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时期的中国教育科学:来自社会科学报刊的统计分析_教育科学论文

变革时期的中国教育科学——来自社会科学报刊文献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分析论文,中国教育论文,社会科学论文,报刊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导言

为了明确我国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发展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客观地把握我国教育科学结构与学科内容的宏观发展趋势和当前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整体分布状况,我们对社会科学尤其是教育科学的报刊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

我们以国内大型社会科学文献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辅以国际联机检索和对其它检索工具的手工统计,获得了大量原始数据。通过对这些原始数据的分类统计、技术处理和分析,得到了一批能够定量描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科学发展的基本数据。并以国际大型文献数据库为依托,对教育科学的历史地位、内部变革,以及研究者的整体分布状况作了浅显的分析。

二、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历史方位

1.国际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方位

在现今世界最大的文献数据库UNCOVER(出版社统计,1995年数据)所收录的十二个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经济学(BUSINESS)以发文量占18.4%排名第一,历史学以16.3%排名第二,而教育学仅以6.1%排名第六。在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编制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SCI(国际联机检索数据,1972年至1996年10月)中,经济学以发文量占23.4%列第一,政治学以17.85%列第二,教育科学以9.61%列第四,这个较高的比例及排名源于SSCI数据库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和宗教等人文科学未收或收很少一部分,而由数据库ART&SEARCH(1980-1996.10数据)对未收部分做完整收录。尽管二者范围不一、年限不等,无法合并计算,但大致估算其比例与排名与数据库UNCOVER保持一致。上述两数据库中列前六名的学科发文量及所占比例与排名见表1。总的看来,教育科学文献量在国际社会科学中所占比例大致在6%左右,排名居中。教育科学的理论探讨限于较小的规模,独立性还不是很强。

2.中国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方位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我国社会科学的结构,明确教育科学在我国社会科学中所处的方位,我们以大型中文社会科学数据库《报刊资料索引》为信息源,按国家学科代码标准认可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分类,统计了1978年至1995年各学科文献量及所占比例与排名的情况(统计时删除了译文及年代不清的文献,笔者注),以此作为反映学科数量规模的主要依据。从《报刊资料索引》中获得19个一级学科的文献数据,各学科的文献量及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

从表2可见,我国社会科学的结构较国际有较大的差别,而其中尤以教育科学、社会学的一升一降最为明显。在此结构中,教育科学以12.59%的比例稳居第二名,名次较国际大大靠前,所占比例也远高于国际水平。从表2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事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丰富;教育科学的研究在整个社会科学中有一定的独立性地位,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柱之一;教育科学的发文比例已打破了国际社会科学中各分支学科的平衡,有一门独进之嫌;我国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国际平均水平偏低,而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发文比例却远高于国际水平。因此,教育科学的理论繁荣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广大的教育科学研究者无私奉献精神所致。

为更进一步观察教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我们统计了从1978年至1995年教育科学发文量及其占社会科学发文总量的百分比,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中我们可见:尽管18年中我国社会科学文献量增长迅速,但教育科学文献量仍表现出高于社科一般水平的增长态势。1989年由于“学潮”的影响,发文量有所下降,后于1990年借反弹之势,发文量达到之前的最高水平。进入90年代后,发文量更是年年增长,显示出了教育科学的理论繁荣和强劲的发展力。教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基本支柱之一,与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大体一致,但自1990年以来,教育科学的文献量在社会科学文献总量中所占比例更是居高不下,呈现出明显的冒进趋势。

三、我国教育科学的内部变革

对我国教育科学内部变革的分析,我们从结构变革与内容变革两个角度展开。教育科学结构包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四个方面;教育科学内容则指教育理论、教育史、教育管理、教学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六个方面。

1.结构变革

我国教育结构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呈极不平衡的态势。从提高全民基本素质出发,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较多,致使中小学教育发展迅速;从实用与急需的角度出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另外两级教育相比也占明显的优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国家对学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无力给予较大支持,使得它们的发展趋于平缓,直到近几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才略有起色。

