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城市管理观念增强文明、标准化和质量执法意识_法制论文

更新城市管理观念增强文明、标准化和质量执法意识_法制论文

更新城市管理理念 强化文明 规范 素质执法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管理论文,理念论文,意识论文,素质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行政执法人员承担着改造不良陋习、处理不法行为、优化城市环境、提升文明程度等重任,面临着执法环境比较复杂、执法相对人素质较低以及部分群众对城市管理所采取的措施不理解等矛盾。更新观念,确立民本理念,强化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素质执法意识,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水平是执法队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明执法,以文明塑造文明。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从政治文明的层面来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尊重和宽容,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权利和自由,允许各种不同的意见;从物质文明的层面来讲,就是要让老百姓富起来,过上殷实的生活,有一个优美的环境;从精神文明的层面来讲,就是要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道德风尚,提高全民的文明程度。

行政执法的目标是营造一个优美、整洁、安宁、畅通的城市环境,根本在于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最终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对城市进行综合执法,驱逐小摊小贩并不是目的,关键是通过文明执法来营造文明。

城市管理面对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各个层次的人群,他们的素质千差万别。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人。如果执法人员采取强制性手段,用不文明的手法治理不文明,其负面影响远比被治理的不文明者还要糟糕得多。相反,如果执法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发乎内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辅之以法,善意而诚恳地多一点宣传、多一点解释、多一点理解,讲清道理,教育批评,以自身的文明来影响人、教育人,相信其效果会更好。

规范执法,以规范化行为规范城市秩序。规范执法,体现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就是要做到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语言规范。

执法程序规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将过去由多个行政部门行使的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力,集中于一个机构行使,较好地避免了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的问题。具体执法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凡是可罚可不罚的违法行为,原则上不罚,对这类情节轻微的违法行为,主要是通过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自觉改正;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也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在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时,要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疏堵结合。

执法行为规范。就是执法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要按照规定要求来。比如,对行政相对人查处时,要先亮明身份,但不要在行进中出示执法证。做询问笔录要具体询问、详细记录,笔录结束时当事人签字、按指印都必须到位,决不能有遗漏。对罚没物品要详细登记,执法相对人签字认可,并轻拿轻放,妥善保管。执法过程要详细记录。

执法语言规范。一是要讲普通话,而不用方言。二是要讲文明用语,而不讲粗话、脏话。三是要讲“法语”,这对执法队员来讲是最重要的。讲“法语”,就是要把违法依据是哪一条哪一款、处罚根据是哪一条哪一款等,一一向当事人说清楚。

素质执法,以良好的素质影响和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当前,大部分行政执法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的考核录用的,总体素质是好的。但也有一些执法人员存在着说不赢、管不住、劝不走、罚不下等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是由于一些执法人员专业执法知识不精通,相关知识不熟悉,综合素质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

素质执法,说白了就是要用脑子执法,而不是疲于应付,整天和一些小摊小贩打“游击战”,看上去很忙,实际成效却不大,广大群众还不满意。改变这种状况,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动脑筋,出实招。一是要宣传先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改变“大城管”模式下的“孤军作战”现象。城市管理是创建文明城市、加快城市化步伐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二是要转变观念,强化民本意识,尽可能多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笔者从新闻媒体上多次发现暴力抗法事件,这固然有执法相对人蛮横无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也有执法人员冷淡、生硬的一面。事实上,小商、小贩处在社会最底层,属于弱势群体,他们乱摆乱卖只是轻度违法,执法时不能作为对立面来处理。而是要掌握说服式、疏导式、服务式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本领,由简单的堵截向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转变,由执法扰民向服务优先、执法为民转变。三是要冷静沉着,依法办事,妥善化解矛盾。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矛盾。遇到这种情况,执法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绝不能以居高的口吻、冷傲的态度对待他们,否则只能激化他们的情绪。特别是要慎用警力,否则,会把执法者推向群众的对立面,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化矛盾,恶化事态。实在需要动用警力,也要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标签:;  

更新城市管理观念增强文明、标准化和质量执法意识_法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