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分析

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分析

一、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1](2021)在《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文中研究表明淋巴瘤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中国新发霍奇金淋巴瘤6 829例, 死亡2 807例;新发非霍奇金淋巴瘤92 834例, 死亡54 351例。淋巴瘤病理类型复杂, 异质性强, 治疗原则各有不同。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淋巴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 淋巴瘤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结果, 患者生存得到了改善。为了及时反映国内外淋巴瘤治疗领域的进展, 进一步提高中国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水平,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

陈雅琪[2](2021)在《口腔鳞癌累及上颌骨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比较对于口腔上颌鳞癌累及上颌骨的病例行传统的根治性切除和改良后的功能性切除两种手术处理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收集口腔鳞癌累及上颌骨患者的病理标本制作连续大切片,通过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肿瘤在颌骨内的形态,观察分析口腔鳞癌侵犯上颌骨的方式。材料和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20年8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上颌鳞癌病变侵入上颌窦但未累及眶底的病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3例,其中12例行上颌骨全部切除术,记为上颌骨根治性切除组(Radical Maxillectomy,RM);21例于肿瘤周界1-1.5cm范围的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记为上颌骨功能性切除组(Conservative Maxillectomy,CM)。采用Stata 13.0统计软件对接受2种手术方式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进行生存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无病生存期(DF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法)计算,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DFS和DSS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同时收集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癌累及上颌骨患者的病理标本,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后制作连续大切片,行HE染色,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肿瘤病理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分析口腔鳞癌侵犯上颌骨的方式。结果:上颌骨功能性切除组(CM)3年DFS为78.39%,上颌骨根治性切除组(RM)3年DFS为57.14%,2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42);上颌骨功能性切除组(CM)的5年DFS为48.99%,上颌骨根治性切除组(RM)的5年DFS为44.44%,2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42)。上颌骨功能性切除组(CM)3年DSS为84.00%,上颌骨根治性切除组(RM)为57.14%,2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96);上颌骨功能性切除组(CM)5年DSS为58.15%,上颌骨根治性切除组(RM)为57.14%,2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96)。利用3D-DOCTOR 4.0软件对临床病理标本的连续大切片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发现口腔鳞癌在上颌骨内的侵犯过程是渐进的,肿瘤突破上颌窦底后在上颌窦内呈膨胀性生长,远端窦内黏膜未见肿瘤跳跃性转移。结论:基于本研究有限的研究对象,对侵入上颌窦但未累及眶底的病例施行上颌骨功能性切除(在肿瘤周界1-1.5cm范围的正常组织内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李丹[3](2021)在《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及其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发病情况及病理类型特点,分析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为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患者早期预测和规范化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红十字医院近6年(2015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肿瘤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共纳入患者526例,进行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收集,按照肿瘤病理类型分为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对各病理类型及两组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在526例患者中,男性345例(65.6%),女性181例(34.4%),肿瘤发病年龄范围为2-85岁,中位年龄为50.0岁。汉族349例(66.3%)、藏族88例(16.7%)、回族67例(12.7%),蒙古族15例(2.9%)、土族7例(1.3%)。良性肿瘤组349例(66.3%),其中内翻性乳头状瘤176例(50.4%)、血管瘤113例(32.4%)、骨瘤17例(4.9%)、纤维瘤16例(2.6%)、多形性腺瘤7例(2.0%),其他病理类型肿瘤20例(5.7%)。恶性肿瘤组177例(33.7%),其中鳞状细胞癌61例(34.5%),淋巴瘤41例(23.2%),恶性黑色素瘤32例(18.1%)、腺样囊腺癌19例(10.7%)及嗅神经母细胞瘤6例(3.4%),其他病理类型肿瘤18例(10.2%)。2.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间鼻部手术史、鼻出血、面部麻木、眼球胀痛、吸烟史、居住地海拔及年龄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鼻腔鼻窦恶性患者的危险因素:鼻出血、面部麻木症状、吸烟史、居住地海拔、年龄(P<0.05)。结论:1.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类型种类多样且复杂,内翻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瘤分别位于良、恶性肿瘤的首位;2.年龄较大的患者更易患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吸烟也会增加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病风险。

