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工程地质分析论文_李伟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工程地质分析论文_李伟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300222

摘要: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迅速,各种工程项目迅速发展起来。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个服务行业的要求也逐步增高,比如住房、建筑、矿产、石油等,而这一切要想得到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基础性行业,即岩土工程勘察,因为我国占地面积极广,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对各个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得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城市中各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性能、项目投入和建设期限。为此,加强对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地质勘察工作就显得相当有必要了,下文将对此做简要分析,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水文地质

1 引言

勘察设计是岩土工程实际施工的重要前提,而水文地质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性内容,也是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的环境要素,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考虑到水文地质对岩土体特征的影响,为避免因地下水而危害到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明确水文地质与岩土工程之间的紧密联系,重视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稳定性的影响,深入研究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准确量测各含水层的水位,提升水文地质的勘察质量,优化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体系,对提高岩土工程效益性具有积极作用。

2 岩土工程与水文地质的关系

2.1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水文地质问题是影响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基础工程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个环境要素。地下水是构成岩土体的重要部分,对岩土工程稳定性与耐久性的影响

较大。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所涉及的水文地质问题被忽视,直接影响到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地下水位升降变化与地下水动水压力是导致地下水引起诸多岩土工程危害的重要原因,对岩土体的工程特性具有直接影响,也是造成岩土体特征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是造成地下水位变化的诸多因素之一,而当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幅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将会对岩土工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含水层结构变化、施工方法及气温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容易造成地下潜水位上升并引起各种岩土工程危害,如土壤盐渍化与岩土体崩塌及建筑物遭受严重腐蚀等,导致岩土体结构被破坏且强度降低,岩土与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性增强,引起粉细砂与粉土饱和液化等现象[1],进而影响到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同时,地下水的大幅下降与地下水频繁升降也容易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因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大幅度下降,容易造成水质恶化与地面塌陷等问题;而过度频繁的地下水位升降,容易加大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导致土层土质因胶结物的流失而变得松软,降低土层承载力,进而对建筑物稳定性与人类的居住环境造成威胁。

2.2 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勘察设计是岩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对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的不全面及结果的不准确,容易造成工程基础下沉与建筑物开裂等质量事故,影响岩土工程的效益性,这也体现出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虑到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具体需求,在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应当注重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与建筑物的作用与影响,全方位评价工程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优化岩土工程设计,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危害进行科学预防,防止岩土工程建设中因地下水而造成工程基础的下沉与建筑物的开裂,以保证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工程勘察应当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充分考虑到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与危害,深入研究地下水活动对膨胀土与软质岩石等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膨胀与软化等作用,准确计算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2],全面评价不同条件下岩土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以提升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

3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中应当重视的水文地质问题

3.1合理区分潜水与上层滞水

水文地质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上层滞水与潜水的区分,对岩土工程的实际设计与施工具有直接影响。潜水与上层滞水在所处地层与形成条件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合理区分潜水与上层滞水非常重要。潜水与上层滞水所处的地层分别是饱水带与包气带,分别形成于饱水带的稳定隔水层以上与包气带的局部隔水层,这也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应当重视的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依据规定的评价标准,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层性质进行科学鉴别,合理区分潜水与上层滞水:只存在包气带时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与潜水都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当整个地层都是饱水带且局部隔水层以下也是饱水时为潜水[3]。深入分析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3.2 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要求

考虑到岩土工程高质量设计与施工的需要,以及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实际建设的影响,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各项工作,包括资料搜集与水文地质勘察,将自然地理条件与地质环境条件和地下水位情况、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水位变化幅度与埋藏条件等诸多方面纳入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明确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提升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可靠性,确定工程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力支撑。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需准确评价工程所属区域的气象水文特征、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条件,明确工程所在地域的地貌特征与地形特点及气候条件,包括地貌侵蚀、堆积情况及水系情况。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需全面评价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与新构造运动及地层岩性等内容,明确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作用与影响,场地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与渗流状态的影响,全面搜集工程所属区域近 2~5年最高地下水位及水位变化趋势、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地下水类型与流向及埋藏条件等相关资料,准确判定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全面了解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对地下水位的影响,以现场试验测定的方式对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准确测量,以保证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整体质量。

3.3 分层量测各含水层水位

考虑到地下水对岩土体的特征及其工程特性的影响,以及水文地质勘察对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影响,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中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合理区分潜水与上层滞水,测定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地下水类型及水位,严格按照上层滞水与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等不同类型地下水的鉴别标准,对各含水层的地下水类型进行科学评价,深入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分层量测各含水层的水位,为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在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中以 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

版)为依据,通过取样试验去判断工程场地附近的土与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科学选择土样与水样,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采取必要的止水措施为潜水与承压水水位的分层测量提供保障[4],切实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审图中有关各含水层水位的数据不准确问题,准确评价基坑底部的抗突涌稳定性,确保岩土工程的建设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4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作为所有工程项目建设的前置性工作,需要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面对任何突变地质情况,都能够做出最完善的判断,但是显然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发展还是远远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但是随着我国国家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地质勘察工作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广.浅析水文地质岩土工程中的勘察设计和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2):1216.

[2]魏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3):234-235.

[3]汤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8):808.

[4]李鹏涛,袁坤鹏,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3593.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工程地质分析论文_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