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完成“两基”任务,这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实施“两基”的情况看,扫盲工作基础较好些,“普九”的难度则大些。其难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贫困县,二是人口大县。贫困县经济基础薄,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投入资金不足是一大难点;人口大县面临人口增长高峰期,新初中布点不足,适龄学生入学难是又一紧迫的难题。这些问题都有待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去解决。这里,我结合调研情况,就当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应着力抓好的五个方面问题谈一些意见。
关于合理布局问题。为保证“普九”规划的实施,各地在加快初中布点和撤并小学分散教学点,创办寄宿制小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项工作目前各地仍在加紧进行。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学校的布局具有很强科学性,布局不合理,既影响“普九”的进度,也影响将来教育的进一步健康、协调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有两点:(1)要实事求是地预测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确定学校布点和规模,所依据的参数只能是当地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入学的实际人口数,而不是计划生育本子上的人口数。由于客观实际存在的“黑户口”现象,许多农村地区没有户口的少年儿童数量庞大。对于他们,教育系统既不能,也无法将其拒之于学校门外。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掌握户口本上的适龄入学人口数,也要摸清“黑户口”的适龄少年儿童数。要逐村、逐乡、逐县地了解当地“全额”入学人数,调查并预测当地小学生入学后五年及100%升入初中的实际人口数。这些,光乡镇长了解还不够,教育局长和有关校长更要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其它的种种因素,比如“小县大城关”、“造福工程”等人口迁移增容状况等,都应当成为我们考虑布点的依据之一。确保全额入学是完成“普九”的先决条件,各地应以此为依据逐校规划当地中小学校每个学年、每一年段的学生规模和班级数,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提出当地中小学校整体布局方案,确保学校布点既能满足“普九”需要,又能达到学校规模效益。(2)学校布局应结合乡镇建设发展进行统筹规划。要把我们的初中、小学的学校布点和建设纳入乡镇建设规划中去统筹考虑,尤其应把初中作为乡镇建设中最具规模的群体加以规划,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对于新布点的学校,能建一校的,就不建两个学校,这里有个办学效益问题。过去我们教育部门有个说法,即1—1.2万人口的地方建一所中学,那么1.8万人口的地方怎么办呢?这就值得我们去研究。办两所学校,投入资金增大,财政负担也大;两校两个班子、两套教师队伍;乃至盖两堵围墙、两个操场、建两个厕所等等,显然是浪费资金,没有效益。建两所学校,两校都达不到效益规模和班级数;建一所学校,能满足需要,既达到效益规模,又能集中有限的财力以改善学校教学设施、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实现标准化,提高教育质量。中学应规划建在乡镇所在地,有些地方一定要建两个学校,也应尽可能建在乡镇。中学建在乡镇所在地,至少有几个好处:其一,节省教育投资,提高办学效益,特别是规模效益。其二,有利学校建设和管理,教师派出到位率高,开展教学教研交流活动规范,有利提高教学水平。其三,有利学生之间交往和对外交流,改变观念,拓展知识面,促进良好素质养成。其四,有利于乡镇的两个文明建设,乡镇有了一所设备完善、教学教育质量较高的中学,其文明度和知名度都将得到提高。只要乡镇切实把学校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窗口”来抓,其促进乡镇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关于教育规划问题目前,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规划不尽合理,校园内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相互混杂,既影响校容,又影响长远的发展。一些学校因为先期规划没做好,而不得不拆除本可以使用的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建设,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对此,各地应有搞好规划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必须明确整体规划正确方能达成合理布局,规划一步到位,学校建设效益可明显提高。各地要集中精力抓紧教育规划工作,其他建设工作宁可放慢,教育规划工作也要先行。规划搞好了,可以按照规划分期分批建设。一是校园布局规划要一步到位。地县教育部门要根据规划的整体性原则,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进行统筹规划,形成整体的思路,确保校园规划一步到位。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些学校,基建项目没有统筹规划,今天有钱上一个项目,明天有钱再建个什么,弄得学校内部到处是“歪门斜道”。教学用房、学生宿舍及其设施排列和朝向不尽科学,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布局。我们现在进行规划,就要特别在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校园布局要科学化,教学用房、实验室用房、运动场所要尽可能按设置标准建设;教师住宅应尽可能规划建在校园以外;教学区与生活区应尽可能分离,科学安排,规范合理。二是学校用地规划要一步到位。在搞好校园布局规划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高度重视学校用地的规划。规化用地,要以学校发展规模和国家规定的标准化要求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争取土地,规划好学校用地范围,如一时征地完不成,可分期征,但务必要划定红线。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教育部门的同志要以为后人负责,为教育事业长远利益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来做好这项工作。要特别注意:在规范校园建设时,都要有“留有方寸地,让与子孙学”的观念,不要以牺牲学生最大限度占有活动空间,来换取教师的部分利益(即在校内兴建教师宿舍);更不要以牺牲学校用地,来满足城市建设的部分需求。在学校周围已确实无法征地的情况下,新上的基建项目也要尽可能地往四周盖,以防止校园用地被蚕食。即使目前一些属于学校的土地仍未投入使用,也不能荒废闲置,要尽快地用起来。可以发动学生义务劳动,平整一些土地,增加学生的活动场所等。学校扩班要尽可能考虑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加层,即使新建校舍,也要努力往高层发展,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节省土地。