叶士露[4](2021)在《内镜时代上颌骨掀翻入路适应证再探讨》文中指出目的Hernandez开创了通过上颌骨临时外翻进入上颌骨后、翼骨、筛窦、蝶窦、斜坡、鼻咽部的经面入路的方式,从而命名为上颌掀翻入路。1991年,Wei等人首次报道采用上颌掀翻入路切除颞下窝(Infratemporal Fossa,ITF)、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鼻咽、蝶窦的肿瘤。后来该入路被国内外学者用来治疗颅底内外沟通的肿瘤,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在一些特定肿瘤的切除上,广泛应用的内镜技术有逐步代替上颌骨掀翻入路的趋势,并且有创伤更小、无面部疤痕等优点,更让患者容易接受。但是内镜也有其局限性,一些特定的肿瘤经上颌骨掀翻入路去切除更加合适。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少,我们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上颌骨掀翻手术的病例资料,在内镜时代探讨上颌骨掀翻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方法收集2006年1月到2019年1月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及头颈外科接受经上颌骨掀翻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数50例。以翼突的根部做平行于大脑镰的矢状面,将颅底分隔为中线区和外侧区,根据肿瘤的性质与特征,以及手术后取得的效果,探讨上颌骨掀翻入路的适应证以及其相比于内镜手术的优势。我们将良恶性肿瘤分开,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因素以及常规经验认为会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 survival,PFS)和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模型法。结果病例总数50例,男性患者的发病率((28例,56%))稍高于女性(22例,44%)。23(46%)例复发患者。诊断该疾病时的平均年龄为45.8岁(范围12-67岁)。术前出现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为12.5个月(范围0.5-72个月)。最常见的症状、主诉和体征包括头痛(8例,16.0%)、眼外肌运动的麻痹(8例,16.0%)、鼻腔狭窄、阻塞(6例,12.0%)、面部麻木、疼痛(5例,10.0%)、鼻出血或渗液(4例,8.0%)、视力减退(3例,6.0%)、眼球突出(2例,4.0%)、面部出现畸形肿块(2例,4.0%)和吞咽困难(1例,2.0%)。肿瘤主体位于外侧区的26例,中线区的12例,跨区生长的12例。3例患者术前接受了化疗,有16例患者术前接受了放疗。所有病例均经上颌骨掀翻入路或颅面联合方式切除肿瘤。45例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并且其中恶性送检切缘的均达到阴性切缘。整块切除的18例。恶性肿瘤34例(68.0%),其中最常见包括鳞状细胞癌(6例,占比12.0%),脊索瘤(6例,占比12.0%),腺样囊性癌(4例,占比8.0%),腺癌(3例,占比6.0%)、恶性神经鞘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MPNSTs)(WHOⅢ)(3例,占比6.0%)。良性肿瘤16例(32.0%),神经鞘瘤有10例,占比20.0%,脑膜瘤3例,占比6.0%,垂体瘤1例,占比2.0%,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占比2.0%,单纯性囊肿1例,占比2.0%。术后出现1例脑膜炎相关的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即有术侧面部浅感觉轻度减退,有8例出现了永久性的面部麻木/疼痛,1例永久性单侧视野缺损。5例腭漏,5例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漏,3例鼻出血以及1例脑积水,经过腭咽阻塞器、康复及腰大池引流等治疗,多数得到了恢复。有1例CSF漏病例,再次接受颅底修补术后得到改善。另有3例牙齿对合不齐,症状较轻,不影响正常生活。随访人数48例,2例出院后即失访,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6-177个月)。所有患者中位PFS 44个月(6-117个月),OS 47个月(范围,6-177)。其中恶性肿瘤患者2年生存率84.0%,5年生存率44.2%。总体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72.5%,5年无进展生存率56.9%。生存分析,良性肿瘤无与PFS相关的因素,恶性肿瘤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是否整块切除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中仍有意义(P=0.021,HR 4.445,95%CI 1.252-15.784)。结论内镜时代,上颌骨掀翻入路的手术适应证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瘤体巨大,累及多个颅底区域者;钙化、纤维化明显、复发肿瘤,内镜手术切除困难者;血供丰富、包膜完整但有望完整切除者;瘤体巨大、有望根治性切除的低度恶性肿瘤。

