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论文_宋洪波,王学庆

(山东省新泰市中医院骨伤科 山东新泰 271200)

【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应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8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传统组,每组54例,中医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传统组给予常规手法复位治疗,观察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时,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患者痊愈,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手法复位;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131-02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肘部骨折类型之一,发病率在肘部骨折类型中占据首位,多发于10岁以下儿童。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微创方式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患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中医手法复位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为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中,以本院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在治疗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08例,男61例,女47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8±1.4)岁;左侧骨折58例,右侧骨折50例;伸直型骨折63例(其中,尺偏38例,桡偏25例),屈曲型骨折45例(其中,尺偏31例,桡偏14例);骨折Neer分型:Ⅰ型15例,Ⅱ型30例,Ⅲ型41例,Ⅳ型22例。纳入标准:(1)经X线片检查确诊;(2)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无合并伤;(3)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随机分为中医组和传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中医组给予手法复位治疗,患儿取仰卧位,患肢上臂由医护人员握住,以能完全伸直肘关节,于患儿两手腕处放置双手,并握住,拔伸牵引沿着肱骨纵轴方向进行,促使骨折重叠、旋转移位矫正。矫正之后,于患儿肘前放置另一手的手掌,向着患者远端方向放置虎口,在内上髁处用拇指按住,向桡侧推骨折远端,向着尺侧,利用其它四指拉回骨折近端,矫正尺偏。随后,从肘后,利用两指向前推尺骨鹰嘴,向后利用两手四指环抱骨折近端,此时,助手在远位牵引,促进肘关节屈曲,骨折复位时,骨擦音可被环抱的两手感觉到。复位后,保持复位状态,断端利用克氏针交叉固定。同时,给予患儿中药方剂。

传统组给予常规手法复位治疗,给予患儿局部麻醉,满意后,复位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开展,患儿患侧上臂由护理人员手握住,患儿患侧前臂、手腕由另外一名护理人员握住,半屈曲肘部,牵引操作顺势进行,以牵引为基础,护理人员将患儿肘部缓慢屈曲,角度大致70°后即可停止,随后,利用夹板常规固定,并将患儿安置在普通病房中,给予患儿观察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均随访3个月,以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判定治疗效果。利用Neer功能评分法评价患儿的肩关节功能,包含五个方面,分别为疼痛、主动活动能力、活动范围、稳定性、患者自评,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肩关节功能越好[1]。

1.4 疗效判定

显效:骨折良好愈合,基本恢复肩关节功能;有效:骨折较好愈合,但复位效果并不理想,改善肩关节功能;无效:骨折畸形愈合,或未愈合,伴有肩关节功能障碍。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中医组治疗效果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时,如果早期时未能妥善处理,会增加缺血性挛缩的发生风险,甚至在晚期出现严重后遗症,如肘外翻畸形,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的给予患者治疗[2]。西医切开复位为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骨折局部软组织、周围神经较易受到损伤,导致骨端血运受到破坏,不利于骨折愈合,同时,术后会在肘部遗留瘢痕,降低美观度,患者接受度较低[3]。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此种方法将中医治疗与传统手法复位结合起来,可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骨折快速愈合,减少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尤其适合儿童[4]。但需要注意的是,利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时,医生应准确有力且轻柔的实施手法复位,切不可使用暴力推拉,复位应尽量一次成功,同时,还需要预防肘内外翻并发症的发生,通常应从两个方面预防:(1)保证骨折复位良好,要对患者的尺偏、桡偏及内旋情况彻底的纠正,避免尺侧移位、尺倾再次发生在骨折愈合期间;(2)合理固定,固定时,应选择合理的患肢固定位,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如果为伸直型骨折,固定时,患者应保持屈曲位,若为屈曲型骨折,应保持伸直位,以提升固定效果[5]。骨折后,会损伤人体经脉,血溢脉外,导致血瘀形成,经脉受阻,造成气血不通,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因此,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期间,还应对症给予患者中药方剂,发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医手法复位治疗时,具有良好的骨折复位效果,避免了切开复位的创伤性及术后瘢痕,而且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少,可促使患者骨折部位良好愈合,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重刚,李丽清.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旋后前臂桡倾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5,31(16):103-104.

[2]徐彦钦,黄震盛,李艳莉.中医手法复位联合微创穿针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78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8(22):3361-3362.

[3]沈海,刘昕,彭玉兰等.复位架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5,8(10):1-4.

[4]李雪飞.中医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14(22):130+132.

[5]杨隆奎,刘立华.提按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8(08):536-537.

论文作者:宋洪波,王学庆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分析论文_宋洪波,王学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