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论文_陈静雯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江苏南通 226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临床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8-0216-01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觉神经性耳聋,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可达75%以上[1]。临床以眩晕、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一周内就诊效果较佳。但因发病突然,患者易情绪波动,出现抑郁焦虑心理,进而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所以采取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了相应护理,报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4.26±12.12)岁;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3.78±12.4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突发性耳聋相关知识,告知各种检查的目的及方法,介绍病房环境及入院常规事项。

观察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心理护理主要包括: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人情况后,做好心理评估。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与患者积极沟通。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每周固定时间由护士长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群体教育。并结合不同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等进行个体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用或少用手机接听电话,不在高分贝的场所工作。指导患者要定期复查。

1.3 疗效判定与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3]:0.25~4kHZ各频率听域恢复至病前水平判定为痊愈;0.25~4kHZ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到30dB以上判定为显效;0.25~4kHZ各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判定为有效;0.25~4kHZ各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判定为无效。

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负性情绪。总分越高,焦虑或抑郁状态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

3.讨论

当人情绪波动较大如:愤怒、激动时,人体中的植物神经调节会出现异常,诱发听神经营养障碍,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出现[4]。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重要。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在治疗中的负性情绪,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保证。而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80.95%显著高于对照组57.14%(P<0.05)。表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此外,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良好。综上所述,突发性耳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雪梅.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339-340.

[2]邓燕姬,黄赛戊.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02):54-55.

[3]代林林,马肖男,冯立明,李慧,丛珊,陶彦清,曲学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1):6142-6144.

[4]陈波,唐红玲.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751-753.

论文作者:陈静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论文_陈静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