杨慧枝[5](2021)在《61例颌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颌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疾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初诊并经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证实的颌骨恶性肿瘤病例共61例。根据组织来源的不同,将全组病例分为牙源性肿瘤(odontogenic tumors,OT)组和非牙源性肿瘤(Non-odontogenic tumors,NOT)组,对收集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男女比1.2:1,年龄1岁-84岁,中位年龄58岁。OT组患者发病年龄晚于(62.2±11.4岁)NOT组(48.3±18.7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共计16种,OT组发病率最高者为骨内原发性癌(50.82%),NOT组中最常见者为腺样囊性癌(8.20%)。肿瘤多数位于下颌骨,尤好发于下颌后牙区,上、下颌骨之比为1:2.6。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局部肿胀伴或不伴疼痛。CT影像主要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88.52%),病灶内可见斑片状、斑点状或线样钙化影;少数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11.48%),可见磨玻璃样改变或放射状骨性致密影。肿瘤边界多不清晰,密度多不均匀,平均肿瘤最大直径为3.83±1.80 cm,显示皮质骨破坏者34例。61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区切缘均为阴性,14例患者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23例患者接受放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型调强放疗,平均剂量为54Gy。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20年6月,中位生存期50个月,2年生存率为70.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和皮质骨破坏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接受手术+放化疗综合治疗患者的生存率高于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皮质骨破坏的患者死亡风险约为皮质骨完整患者的6.45倍,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是综合治疗患者的2.73倍。随访到的61例患者,14例局部复发,7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颈部淋巴结和肺,29例存活且继续随访中,32例死亡。结论:颌骨恶性肿瘤种类繁杂且临床罕见,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常见于下颌后牙区,病理类型以骨内原发性癌多见。年龄为牙源性肿瘤和非牙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肿瘤突破皮质骨及患者年龄较大,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王泽坤[6](2020)在《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合并嗜神经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疗效,进一步探讨PNI在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0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5例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按照AJCC第8th分期重新分期。采用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OS)、局控(LC)、无远转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Log-rank及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全组中位年龄45岁,男女比例为1.5:1。上颌窦(58.1%)为最常见肿瘤原发部位,其次为鼻腔(36.2%)。Ⅲ-Ⅳ期患者占88.5%。治疗方式包括单纯放疗13例、单纯手术14例,术前放疗+手术10例,手术+术后放疗68例。全组共33例(31.4%)患者为PNI阳性。全组中位随访时间91.8个月,5年OS、LC、DMFS、PFS 分别为 78.0%、72.6%、73.0%和 52.9%。PNI 组与非 PNI 组的 5 年 DMFS、PFS、OS 差异显着(53.7%vs 80.8%,p=0.002;29.4%vs 63.0%,p=0.001;56.5%vs 86.8%,p=0.001),而两组LC未见明显差异(64.5%vs76.5%,p=0.273)。在PNI阳性患者中,手术联合放疗组的5年OS、LC、PFS明显优于单一模式治疗组(72.7%vs 26.7%,p=0.002;84.9%vs 23.3%,p<0.001;41.3%vs 10.0%;p=0.015)。多因素分析显示PNI 阳性为 DMFS(HR=3.514,95%CI:1.557-7.932)、PFS(HR=2.562,95%CI:1.349-4.866)以及 OS(HR=2.605,95%CI:1.169-5.806)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PNI的存在增加了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风险。与PNI阴性患者相比,PNI 阳性者预后相对较差,而手术联合辅助放疗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李锦荣[7](2020)在《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影响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总结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临床特点和治疗失败模式,分析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而总结、探索综合治疗方案的合理选用。方法:收集我院我科和山西省某三甲医院头颈科,自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的患者,共118例。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65者70例(75.3%),年龄≥65岁者57例(24.7%),最小患者8岁,最大患者83岁。接受综合治疗者67例,其中手术+化疗+放疗最为多见24例(35.8%),手术+放疗次之21例(31.3%),其余手术+化疗和化疗+放疗分别为12例(17.9%)、10例(14.9%),手术、化疗、放疗单独治疗者26例。结果:首要治疗失败原因是局部复发,占35.4%,多见于恶性黑素瘤18.1%、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8.1%、腺样囊性癌24.2%、横纹肌肉瘤9.0%、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9.0%等病理类型。远处转移占10.7%,多见于横纹肌肉瘤30%、恶性黑素瘤20%。并且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均多发于Ⅲ、Ⅳ期患者,占局部复发72.7%,占远处转移70%。淋巴结转移少见7.5%。将综合治疗和单独手术、放疗、化疗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对患者OS有统计学差异(P=0.01)。手术联合放疗与单纯手术和放疗对于患者OS,在Ⅰ、Ⅱ、Ⅲ、Ⅳ期均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10、P=0.545)。