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萍萍1,辛莉2

(1潍坊市中医院 山东 潍坊 261041)

(2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 山东 潍坊 2612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房前积血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60眼)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就诊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将其中的30例(30眼)纳入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另外30例纳入观察组(30眼)联合中医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房前积血吸收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积血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挫伤性房前积血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提升患者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挫伤性前房积血;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081-01

挫伤性前房积血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眼球钝挫伤EC引起,导致了前房角血管组织损伤,发生房角水肿、渗出等[1]。传统针对房前积血疾病建议临床采用早期的手术治疗,但术中眼压变化瞬息万变,甚至会引起再出血,或者血管闭合,过早的手术治疗反而还会引起更大的损伤[2]。所以,保守药物治疗被临床作为首要的手段,常见药物有扩充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促进药物吸收及皮质类固醇等,不断扩张血管,促进血流动力学,从而能改善网膜水肿和出血等症状。但是单纯西药治疗时间过久,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并不被患者所接受。因此,本文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重要临床意义,以60例(60眼)患者为对象,整理具体的临床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60例(60眼)患者为对象,患者均就诊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将其中的30例(30眼)纳入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另外30例纳入观察组(30眼)。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8例,最小15岁,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33.05±2.60)岁;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最小15岁,最大的65岁,平均年龄(33.15±2.50)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后先进行常规治疗,注意休息,保持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给予少量的镇静剂,防止继发性出血;对于眼压升高者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1~2次/天,局部使用典必舒眼水点眼;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纯西药治疗,采用抗纤维蛋白溶解剂氨基己酸4g入液静滴,1次/日,共5日。皮质类固醇用醋酸泼尼松0.5~lmg/kg,早晨顿服1次/日,3天后减量。眼压升高者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1~2次/日;局部用典必舒眼水点眼及对症支持治疗。经局部及全身降压药物保守治疗48~72h,眼压仍高于40mmHg,或观察5~8d后前房积血无明显吸收,前房内见暗红色凝血团块者及部分患者伴角膜内皮水肿,有角膜血染征象患者及时给予前房冲洗治疗。

观察组联合给予中医汤剂治疗,早期(3d以内)出血斑鲜红,治宜凉血止血为主。方用生蒲黄汤合宁血汤加减。药物组成:生蒲黄12、仙鹤草15g、早莲草15g、当归12g、生地黄15g、白芍15g、牡丹皮12g、白茅根20g、大蓟20g、车前子10g、郁金12g、侧柏炭10g、田三七粉(冲)3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中期(3~12d)出血稳定,出血斑暗红,根据“离经之血,瘀积眼内,难于吸收,止血之时当防留瘀”的理论,治宜活血祛瘀为主,凉血止血药为辅,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10g、红花8g、当归12g、赤芍12g、生地黄12g、三七粉3g、丹参15g、川芎6g、茯苓15g、桂枝8g、泽泻12g、车前子(布包)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煎服方法:冷水浸泡30分钟(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水煎两次,沸后煎15~20分钟,水煎取200ml,分2次口服。后期(12d以上)出血基本吸收或只剩前房角少许陈旧性血块者。用活血化瘀、通络散结,佐以滋补肝肾而明目。方用杞菊地黄丸,药物成分:一次9g,一日2次。治疗过程中禁止使用其他药物,饮食忌辛辣硬食。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不同分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结果比较,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卡方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平均年龄、病程数据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房前积血吸收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房前积血吸收时间(1.72±1.55)d明显较对照组的(6.54±2.20)d缩短(t=5.857,P<0.05)。

2.2 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 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比较

3.讨论

中医认为挫伤性前房积血疾病是因为外物伤目,导致经络闭阻,血行不畅,最终引起血灌瞳神。方剂中的当归、赤芍、丹参、川芎及地龙、桃仁等都是活血化瘀、促进出血吸收的良药,枸杞子能醒神明目,菊花和杞子能通络明目。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积血吸收时间明显缩短,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祖国中医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能有效发挥药物的扩张血管的作用,丹参和川芎还能降低血黏度,防止细胞的高度聚集,从而改善微循环,达到清淤止血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安喜艳,苏九妹,高军.挫伤性前房积血214例临床分析[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6,38(2):126.

[2]马晓玲,赵伍顺,陈晓慧.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9):1004.

论文作者:刘萍萍1,辛莉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萍萍1,辛莉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