关于基建质量问题。学校土建工程质量问题,事关“百年大计”,必须明确规定土建质量的标准要求。不同类别的学校,土建标准应有所不同,作为窗口学校的,要按高标准来建;作为一般学校的,则可按普通标准来建。标准低决不等于质量低,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窗口学校还是普通学校,质量的要求都是一致的。归纳起来就是要做到:造价不高,设计水平高;档次不高,建筑质量高;占地不多(按规定标准),校园环境美。要确保土建项目至少15年不落后,设计要美观、大方、适用。要适合教育的特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不是追求豪华。在土建施工中每一项都要确立质量标准要求,而不是应付型的,今年建、明年修,低水平的重复和反复。施工中要抓二个环节,一方面设计、审批手续要完备,施工要有质量监督。另一方面,要按省里基建规定程序办,项目立项、审核、批准动工、验收规范有序。一旦新的设施建成后,原来的危房必须立即拆除。危房不拆除,造成事故的,当地政府领导要负主要责任,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关于投入问题。几年来,有关方面对“普九”的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为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要满足“普九”的实际需要,经费的缺口仍然很大。据测算,福建省实施“普九”工程,需投入资金50亿元,这样大的缺口,唯有通过多渠道筹措才能解决。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实施“普九”工程,光有省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要调动地、县的积极性。按照中央要求,中央、省、地、县四级政府都要设立“两基”专项资金。目前,中央和省都已设立,但仍有不少地、县没有设立这块专项资金,有的地方对“两基”的专项投入,甚至还少于省的专项补助,这不符合“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要求,客观上给“普九”造成很多困难。各地务必要做好宣传工作,使政府在考虑财政切块时,将“普九”的专项资金列为重要的一项,真正使县级政府承担起实施“两基”的主要责任。在各级财政增加投入的基础上,还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渠道筹资,还要争取华侨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办学。广东提出“储、借、贷”的思路,福建省也要利用贷款筹措资金,但贷款必须由政府出面,不能要求学校去贷。其次,投资体制的改革要抓紧进行。目前,省对各地的投入基本上是沿袭过去的补助办法,这种补助方式曾经在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不利的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容易滋长地方政府“等、靠、要”的思想。因此,今后要逐步改补助为奖励,即地方政府先增加投入,省再根据各地投入情况进行奖励,地市财政投入得多,省也相应多奖励。各地、市对县,县对乡镇也应当相应进行这一改革,把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争先为教育增加投入的新局面。在当前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各地要尽可能加大基建投入,在基建项目的安排上,要做到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比如,省里的分步实施方案是先国家级贫困县,再省级贫困县,后其它县。各地也有个计划性的问题,要区别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在资金的使用上,要确保集中使用,保证重点工程建设所需,要集中财力、物力去解决“普九”工程中最突出的难点,并确保资金投入,提高项目效益。资金投向要讲求“投入产出”效益,切忌把项目摊子铺得太大,面面俱到,反而什么也干不成。要舍得丢掉一些项目,才能有得有失。只能建成一个项目就不要铺成10个项目,否则都完不成。
关于效益问题。投入与效益是紧密联系的,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讲究效益,意义尤其重大。要讲究规模效益,没有一定的规模,办学的效益难以提高。在广大农村,目前还有不少的分散教学点,规模很小,效益很低。这几年各地都在做拆并和创办寄宿制学校的工作,但情况复杂,矛盾很多,难以加快步伐。究竟怎样加大力度,方式方法上可以探讨,但无论如何是必须要抓紧的。当然,讲规模不是无限制地扩大,规模超负荷容易造成牺牲学生应有的教学质量。这有一个需要把握度的问题,这个度就是基本的办学规模要求。各地要以此为原则,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要求。规模严重失调的地方,要调整结构布局,对规模小的适当拆并,规模大的适当增加布点,或重新划分招生区域,从而提高规模效益。在结构布局的调整上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农民志愿;二是要积极引导;三要以更高的标准去吸引。要讲求速度效益,一旦建设项目确定,就要争时间,抢速度,以超常规的办法组织建设。该集中财力,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去集中资金,确保资金提早到位。此外,项目基建进度加快,可节约资金,避免原料涨价。在基建立项的同时要统筹规划使用教学用房、实验室等,要先充分考虑资源共享及设施多功能用途,然后再确定土建项目建多少、怎么建,建成后管理要跟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综合效益,教学设施的使用率极高,他们况且如此,我们穷国办大教育更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