手术+放疗与手术+化疗、手术+放化疗、放疗+化疗在Ⅰ、Ⅱ期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P=0.767),但在Ⅲ、Ⅳ期患者中手术+化疗、手术+放化疗能明显提高患者5年OS(62.7%),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32)。此外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与手术+放疗、手术+化疗、手术+放疗、放疗+化疗在Ⅰ、Ⅱ期患者中对患者OS无统计学差异(P=0.120),但在Ⅲ、Ⅳ期患者中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25),与普通化疗联合放疗相比(62.1%)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76.0%),延长患者5年OS(60.4%)。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二者无明显差异(P=0.36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TNM分期(Ⅳ期)、蝶窦受累、颅内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复发和同步放化疗为独立危险因素。总体3年、5年OS分别为53%、49%。结论: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局部复发为首要失败原因,远处转移其次,淋巴结转移少见。局部复发多见于恶性黑素瘤、鼻腔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腺样囊性癌、横纹肌肉瘤等。远处转移常见于横纹肌肉瘤和恶性黑素瘤。二者均多见于Ⅲ、Ⅳ期患者。手术联合放疗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手术联合放疗与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的其它治疗方式相比未发现显着统计学差异。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中,Ⅲ、Ⅳ期患者,或者病理类型为横纹肌肉瘤、恶性黑素瘤等高度恶性推荐在治疗中加入化疗,或联合同步防化疗,对于Ⅲ、Ⅳ期患者中失去手术机会者可试行同步防化疗,提高局部控制和OS。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临床晚期患者或T3/T4、肿物直径≥2cm患者,以及恶性黑色素瘤和横纹肌肉等易引起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者,均可行选择性同侧颈部淋巴结Ⅰ、Ⅱ、Ⅲ区预防性放疗,但已行化疗者可不行颈部预防性放疗。年龄、临床晚期(Ⅳ期)、蝶窦受累、颅内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复发和同步放化疗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静[8](2020)在《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本科室近10年来外科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生存状况,探讨影响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改进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Sinonasal Malignancies,SNM)患者69例。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根据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组,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总生存率,用Log-Rank法和Breslow检验比较不同影响因素的预后差异及组间差异。通过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t-free Survival,RFS)及3、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平均生存时间和3、5年总生存率,探讨影响SNM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使用R软件进行可视化列线图(Nomogram)模型的制作并预测生存率,并计算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及绘制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用以评估模型精确性。结果:所有69例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9例;老年(≥60岁)11例,中年(45-59岁)28例,青年(≤44岁)30例,年龄16-86岁,平均年龄(57.9±13.3)岁;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其中自费16例,保险53例;开放性手术29例,鼻内镜微创手术32例,鼻内镜下或鼻内镜辅助下联合开放手术8例,其中7例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单纯行放疗22例,放+化+/-靶向+/-生物免疫治疗29例,未行治疗18例;术前肿瘤分期,其中I期17例,II期15例,III期20例,IV期17例;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有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62例;病理组织学类型上,鳞癌23例,腺癌19例,恶性黑色素瘤13例,嗅母细胞瘤5例,腺样囊性癌4例,肉瘤2例(含横纹肌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罕见类型3例(含肌上皮瘤1例,基底细胞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至随访终点,中位MST和RFS分别为76个月、61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0%、63.0%,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0%、55%。不同年龄、不同术后治疗方案、不同术前临床分期、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OS比较,早期及远期预后差异明显(Log—Rank法和Breslow检验P均<0.05),不同医疗费用承担方式仅远期差异明显(仅Log—Rank法P<0.05);而性别、手术方式及病理类型与术后生存率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得出,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和术后治疗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计算得出用以验证Nomogram模型的C-index为0.826(95CI:0.747-0.904),表明预测与实际OS拟合良好。结论:对于SNM术后患者,综合治疗的预后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经济负担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费用承担方式和术后治疗方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高。患者年龄越大,术前肿瘤分期越高,颈部淋巴结有转移者预后更差。

