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数学的灵魂论文_黄芳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数学的灵魂论文_黄芳

四川省宜宾东辰学校 644003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文从激发学生“想问”、鼓励学生“敢问”、引导学生“善问”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在教学中让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几种做法:要学会巧设悬念;设置有一定层次、排列有序的问题情境,形成问题链扣;充分民主,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观察,善于联想,鼓励猜测。

关键词:学生问题意识 想问 设疑 敢问 课堂氛围 善问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教育家布鲁姆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随着课改模式的探究,很多教师也尝试着在课上让学生提问题。但学生们往往感到十分的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为此,在教学中,可以在教学中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提出。

一、激发学生“想问”

问题是矛盾,问题是动力。只有“疑”才会问,只有“问”才有思。数学问题的产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情境。因此,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问”的欲望。

首先,课堂中要学会巧设悬念,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孕育提问意识。如:教学完《质量单位》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的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教师却故意设问:“联系生活实际,同学们还会有什么想法?”于是,有同学纷纷提问说:“我和妈妈买菜时说的斤、两,又是怎样规定的呢?”、“为什么课本上没有说?”等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其次,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性。设置有一定层次、排列有序的问题情境,形成问题链扣,有一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 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写》时,我先写了几个学生已会读的数“2078、500、2008”,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读出来,脸上无不洋溢着自信和喜悦。这时,我出现了书上情景图中的数字:170000、5920588、328000、12104493,这些数怎么读呢?许多孩子一脸疑惑,有的跃跃欲试,结果读得都不同。在思维的碰撞下,孩子们便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数字太长,我不知道怎么办了? 从哪个地方开始读呢? 除了个、十、百、千,另外的数字也有名称吗?数字中间的零怎样读呢?……”,学生的思维真是如此广阔,这些问题不就是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所在吗?学生的思维已向课题目标层层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生迫切主动解决问题的强大动力,还何愁他们学不好呢?

二、鼓励学生“敢问”

要学生提问,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胆量。教学上的充分民主,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学生想错、说错,对于说错的学生不可“一棍子打死”,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一个个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自主提出问题的学习行为。

可见,只有当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时,教师才知道学生“疑”在哪里,“惑”于何处。才能对所教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和调整。反之,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一些发自内心却又异想天开的问题,看作是旁门左道,是“有意捣乱”采取压制的方法,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会大大降低,甚至被扼杀,成为真正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发扬民主意识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是开启思维之门器官的钥匙。

三、引导学生“善问”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要想使学生形成质疑的习惯,教师就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质疑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能提出有广度、有深度的问题的方法。

1.预习自学中质疑。“预习是自求了解的过程。”在学生掌握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对新知进行充分预习的情况下,就要求学生针对内容提问。开始时,教师要“强制”,每个学生都要质疑。最初,可以从不易理解的、不明白的知识开始质疑。例如:在上《相交与垂直》一课时,先让学生看书,勾划重点内容,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会提出了许多问题:垂直和相交有何不同?什么是垂足?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如何画相交线和垂直线?此时,教师要对质疑有意义的学生,加以表扬,以形成榜样。长此下去,学生的质疑能力自会提高。

2.从课题发问。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看到课题便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对称图形?轴是什么意思?轴对称图形是什么样的图形?等等。有了这些问题,学生在整节课的学习中便有了方向和重点,学生的思维也会围绕着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3.鼓励猜测。猜测提问,顾名思义就是凭借自己的想象、估计,推测出来的问题。这种猜测并不是漫无边际的瞎猜,而是要根据数学的特点和规律来猜测。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认知发展规律,针对性地设计具有知识过渡性的铺垫,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结构上创造性地猜测出问题。

总之,学而有疑,疑而生思,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发表独立见解,标新立异,“异想天开”,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拓展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论文作者:黄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总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数学的灵魂论文_黄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