,融入沉浸感、科技感与参与感,打造旅教合一、寓教于游的创新体验模式。
3.2.3路线规划设计
原有厂区尺度较大,且道路规划原本为工业生产、科研用途,不能满足文、旅项目游览路径的规划需要,同时根据文保文本的规范要求,内部道路不能有大的调整。因此游览路线的规划是本项目改造当中的一个难点。同时路线的规划设计与体验的规划设计又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设计上希望利用曲折道路与环线道路的布局来递进游览情绪,缩短游览路径。从草原帐篷酒店开始烘托当年核工业科研建设人员生活艰辛的氛围,到原厂址情景博物馆区感受原子弹研制过程的不易,再到最后的核能科技馆、环保馆学习科普知识。此外,地上、地下立体空间的引入,将游览路径在视觉上从明到暗再到明的变换,以增加空间层次与体验感受。
3.3保护与改造设计
目前阶段,对于金银滩“221”厂2分厂的保护与改造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由于2分厂内部部分建筑损毁严重已不具有改造的基础,在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完整的前提下,以“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将部分厂房作为历史记录进行装置化处理。
(2)在规划设计的重点建筑内部,通过整体修复和局部改造的方式,恢复原有结构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再利用全息投影、VR等现代科学技术,再造体验。
(3)景观方面,以中轴线两侧进行辐射,形成游览节点与环线。梳理场地要素,增加相应景观配套设施,在中轴线尽头打造“221”广场,突出旧址的纪念意义和震撼力,同时协调了场地内部只有单一体量建筑的局面。
思考与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西海镇“221”厂2分厂历史脉络、改造背景的梳理和探析。通过具体的设计规划实践证明,加强对军事旧址类建筑空间的保护与改造是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同类型的军事旧址类建筑空间的保护与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宇.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5
[2] 刘伯英 李匡.首钢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与改造设计[J].建筑学报.2012
[3] 金鑫 陈洋 王西京.工业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旧厂房改造利用模式研究——以西安大华纱厂改造研究为例[J].建筑学报.2011
论文作者:陈思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旧址论文; 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分厂论文; 核武器论文; 军事论文; 空间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