王谈[9](2019)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分析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诊治的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后的随访结果。结果:所有临床资料完整的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共计36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7.39±10.82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鼻出血(72.22%)其他主要临床表现有:鼻塞、嗅觉减退、以及颌面部疼痛。部分患者(15/36)MRI检查结果具有T1高信号、T2低信号的恶性黑色素瘤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根据肿瘤TNM进行临床分期:Ⅲ期8例(22.22%),Ⅳa期20例(55.56%),Ⅳb期4例(11.11%),Ⅳc期4例(11.11%)。主要治疗方式为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8例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随访时间为4-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6例(44.44%),复发10例(27.78%)。术后1年生存率为80.56%,3年生存率为36.11%,5年生存率为13.89%。结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部分患者在接受MRI检查时出现具有T1高信号,T2低信号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但其与预后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肿瘤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原发于鼻窦者预后更差。接受鼻内镜下手术的病例预后优于接受开放手术者。

张曙光[10](2019)在《166例Ⅱ期或Ⅲ期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未分化多形性肉瘤(UPS)是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探究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有助于规范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0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66例II期和III期发生于躯干和四肢的UPS患者,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生存分析,研究性别、年龄、肿瘤特点、肿瘤分期、病理特点、治疗方式等与复发、转移及生存之间的关系(P<0.05)。结果纳入研究的UPS患者在我院均行外科手术治疗。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1.7%和76.4%。5年的无局部复发率(LRFS)和无远处转移率(DMFS)分别为74.4%和67.6%。单因素分析显示,UPS患者的3年及5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复发情况、肿瘤大小、AJCC分期、外科切缘、Ki67、Vimentin显着相关(均P<0.05)。UPS患者3年及5年复发率与性别、肿瘤复发情况、外科切缘、Ki67显着相关(均P<0.05)。UPS患者3年及5年转移率与年龄、肿瘤复发情况、肿瘤部位、切缘、Vimentin以及辅助化疗显着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外科切缘是影响UPS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外科切缘是影响UPS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肿瘤部位、外科切缘、辅助化疗是影响UPS患者远处转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UPS预后较差,易复发及转移,预后影响因素复杂。躯干部位、切缘阳性、Ki67>40%以及Vimentin表达强阳性的患者预后总生存较差。女性、切缘阳性以及Ki67>40%的患者局部复发率高。年龄>60岁、躯干部位、切缘阳性以及Vimentin表达强阳性的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原发患者首次就诊行完整的扩大切除有助于明显减少局部复发及显着提高预后生存。辅助性放化疗未见明显提高总生存率及降低复发率及转移率,这可能与辅助性治疗的选择标准不严格有关。需要开展更多分子机制方面研究,探索靶向以及免疫治疗的可行性,规范诊疗,改善预后。

二、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口腔鳞癌累及上颌骨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1 病例统计分析
        1.1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3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2 鳞癌侵犯上颌骨连续切片及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研究
        2.1 临床病理标本收集
        2.2 材料和主要仪器
        2.3 病理大切片制作
        2.4 图像采集与校准
        2.5 肿瘤病理图像三维重建
结果
    1 病例统计分析
        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2 DSS情况比较
        1.3 DFS情况比较
        1.4 影响复发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2 肿瘤病理图像三维重建研究
        2.1 标本的颊舌向剖面观察
        2.2 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2.3 病理连续切片三维重建图像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
综述 口腔癌上颌骨侵犯途径及方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及其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取样方法
        2.2.2 数据收集
