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麻醉在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分析论文_陶守君1,李庆华2,陈苑2,金芊芊2,王丽华2,雷

DOI:10.7504/nk2016010203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麻醉在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持续静脉镇痛,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之下进行股神经置管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给予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以后8h、12h、24h、48h活动的时候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以后0-48h的PCA泵次数和帕瑞昔布钠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之下股神经置管麻醉,可以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神经置管麻醉;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

现如今,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采取TKA(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每年呈现递增趋势。然而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以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明显疼痛,所以,对患者手术以后的康复训练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全膝关节置换术以后的疼痛治疗非常关键[1]。本文笔者选取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一共有82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一共有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当中,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在63-80岁,平均为72.4±3.5岁;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在64-82岁,平均为73.5±4.1岁。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方法

1.2.1 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在手术以后意识尚没有清醒的时候,将患肢放置在外展外旋体位,采取超声引导系统,将10赫兹探头涂抹在耦合剂以后,置入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厘米部位,选择使用16G静脉留置套管针,沿着探头外侧边缘与皮肤之间呈现30度进针,进针期间一直保持在超声束平面当中,在超声引导之下能够看见针尖一直到骨神经部位,将针芯缓慢退出,置入硬膜外导管2厘米;将套管针给予退出,同时给予有效固定,以及连接PCA泵给予有效镇痛[2]。

1.2.2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在其意识清醒的时候拔出导管连接静脉采取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锁定15分钟,持续输注时间48小时。如果镇痛效果不理想,则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进行镇痛。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以后4h、8h、12h、24h以及48h静息以及活动的时候VAS评分;手术以后0-12、13-24、25-48h采取PCA泵次数以及帕瑞昔布钠总量,同时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记录和对比[3]。

1.4 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以后各个时间点静息和活动时候的VAS评分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以后8h、12h、24h、48h活动的时候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以后各个时间点静息和活动时候的VAS评分情况对比()

注:和对照组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以后各个时间点采取PCA泵次数和帕瑞昔布钠总量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以后0-48h的PCA泵次数和帕瑞昔布钠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注:和对照组对比,*P<0.05。

3讨论

现如今,对老年骨关节疾病的最终方法就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然而因为创伤相对比较大,容易造成手术以后出现剧烈疼痛,进而对其功能训练带来较大影响。传统采取的PCA对其双下肢活动带来较大影响,所以,目前大部分采取静注镇痛,可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所以,应该逐渐找寻新的镇痛方式[4]。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5],全膝关节置换术以后患者的疼痛大多数是由于股四头肌痉挛所造成的,然而膝关节大部分是由神经进行支配,股神经阻滞对临床手术以后的镇痛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6],在超导引导之下进行置管麻醉,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以及创伤较小等相关优点,进而使全膝关节置换术以后患者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7],超声引导之下进行股神经置管麻醉属于一种全新的技术,因为超声显像具有可视化,能够清晰的看见神经组织以及穿刺针,同时正确置入导管一直到股神经边缘,进而起到良好的阻滞效果,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基层医院当中[8]。本文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以后8h、12h、24h、48h活动的时候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以后0-48h的PCA泵次数和帕瑞昔布钠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之下股神经置管麻醉,可以取得显著的麻醉效果,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高升焘,孙爱娟,张鹏,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连续股神经 阻滞镇痛和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1):54-58.

[2] 廖晖,李光辉,万里,等.连续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早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0):614-617.

[3] Wylde V, Bruce J, Besuick A, et al. The assessment of 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 after knee replacement:a systematic review[J].Arthritis Care Res (Hoboken). 2013,65(11):1795-1803.

[4] 王爱忠,谢红,江伟.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阻滞和深静脉穿刺置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3-14.

[5] 贾东林,郭向阳.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4):245-248.

[6] 汪涛,何开华.全膝关节置换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超声引导下的进针技术与穿刺针选择[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3):2005.

[7] Smet I, Vlaminck E, Vercauteren 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atient-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after orthopaedic surgery with sufentanil and ropivacaine 0. 165% or levobupivacaine 0. 125%[J].Br.J Anaesth, 2012,100 (1) :99-103.

[8] 单海华,朱常花,谢红,等.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8):739-741.

论文作者:陶守君1,李庆华2,陈苑2,金芊芊2,王丽华2,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置管麻醉在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分析论文_陶守君1,李庆华2,陈苑2,金芊芊2,王丽华2,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