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源开发论文,视觉论文,风景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分析风景区中主要的视觉影响源及其对风景环境的影响方式,建立风景资源视觉管理系统和进行视觉影响评估的基本方法和作用。对如何进行风景资源的科学管理,避免建设活动严重的视觉影响提出设想与建议。
关键词:风景旅游资源 视觉管理 视觉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千姿百态的山岳、河流、湖泊、瀑布、海岸、森林和草原,其中不乏象雄奇的黄山、清丽的桂林山水、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这样优美的风景。这些珍贵的自然风景资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自然资源,其自然美学价值集中体现在风景的优美奇异等形式美特征方面,能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也是非常珍贵的旅游资源。风景旅游资源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受到严重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如何在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又能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对它进行保护与管理。以求永续利用之目的,是很重要和有意义的。
1 风景区开发中视觉影响问题与分析
1.1 风景资源与视觉影响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加快了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但同时也给数量有限的风景旅游资源增加压力,产生了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其中以视觉影响相当严重。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完善的法规和合理的规划,一些单位急功近利,在风景名胜区内乱建乱盖、盲目开山筑路与架设索道缆车、随意增加人工景物、选择景色最优美地段建旅馆饭店、兴建高层宾馆与大型商业服务设施,对风景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例如在杭州西湖风景区内有几十个单位搞违章建筑;山东泰山岱顶只有0.6km[2]游览面积,几个单位各自扩大院落, 截断了玉皇顶去丈人峰的旅游路线;江西庐山风景区的牯岭已变成闹市区,1983年在庐山建房的单位有48个,总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乱建乱盖, 严重损害了风景区的自然和自然风貌[1]。甚至一些新开辟的风景区也遭受到影响, 例如专家指出九寨沟的原始天然风景将随着飞机的轰鸣、高楼的林立、污染的增加,逐渐减少以至完全毁灭其价值[2]。
在风景区开发之中,因开发利用与建设管理活动不当而使风景资源的视觉质量受到不利影响的现象被称为视觉影响或视觉污染,产生严重视觉污染的建设又被称为破坏性建设。
1.2 视觉影响的来源
风景资源作为开发建设的对象,其所受的视觉影响主要来自建设,管理和旅游业几方面,其中又以开发建设产生的影响最大。对风景旅游资源可能产生视觉影响主要包括:(1)兴建宾馆、饭店、招待所、 疗养院、商店等各种类型的服务性建筑物;(2)架设电缆通讯线、 修筑道路桥梁、设置路牌路标等交通通讯设施;(3)架设游览索道缆车、 开辟林中野营地、开展水上游览等游览娱乐设施;(4)设置亭、廊、 阁、塔、碑等点景、休憩或纪念性人工景物;(5)以上有关工程建设对现有植被的破坏地形的改变与破坏;(6)管理活动对植被的改变、 水体的影响,例如因森林管理需要而采取的各种类型和强度的采伐活动;(7)在风景区内开发与利用生活物质资源,例如伐木砍柴、 毁林垦荒、开山取石、围湖造田、狩猎放牧等;(8)国家或当地政府机构建设与风景区无关的一些工程项目,例如铺筑过境公路铁路、开发水力资源、开采矿藏等;(9)其他人为活动, 例如砍伐林木产生的水土流失、人为造成的森林火灾、邻近城镇工业污染等;(10)旅游业。上述的建设内容或人工活动并不是都会对风景资源产生影响,有些只有在建设过程中不顾及周围环境是否协调,不考虑形式尺度是否合宜的情况下才会产生不利的视觉影响。
1.3 视觉影响的方式
各种建设内容与活动对风景资源产生的视觉影响主要反映在空间位置、形体尺度和形式对比三大方面。空间位置和形体尺度是空间视觉结构要素,主要描述视觉影响的空间特征和结构,在风景区建设中把握不当是造成风景区中“破坏性建设”的最直接与根本性的原因。而形式对比中的形态、色彩、质感等是平面与表面要素,其对风景资源的影响比空间结构要素要小。考虑不当引起的通常只是与环境在形式上是否协调的问题,而很少对风景产生破坏性影响。
空间位置是指建设内容或管理活动处在风景空间中的位置。一般在视轴端点、视线焦点或空间视觉中心等视线容易到达的地方或者景色优美的景点、景物轮廓线上和地形制高点等位置显眼处的建设内容产生视觉影响的可能性最大。
形体尺度是指建设内容与其环境景观之间的形体体量和规模大小的关系,通常用其与环境景观间的竖向或水平向的单向比例对比关系、体量对比关系以及在环境中的空间规模来衡量。单向比例对比、体量对比和空间规模过大都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视觉影响。
