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储蓄存款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_银行存款论文

近年来中国储蓄存款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_银行存款论文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论文,储蓄存款论文,效应论文,居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1989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急剧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1978 —198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1988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798亿元人民币,为1978年210.6亿元的18倍。在经过10 年的高速增长,储蓄存款余额基数已较大的情况下,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势头不减,仍然保持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的高速度,从而使储蓄存款每年的增加额急剧扩大。1978—1988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每年增加额为几百亿元,1989年开始突破千亿元,1990年增加近2000亿元,1991年增加2000多亿元,1993年增加近4000亿元,1994年增加6000多亿元,1995年增加8000多亿元。1995年储蓄存款余额29662亿元,为1978年141倍。如果以增加千亿元为一个台阶,那么1989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跳跃式地向上攀升。当然,近年来居民储蓄存款中含有一些“水份”,例如公款私存,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周转金等,夸大了本来意义的居民储蓄(居民消费后的节余)的增加额。如果挤去其中约20%的水份,居民储蓄存款就不像统计数字那么多。但是,我们还应看到有些因素缩小了居民储蓄的实际增加额,例如,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拓展,居民金融资产已呈现多样化,不但持有银行存款,还持有国债、企业债券、投资基金债券、股票及保险单等。据统计,1993年末居民手持的各种有价证券已达3800多亿元。居民消费后的节余既可以采取银行存款形式,也可以采取有价证券形式。考虑以上各因素的共同作用,本来意义上的居民储蓄额急剧增加的判断仍然是成立的,与统计数字也是大体相等的。

表一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情况

年份

总计 比上年增长绝对额 比上年增长速度

(亿元) (亿元)(%)

1984

1214.7

322.2 36.1

1985

1622.6407.9 33.6

1986

2237.6

615.0 38.1

1987

3075.0

837.4 37.4

1988

3798.0

723.0 23.6

1989

5146.9 1066.9 35.1

1990

7034.0 1887.1 36.7

1991

9110.3 2076.3 29.5

1992

11544.5 2434.2 26.7

1993

15203.5 3759.0 31.7

1994

21518.5 6315.0 41.5

1995

29662.0 8143.5 37.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4》,1994年、1995年数字来自于统计公报。

二、储蓄存款余额急剧扩大的宏观经济效应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急剧扩大对整体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积极的效应是:

1.为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所有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都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感到资金紧张,居民储蓄的高增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相对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

2.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近2年,我国住房、 医疗、教育、就业、退休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速度加快,并进展顺利,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急剧扩大对此功不可没。显而易见,在居民手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后,才能支付得起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费用、不断提高的房租乃至下岗后的生活费用等。可以说,居民手中较雄厚的储蓄存款是承受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物质基础。当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促进居民储蓄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居民储蓄的增长又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二者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我们在肯定居民储蓄存款数量急剧扩大的正效应的同时,还要看到其负效应,这就是限制了当前消费,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居民储蓄等于居民收入减去消费,储蓄增加则意味着消费的减少,近年来,居民实际消费呈萎缩态势,表现如下:

1.从国民收入使用额来看,积累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1993 年和1994年积累率分别为38%和39%,高于“洋跃进”的1978年(为36.5%),而消费率分别为62%和61%,为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点。理论界曾经把国民收入积累率30%作为警戒线,1993年与1994年已超过警戒线8—9个百分点。积累率的上升与消费率的下降意味着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产品份额增加,而用于消费的产品份额减少。

2.从消费品市场的供求状况看,1989年以前,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格局是供不应求,商品短缺,消费过旺。1990年以后,我国消费品市场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商品供应充足(除少数农副产品外)。1994年据国内贸易部调查资料表明,在634种调查商品中,84.1%的商品供过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近两年,许多消费品库存上升,销路不畅,积压严重。这里固然有生产结构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因素起作用,但也与居民消费不足,相对滞后于生产有关。如1994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 而且轻工业的增长快于重工业的增长,轻工业比上年增长19.6%,重工业比上年增长16.5%,可同期社会消费品实际销售量仅增长7.8%。〔1〕

理论界与宏观管理部门往往把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职工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货币收入增长过快,从而居民消费增长过快看成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政策选择上侧重鼓励储蓄,抑制消费。其实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即把居民货币收入的过快增长与居民实际消费增长过快划等号,实际上这两者不是一回事。居民收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部分,居民消费的增长不仅取决于货币收入的增长,还取决于储蓄的增长。显而易见,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如果把增加的收入全都用于储蓄,那么消费的增长就为零。近几年由于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不断下降,由1991年的86.13%降低到1994年的32.82%,边际储蓄倾向的不断上升,由1991年的13.87%上升到1994年的67.18%〔2〕所以居民收入的过快增长并未引起实际消费的过快增长,相反,〔2〕正如我们以上所分析的那样居民实际消费增长量萎缩态势。

表二居民边际储蓄率变化情况

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边际储蓄率% 13.8722.81 26.17 67.18

当然,我们在肯定收入过快增长并未引起消费过快增长,反而消费增长相对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呈滞后状态,但并不否认工资及居民货币收入的过快增长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工资及其它收入的过快增长,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因超出本题范围,从略)。