通过对《报刊资料索引》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到自1980年以来各级教育研究文献的发文量,具体数据如表4所示。通过对这些具体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各级教育科学文献发文量与我国各级教育格局与发展趋势大体保持一致。中小学教育自改革开放起受到重视并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相应地这方面的研究发文量亦从1980年的971篇直线上升到1983年的7357篇,并在以后的几年里保持螺旋型上升趋势;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在职教育自1981年起步后,发展并不迅速,在对其文献量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

虽然中小学的发文量比其他各级教育发文量超出许多,但它是与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实际相吻合的。中小学教育自1978年开始进入复苏阶段,教育理论界与之密切配合,在中小学设置基本稳定后,对其研究的发文量也于1981年从1980年的971篇跃升到了2160篇,并在1983年达到7357篇,这是对中小学教育“复活”期高潮的印证。到了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又获良机,而其发文量也不甘落后,于1987年达到7133篇,这是对中小学教育“提高”期高潮的印证。从1990年开始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为中小学教育即将面临的深化改革写下了序言,教育理论界此时更是领先一步,发文量又攀高峰,于1994年达到了9679篇,这是对中小学教育“优化”期高潮即将到来的预示。

从1980年至1983年间,学前教育的研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于1983年创下了972篇的最高纪录,但在此后十年中,发展平缓且略呈低迷的态势,直到1993年才基本回升到1983年创下的纪录,却又好景不长,至1995年又落到了自1981年以来的最低谷。由此可见,学前教育研究的这种平缓态势正是我国学前教育本身发展趋于平缓的真实写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要与期望已大幅的提高,而客观实际与理论探讨都趋于“平淡”的学前教育与这种需要和期望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高等教育历来是继中小学教育之后的教育第二大户,而对其他三级教育的研究也多出自高等教育界。但在近十年,他们对其自身的研究却显得十分的贫乏。1992年以前,发文量少且毫无起色,令人难以捉摸。自1992年以后,在量上多少令人略感安慰,但却无进一步转好的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之国际水平方面还差得很远,但与其他几级教育相比,则应自感安慰了。对于如何去回报国家的投入与人民的期望,则是倍受人们关注且又习于对别人“指点江山”的研究者们,应该及时省悟自身的问题。

在职教育自80年代初得到恢复后未曾受到充分的重视,到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大步发展后,国家投入才逐年增多,它也才日益跃入人们的视野之中。对其研究的发文量虽少但令人无可指责,而且在近几年,发文量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从客观条件而言,在职教育的研究与实际发展尚属正常;但从功能而言,在职教育在我国却已落后久矣,不管是对其客观的投入还是理论研究,都还需加速前进。

2.内容变革

对教育科学的内容进行分类,在学术界尚无公认的、统一的标准,本文是基于《报刊资料索引》的细分类基础上的归类,这可能导致数据有所变化,但从分析发展趋势而言不会有大的影响。通过对《报刊资料索引》的整理、统计,我们得到教育科学六大类(教育理论、教育史、教育管理、教学法、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年份的发文量,其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由于对教育史的归类在1990年前标准不明确,故数据以1990年以后更为准确,笔者注)。

教育理论在此意指教育基本理论,其涵义甚广,包括教育概论、教育理论研究以及元教育学等。从表5可见,教育理论研究在八十年代呈微弱上升趋势;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几乎成了跳跃式的前进,90年代前几年发文量的平均值超过了八十年代年发文量的两倍。随着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思想的解放与对国外教育理论的引进日益增多,尤其是元教育学的兴盛与素质教育的讨论成为教育理论的两大热潮,使得教育理论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

教育管理包括教育法规政策、学校管理研究、教育行政研究三大板块。教育管理研究在该阶段显得尤为平静,近几年发文量保持在同一水平,只是在1994年和1995年才呈现出一点上升的势头。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与保障,尽管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在不断加强,但如教育管理水平得不到较快的提高,仅靠外部投入的增加,而缺少内部的组织与协调,是不可能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在教育理论丰富与教育实践活动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对这些新的思想与活动加以引导与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完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以弥补过去的“落伍”,迎接现在迅猛发展的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挑战。