形式对比是指建设内容与环境景观在形式特征间的对比或协调关系,主要包括形态、色彩与质感对比,其中形态对比方面在视觉影响中的作用较大。建设内容和管理活动在空间或轮廓等方面的形态与诸如地形轮廓或植物天际线等风景环境形态之间的关系越和谐、对比越小,其对风景的视觉影响就越小。一般形体以柔和曲折较适宜。另外还应该考虑与风景环境色彩和质感的对比关系。自然风景以兰、绿、青等偏冷色调的色彩为主,以植物、水、岩石和地面等自然景物的质感为主,建设内容与这些色彩和质感越和谐,其产生的视觉影响就越小。由于自然风景中基本不存在人工环境中所谓的“文脉”问题,只要建设内容与环境相协调就能避免产生明显的视觉影响。
2 风景资源视觉管理
在自然风景资源开发利用中遇到的各种视觉影响问题应该采用客观与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解决。这一工作需要在风景区调查的基础上对风景资源进行评估与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风景质量评价 是对风景环境视觉质量或景色优美程度的评估,有依靠实地踏查、地图和航测等手段评价的专家方法和在景色采样基础上通过一定心理实验技术测取被试审美与偏爱感受的公众评估方法[3] 。
b.视觉敏感性 反映风景的相对视觉重要性,其大小与视距、视高、视角和视频有关。视频是指单位时间或行程中风景被看的次数或人数。当某一视点的视距近、视角正、视频高,则其视觉敏感性就大[4]。
c.视觉稳定性 反映风景环境抵抗外来建设管理活动的影响,保持与恢复自身视觉特征条件的能力。视觉稳定性越高,风景忍受视觉影响的能力越强。一般地形复杂、坡面平缓稳定、土壤稳定、植被稠密、垂直层次丰富、高度较高、植被自身色彩对比较强、植被与地面色彩对比较小时,风景视觉稳定性较好[5]。
d.可视性 反映某视点条件下风景各部分的视线可达情况。其分析结果能协助了解风景环境中的可视区、视影区和不可视区,常用手工或计算机绘制[6]。
e.视觉量 是指某视线条件下景物占据视域的投影面积。在一定距离带内,视觉量值越大,视觉影响也越大。在视觉管理系统中设定视觉量限值能够很好地解决建设内容体量控制的问题[7]。
f.视觉影响评估 是指对建设内容将产生的视觉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涉及到视觉模拟、影响评估、影响阈限确定等内容。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到风景地域中建设与管理决策。
在上述风景资源评价和分析,建设内容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之上,可以建立起风景旅游资源的视觉管理系统[6](见图1)。视觉管理系统通过对风景地域的视觉质量等级区的划分、视觉管理措施的拟定以及视觉影响阈限或视觉量限值的确定,从而对风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各种建设活动的空间分布范围、建设规模与体量、设计形式特征等众多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管理、控制与指导,避免“破坏性建设”活动的发生,使风景区中的视觉影响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使风景区的视觉保护和风景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可能。
3 视觉影响评估
视觉管理等级的划分和管理目标的确立,着重从总体上控制开发和建设的规模与范围,而一项建设活动对风景环境产生多大的影响,影响严重的又是哪些方面,最终都是由视觉影响评估过程来决定的[6]。 为避免开发建设活动对风景环境产生明显的视觉影响,在这些项目设施之前应该对它可能产生的视觉影响进行评估与预测。如果风景区已建立完整的视觉管理系统,则可利用其中的视觉敏感分析、视觉质量等级划分等详细资料,但是,基于国内很多风景区缺乏相应的风景视觉管理系统的现状,视觉影响评估不能仅局限于建设内容本身,还应在现状风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建设内容影响范围内的风景环境及其观景条件,进行综合评估视觉影响(见图2)。
视觉影响评估包括现状风景环境和建设内容的调查与了解、视觉模拟、视觉影响预测和决策。
视觉模拟,首先需选择视觉模拟的采样点,建设内容对风景环境的影响与风景及观景条件有关。采样点应具有代表性,通常将影响范围内景色最佳、视觉敏感最高的一些视点或路段选作主观点或视廊进行模拟。视觉影响评估中最主要的模拟技术是合成模拟技术,该方法通过合成将拟建设内容叠加到现状风景环境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6][8]。
图1 风景资源视觉管理系统示意
图2 视觉影响评估内容与程序示意
视觉影响评估,由于建设内容对风景环境的视觉影响具有明显的形式特征,因此视觉影响评估过程中常借助专家评分的方式评估建设内容在风景空间中的位置是否显要、建设内容与风景环境的体量尺度关系是否适宜与风景环境或其要素在形态、色彩、线条和质感上的对比是否强烈。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心理调查手段了解公众、游客或相关人员对因建设而改变的风景环境的整体态度评估视觉影响。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应同时考虑专家评估和公众态度。