储蓄存款余额急剧扩大的后果之一是实质消费的相对萎缩,而消费萎缩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看,固然生产决定消费,然而消费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3〕中外的实践均证明了这一原理的正确性。就我国看,改革后的前几年通过适当降低积累率,提高消费率,80年代中期以家用电器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为重点的消费浪潮曾带动了经济的迅速增长。众所周知的日本战后的所谓三次消费革命,引起了日本经济的飞跃变化,使整个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体系发生变革,带动了整个日本经济结构的急剧变革和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偏重于储蓄,实质消费相对滞后,结果是储蓄存款增加→银行贷款增加→生产规模扩大→库存商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与短缺→压缩生产规模→工人下岗待业。当然,我们这里决不是说制约经济发展的总根源是储蓄数量的迅速增加,而只是说它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三、政策选择

为了改变居民实际消费增长相对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经济增长的状况,近期的政策选择应是鼓励与引导居民适当合理消费,消费与储蓄同时兼顾,摒弃侧重鼓励储蓄,抑制消费的做法,从而实现以消费的增长促进产品扩大销售,进而带动经济的增长。那么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1.适当降低利率。1996年5月1日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利率,这对刺激居民消费增长会起一定的作用,但对其作用程度不能估计过高。因为,第一,当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中长期消费,用于这些方面的储蓄是稳定的,不能轻易提前动用。第二,以彩电、冰箱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普及后,尚未形成普遍性的居民消费热点,居民还缺少大的可支出项目,因此,消费只能平稳增长。第三,分散在城市与乡镇的储蓄大户现有消费已达到很高水平,要实现更高的消费模式,但目前还不具备客观条件。

2.改善消费条件。从世界范围看,家用电器普及后,消费结构的升级方向无疑是提高住房水平和小轿车进入家庭。但是我国目前的消费条件制约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近年来,新建的花园别墅高等商品房数量较多,但价格昂贵,一般居民购买不起,而能为一般居民承受的微利房和福利房十分紧缺。由于城市交通的拥挤,道路条件无明显改善和住房的拥挤,轿车尚难进入家庭。所以应采取措施,改善消费条件。如多建一般居民能购买得起的商品房;政府适当加大公共工程的开支,大力加强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就业人数,从而扩大消费总量,使消费品市场库存积压的状况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又会大大改善消费条件,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带动经济增长。

3.扩大与发展消费信贷。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很不发达,范围很小,仅限于住房信贷与信用卡透支,且由于种种原因住房信贷与信用卡透支规模很小。今后应积极发展与扩大消费信贷。首先,要扩大消费信贷的种类及规模,推出适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水平的新的消费信用类型、例如空调、家用电脑、大屏幕彩电、轿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和一些旅游项目的赊销与贷款等。其次,要大力推广使用信用卡,对信用卡的透支额与条件适当放宽。

有人担心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较多的情况下,消费信用难以形成市场,既然居民将收入较多地存入银行,难道他们还会借钱消费吗?这种担心是片面的。消费信用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随着分配制度的改革及其收入差距的拉大,在居民储蓄总体水平较高的同时,储蓄的分布很不均衡,据有关部门统计,居民储蓄存款的3/4来自人数占1/5的高收入家庭。相当一部分居民家庭收入水平不高,储蓄不多,要想提前消费某些大件商品,需要借助于消费信贷。其次,目前由于家用电器类产品出现了饱和,居民新增货币收入缺少大的可使用途径。今后若能调整好生产结构和流通环节,创造消费条件,开拓新的消费领域,不但居民的货币收入会有新的使用方向,消费信贷也会出现繁荣的景象。再次,由于储蓄计息制度的改革,定期存款不到期提前支取按活期存款计息。在可利用消费信贷的条件下,储户会权衡提前取款所受利息损失与借款所付利息代价做出选择。在某些情况下,借入资金消费比提前取款更为合算,从而选择利用消费信贷。从国外的情况看,日本是著名的储蓄大国,居民人均储蓄额与储蓄率名列世界前茅,但日本的消费信用也是相当发达的,这说明高储蓄与消费信贷的利用并不矛盾。

实行鼓励人们适度合理消费,适当增大消费的比例,会不会导致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减少与社会资金积累呢?回答是否定的。生产是资金的源泉,如果居民消费不足,市场销售不畅,企业资金周转不灵,资金更趋紧张,生产规模难以扩大。而生产受阻,则难以创造更多的新价值,从而增加银行信贷资金与社会资金积累。反之,如果我们使居民收入更多地用于消费,较少转转化为储蓄,则能更充分地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使生产更快地发展,开辟更多的财源,资金问题也就可能更容易解决。所以,从解决资金问题的角度看,限制消费,鼓励储蓄,也不见得是上策,让居民把收入较多地转化为消费,从而促进生产更迅速发展,可能更为有利。

鼓励人们适度合理消费,适当增大消费比例,会不会使通货膨胀反弹呢?回答也是否定的。与以往不同,1994年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主要不是由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造成的,而是成本推动、政策调价以及政策管理手段弱化的结果。物价上涨的主要部分是粮食、肉、蛋、菜等农副产品。一般来说,人们对农副产品的消费量是稳定增长的,不会发生大起大落的变化。适当增大消费的比例,不会引起对农副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从而拉动物价上涨。增加的消费将主要投向工业消费品市场、服务领域、旅游业等,而目前我国这些领域供应充足,回旋空间较大,可以满足增长的消费需求。

注释:

〔1〕〔2〕曾康霖:《新增6千多亿储蓄意味着什么》, 《金融研究》1995年,第5期,第28页、第2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4、102页。

标签:;  ;  ;  ;  ;  ;  ;  

近年来中国储蓄存款增长的宏观经济效应_银行存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