    2.3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特点及临床特征描述
        3.1.1 鼻腔鼻窦肿瘤一般情况描述
        3.1.2 肿瘤各病理类型临床特征描述
    3.2 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分析
    3.3 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多因素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鼻腔鼻窦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4.2 鼻腔鼻窦肿瘤危险因素
    4.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文献综述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内镜时代上颌骨掀翻入路适应证再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经腭、上颌骨掀翻、内镜入路切除颅底内外肿瘤技术和腭颅底修复重建的综述
    参考文献

(5)61例颌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临床特点
        2.3.2 影像资料
        2.3.3 随访情况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颌骨恶性肿瘤患者流行病学资料
    3.2 颌骨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及发病部位分布
    3.3 颌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3.4 颌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及预后
    3.5 生存分析
        3.5.1 单因素分析
        3.5.2 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颌骨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鼻腔副鼻窦ACC的治疗现状
    2、嗜神经侵袭在鼻腔副鼻窦ACC中的预后价值
    3、本研究目的
材料与方法
    1、入排标准
    2、一般临床特征
    3、治疗情况
    4、嗜神经侵袭的判定及分类
    5、随访方式及研究终点指标
    6、统计方法
结果
    1、总体疗效
    2、PNI组与非PNI组疗效比较
    3、预后分析
    4、失败模式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头颈部恶性肿瘤嗜神经侵袭临床诊治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7)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影响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人资料
        1.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 收集资料并随访
        1.2.1 收集资料
        1.2.2 变量定义
        1.2.3 随访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2.1.2 不同病理类型的早期症状和部位
        2.1.3 不同病理类型构成与分期
        2.1.4 生存状况
        2.1.5 治疗方式
    2.2 生存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
        2.2.2 Cox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治疗失败的模式
    3.2 治疗方案的选择
    3.3 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临床特征及分组
    3.随访
    4.研究方法
    5.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一般资料情况
    2.随访情况
    3.SNM不同临床特征术后患者的单因素分析
    4.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5.Nomogram风险模型构建及验证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对照参考表
附录二 SNM标椎
致谢

(9)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10)166例Ⅱ期或Ⅲ期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结果
3 讨论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淋巴瘤治疗指南(2021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内科分会. 中华肿瘤杂志, 2021(07)
  • [2]口腔鳞癌累及上颌骨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可行性研究[D]. 陈雅琪.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青海地区鼻腔鼻窦肿瘤的病理分型及其特点分析[D]. 李丹. 青海大学, 2021(01)
  • [4]内镜时代上颌骨掀翻入路适应证再探讨[D]. 叶士露.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61例颌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D]. 杨慧枝.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鼻腔副鼻窦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D]. 王泽坤.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影响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D]. 李锦荣.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8]69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分析[D]. 王静.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9]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 王谈.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10]166例Ⅱ期或Ⅲ期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张曙光.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