教学法在此包括教学论与中小学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其中以中小学教学方法为主。由于参与教学法研究的人员众多(既包括教学论研究者,还包括众多的中小学教学实践工作者)且发文简短,故在数量方面,与他类教育相比占尽了优势。但就发展趋势而言,却并不乐观。八十年代大起大落时而有之,九十年代才开始保持了缓慢的上升趋势。在教学法研究的发展历程中,显现出广大中小学教育实践者的科研水平在过去十几年中基本保持原样,进步不大。面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如何加强对课堂教学法的开拓,如何更换广大中小学教学实践者的教学观念,已成为教学法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表5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思政教育的研究以1989年为界分为两段。发文量在1990年以前的基础上获得一个大的跃进(从702篇升到了1176篇)后,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面对“教育的失败”,思政教育研究者已对其加以重视并使得我国的思政教育上了一个台阶。

对家庭教育的研究一直到1994年,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后才得到重视,发文量也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教育史研究则历来保持平衡与少量。

综观几类教育研究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以下事实:教育理论文献量的增长率首当其冲,这可能就是我国教育科学“冒进”之所在。我国教育科学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各类发文量都有所增加;应用性教育学科(如教学法、教育管理、家庭教育和在职教育)除教学法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以外,教育管理、家庭教育与在职教育的研究不但在量上已落后于本身实际的发展,而且在发展速度上也远远不及;理论性教育学科(如教育理论、教育史等)在文献量与发展速度上仍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由此可见,我国对教育科学的研究,在理论与应用两方面,在量上还比较正常;但在发展速度上,却偏重于理论研究,这与其他学科的发展趋势(重应用研究)是不相吻合的。

四、教育科学研究者整体分布状况

通过对《报刊资料索引》光盘版中1978年至1995年数据的统计(统计中去除无作者、团体作者及译文,而且基本没有改动原数据库的录入错误),在这18年间,教育科学领域共有94475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173781篇论文,平均每人1.84篇,其中发表一篇文章的作者有66897人、发表两篇文章的有13818人、发表三篇文章的有5090人等等。发表1至10篇文章的人数列于表6。

科学计量学认为,科学学科尤其是经典学科的作者群体分布一般服从洛特卡定律:

Y=C/X[2],式中Y为写了X篇文章的人数占所有作者的百分比,C为常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到C=0.759,a=2.4。经检验,本学科的作者群体分布不符合洛特卡定律。

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应为总文献量的50%,其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为: N=0.749(η[,max])[1/2],其中η[,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本例中最高产作者总发文量为151篇,N取邻近最大整数为10篇。这18年间在教育科学领域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有1484人,占作者总数的8.54%;“核心作者”共发文26148篇,占总文献量的15.05%,远不及普赖斯提出的50%这一指标,这说明我国教育科学领域的“核心作者”人数太少,发文量太低。

通过群体分布分析可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者众多,但“苦耕者”与“固守者”甚少,“核心作者”的“核心”作用不明显;整个教育科学研究范围散布广而不深,还未形成统一而巩固的学术阵地。

五、结语

通过对我国教育科学结构与学科内容的宏观发展趋势和当前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整体分布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我国的教育科学在社会科学中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学术地位,且发文量与发文比例都高于国际水平,但自身的发展却并不是那么的协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育结构中,对人们需求日益迫切的学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研究还未有较明显的转入,高等教育界对自身的思考也还比较缺乏;在教育研究的内容中,研究重点侧重于教育理论的探讨,对应用性教育内容的研究,还有待加大力度;教育科学研究者的研究广而不深,尤其是核心研究者作用不明显。

由此,我们认为在以后的教育科学研究中,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注意:

(一)在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中,应更广泛地涉及我国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重视对教育实践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与分析。而且,对教育理论的探讨也应以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以帮助与指导教育实践工作者更好地工作为旨要,以促进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为目的。

(二)正视教育实践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时转变研究的重点,满足教育实践工作的新需要。如对学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研究,这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亟需对它们的发展寻求理论的指导。

(三)教育研究者居多的高等教育界,应加强对自身的反省,既要使自己的存在与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保持一致,还要调整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从而确保研究结果能对各类教育具有较为先进的理论指导意义。

(四)对教育理论研究的投入应有所增加,尤其应保证对“核心研究者”的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求的供应,对其进行一定的扶植与帮助,使其真正地起到对教育研究工作的带头作用。

标签:;  ;  ;  ;  ;  ;  ;  

改革时期的中国教育科学:来自社会科学报刊的统计分析_教育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