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论文

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论文

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孟 姣

(石家庄高新区经济发展局,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要] 统计工作是监督和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为企业管理和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统计数据质量关系到统计工作目标的实现,决定着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建议,期望对提升企业统计工作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

1 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企业重视程度不足

企业管理层未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为统计工作的独立开展创建良好的内部环境,影响着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具体表现为:一是部分企业在精简组织机构时撤销了统计部门,或将统计部门并入其他部门,使得统计工作缺少相应部门的统一管理;二是企业管理层对数据统计工作进行行政干预,影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1.2 统计制度不完善

统计制度是规范统计工作开展,把控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执行依据。但是,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导致统计工作杂乱无章,影响着统计数据的质量。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统计工作制度未能覆盖到统计资料审核、签署、交接、归档、传递等各个环节,没有规范统计工作流程,使得统计工作开展缺少制度约束,埋下了统计数据质量隐患。二是企业没有针对统计工作建立起奖惩激励制度,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使得统计人员没有享受到与工作岗位相匹配的工资待遇,挫伤了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

1.3 统计数据误差

统计误差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导致统计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时间误差,即统计时间节点与统计部门的报表制度要求不符,出现统计时间缩短或延长,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度量性误差,即统计人员在生产量与价值量换算时产生计量错误,导致统计指标不准确;三是知识性误差,即统计人员因专业知识不扎实,未能理解统计指标涵义而产生的统计误差;四是态度性误差,即统计人员为迎合领导意图造假统计数据,或对统计工作不负责,随意填报统计数据而产生的统计误差。上述统计误差都会导致统计数据质量下降,影响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在我国,以原发性骨质疏松较为多见。据估算2006年OP在我国至少有6 944万患者,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1亿[1],尽管缺乏新近的流行病学数据,但估测我国OP和骨量减少人数已远超过上述数字[2]。OP的严重后果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约为269万例次[3],发生1次骨折后其再发风险将增加2~5.67倍[4]。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生退行性病变,OP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不仅是骨折,还有许多

1.4 统计力量薄弱

在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队伍素质不高,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具体表现为:一是统计人员将点数、算数、填表、报表作为主要工作,没有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整合利用,削弱了统计数据的使用价值,降低了统计数据质量,导致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难以提升。二是企业统计人员的岗位变动较大,统计队伍不稳定,没有配备充足的专职统计人员,只是由财务会计等部门的人员兼职统计工作,这些人员不熟悉统计业务,未能掌握专业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技术方法,对统计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于急性的病情来讲是比较凶险的,此种类型的病情在发病的过程中很急,同时病情变化的比较快,还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在急诊中冠状动脉手术过程中一般都是具有突发性的,因此在护理中要时刻的观察者患者的实际情况,以便于能够及时的掌握患者的身体特征以及病情的状况,如果有发现要给以及时的处理。参与护理的护士要充分的掌握护理的相关方法以及流程,时刻的准备好多需要的药品。对手速医师的手术过程进行仔细的关注,和医生之间默契的配合,患者在心导管室的时候要密切的对患者进行心电的监护,在手速的过程中药密切的关注患者的心电图以及血压的变化。这对于手术来讲时非常重要的,一旦出现异常及时的给与提醒进行治理。

2 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措施建议

2.1 完善统计组织机构

企业要以遵循《统计法》为前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统计制度,规范统计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统计数据及时、真实、完整、准确和连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具体建议如下:其一,完善岗位责任制。企业要明确统计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将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统计工作岗位,当出现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时,要追究相关岗位人员的责任。其二,完善统计工作制度。企业要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以及统计报表中各项数据的质量。在统计工作制度中,还要明确不同类型统计数据的统计时间、统计范围和报送方式,规范统计流程。其三,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要针对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统计数据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执行合理的薪酬制度,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2 健全企业统计制度体系

企业要提高统计工作重视程度,完善统计组织机构,明确统计工作目标,不断加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监管和控制,推进统计工作长效开展。其一,设立统计机构。企业根据自身经营规模和统计任务需要,既可以设立独立运行的统计部门,配备专职的统计人员,也可以在财务部门设置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构建起完善的内部统计网络。其二,提高统计工作地位。企业管理层要提高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任何管理者不得行政干预统计工作,确保数据统计工作合法合规开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北京现有的快递公司鱼龙混杂,有外资企业、国企也有民营企业。例如邮政EMS、中铁,这些都是我们老品牌的国企,这些企业具有正规的行业标准,规模大,人力雄厚,但其资费也要比一般的快递公司高。因而在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消费者更多的会选择小一点的民营企业,例如人们熟知的顺丰、圆通、申通等快递公司,还有更多的小快递。

2.3 建设高素质统计队伍

企业应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统计队伍,要求统计队伍按照规章制度工作,以保证统计数量质量。具体建议如下:其一,健全培训机制。企业要对统计人员开展专项培训,使统计人员学习到最新的统计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高效率地开展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其二,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企业要在统计部门宣传《统计法》,引导统计人员学习统计法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增强法制意识,避免在数据统计中出现造假、篡改、虚报数据等违法行为,消除统计误差,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3 结语

总之,企业要提升统计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统计数据质量对经营决策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完善统计组织机构、健全统计制度、建设统计队伍等措施,构建企业内部统计工作体系,创建良好的企业内部数据统计环境,保证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飞.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升探讨[J].纳税 ,2019(3):95-96.

[2]刘庆晓.简述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J].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7):104-105.

[3]宋佼佼.影响企业统计数据准确性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6(11):124-125.

[中图分类号] B84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30-0217-01

标签:;  ;  ;  ;  ;  

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影响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