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科病人应用体会论文_李孝军

探讨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科病人应用体会论文_李孝军

李孝军

(四川省中江县人民医院呼吸科 四川 中江 618100)

【摘要】 目的:对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科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并且治疗组的SaO2、PaCO2、PaO2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雾化吸入药物疗法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雾化吸入;呼吸系统疾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079-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及胸闷等症状,其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COPD的疾病进展较缓慢,致使患者的肺功能持续下降,因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目前,雾化吸入是治疗COPD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采用雾化吸入治疗的90例COPD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发现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2.5±4.2)岁,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需进行血压、血常规、血气分析、心电图、呼吸功能及胸部CT检查,然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常规治疗方法为: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患者进行吸氧、解痉、平喘治疗,同时注意抗感染。雾化吸入方法为:选取一定规格的呼吸机,并对患者的吸入参数进行设定,给予患者口鼻面罩通气,其中氧浓度为33%~35%,呼吸频率为8~15次/min,呼气压为4cmH2O~8cmH2O,吸气压为8cmH2O~25cmH2O,注意每次吸气时间为0.8s~1.0s,1天2次,雾化吸入的疗程为1周。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或持续加重。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aO2、PaCO2、PaO2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急性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5 36 6 3 93.3

对照组45 23 10 12 73.3

注: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的SaO2、PaCO2、PaO2变化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SaO2、PaCO2、PaO2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aO2、PaCO2、PaO2变化(±s)

组别 例数SaO2(mmHg)PaCO2(mmHg)PaO2(mmHg)

治疗组45 92.53±3.23 40.34±4.23 124.21±5.12

对照组45 85.45±2.67 46.67±3.78 98.15±4.45

t11.3337.48525.770

PP<0.05P<0.05P<0.05

注:两组患者治疗后SaO2、PaCO2、PaO2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临床进展非常缓慢,病程可达数十年之久,并且病情初期不易察觉,延误治疗时期,造成气道损坏的不可逆性和手术的不可治愈性,从而死亡率较高。雾化吸入疗法是通过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雾化,进而由呼吸道吸入发挥治疗作用,其是当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能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当其与氧气吸入结合时,对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效果十分明显。

本研究显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雾化吸入时的药物雾化颗粒较小,当给予患者吸氧治疗时水蒸气并不能对氧浓度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呼吸道疲劳,降低了呼吸道阻力,从而使患者的SaO2、PaCO2、PaO2发生显著改变。

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雾化吸入药物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以COPD为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而且能改善患者的SaO2、PaCO2及PaO2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春美.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23-25.

[2]刘德义,马胜喜,刘雨婷.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4:3487-3489.

[3]鲁涛,王洁,丁红梓等.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科病人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3,(31):122-123.

论文作者:李孝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探讨雾化吸入药物在呼吸科病人应用体会论文_李孝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