视觉影响阈限的确定,视觉影响阈限是风景区中控制各项建设管理活动,避免明显的视觉影响或破坏的重要指标之一。该值综合反映风景环境所能承受建设内容视觉影响的水平,包括阈限本值与修正值。修正值越大,影响阈限值越小。视觉影响本值是衡量建设内容本身视觉影响大小的量尺,基本方法有心理阈限测取和专家经验拟定两种。前者利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测定。若设m[,j]是第j个形式要素的影响值, 通过制做心理量表测定出该要素最大视觉影响值m[,j]。m[,j]是只与要素本身条件和环境条件有关的绝对量值,而与视距视角无关。同样的方法可以测定出总体影响M[,g]。后者采用专家拟定的方法确定各项视觉影响,例如专家研制的美国土地管理局视觉影响水平。视觉影响修正值是衡量建设内容环境视觉条件的量尺,主要与视觉质量、视觉稳定性、视觉变化关注程度以及风景区的知名度和等级有关。通常视觉质量高、视觉稳定性差、视觉敏感度高、风景区知名度和等级高,则建设的环境条件就较差,修正值就较大,对视觉影响控制得就较严格。值得指出的是,作者提出的影响本值与修正值只是一尝试,这些值的确定涉及到政策、心理、视觉、美学及有关的实验技术与统计等众多内容,情况比较复杂。即使在视觉影响评估工作开展得较早、较深入的一些西方国家,关于视觉影响阈限的确定也是比较粗略的。虽然国外提出了应用前景广阔的视觉量概念,但在确定视觉量阈限的分方数时仍然难以给出确切的数值[7]。 作者认为这是视觉影响评估中极关键的,但又十分薄弱的工作,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决策,如果影响评估值超过了阈限值,建设内容就需要重新设计(m≥Mg)或对影响超标的部分加以修改(m<Mg,但m[,j]≥Mj)。如果重新设计或修改有较大困难,还应在建设内容和视觉管理之间进行协调,妥善解决。
4 关于解决视觉影响问题的设想与建议
风景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在于如何摆正经济利益与环境和视觉保护的关系,做好科学规划、合理地开发、严格管理,使风景资源不因工作的失误而造成损失。
a.认真做好旅游规划与管理工作,对全国或区域性的风景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规划。不宜一发现风景资源就匆促开发,有的区位条件不好或开发条件不具备的风景资源应暂不开发,保持现状。如果强行开发,往往容易发生牺牲风景资源来吸引资金或迁就建设的现象,这种情况就很难避免产生视觉影响。对现已开发或准备开发的风景区,应解决好旅游与风景资源的关系。
b.认真做好风景区规划工作,努力控制好建设规模、安排好建设内容。在风景区总体环境容量基础之上确定规划容量,不得任意扩大风景区的建设规模。有条件的风景区还应争取将一些大型建设服务项目设置在附近的城镇。
c.认真做好风景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工作,同时建立风景视觉管理系统,对风景区进行视觉保护区划,对每个管理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一方面为风景区总体规划提供客观、详实的依据,保证规划能够布好点、控好点;另一方面作为风景区总体保护规划的一个子系统,视觉管理系统能够对风景区中今后的各种建设管理(非视觉)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避免人为活动对自然风景产生严重的视觉影响。对解决上述提到的空间位置,形体尺度等方面的视觉影响问题,将从根本上消除破坏性建设的现象。
d.严格执行风景区中建设项目的视觉影响评估程序,一些重大建设项目,包括过境的或虽在风景区范围以外,但仍在视觉外围保护圈内的境外建设项目,都应该向主管部门提交规范的视觉影响报告,经由主管部门的组织专家严格评审同意后方可施工建设。
e.在国家重要风景区内建设重大项目应向社会做广泛的调查,了解公众对建设内容的反应态度。如果有强烈普遍的反对意见,有关部门应取消建设立项。对优秀的风景不得在未经广泛听取社会反应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可能造成严重视觉影响的建设。
f.风景区管理与经营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对风景资源应负有道义上的职责。风景区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经营,风景区的开发也绝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用地开发。风景资源是国家珍贵的财富,应在保护的大前提下适度地利用与开发。管理经营者绝不能将自身局部利益的获取建立在损害国家财产与整体利益之上而盲目开发和滥用风景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优秀的风景无可复制,毁一个就少一个,因此,对待破坏者应绳之以法,严惩各种对风景资源破坏的行为。
目前,我国风景资源管理不完善,风景区中的视觉影响问题和视觉管理仍然没有受到重视。笔者认为,对待风景资源视觉影响问题,一要通过旅游规划管理、风景区总体规划等从宏观上调控;二是借鉴国际先进的风景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积极建立适合国情的视觉管理。一切的规划与管理措施的积极健全与风景资源或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有关的法规法令,依法管理,使我国风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均能顺利发展。造福于人民。
1995—04—02收稿
标签:风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