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片断练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片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导学生片断练笔,是作文训练的一种方式。它不需要学生去谋划全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也不需要开头、结尾、过渡等。它可以用一个小情节写一段话,但这一段话必须有中心,写具体,它可以写一处景色、一个场面、一个情节、一段对话或者一个人的外貌、行动、心理活动等。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揣磨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后进行创造性仿写,这种小作文训练,由于学用结合,学生写作兴趣很高。事实证明,片断练笔是作文教学中费时少、收效快、宜提倡的好方法。
一、学习勾勒人物的肖像特征
肖像描写,是记叙文中用以刻划人物的常用手段之一。对肖像的观察和描写,一要抓住人物的肖像特征,让人有如见其人的感觉;二要形神兼备,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展示内心的世界,揭示人物的身份和境遇;三要根据写作目的的需要,或整体勾勒或局部工描,决定肖像描写的侧重点。例如,11册《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刻划了一位岁数不大,但为革命事业饱经风霜,操劳过度,令人崇敬的“老班长”。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描写老班长外貌的片断后,要求学生细致观察班里一个同学的身材、长相及兴趣爱好,然后,以《可爱的△△△》为题,勾勒出这位同学的外貌和个性特征。
有个学生这样写:“我的同桌小燕,长得小巧玲珑。一绺瀑布似的黑发直垂后背。苹果似的脸蛋上,一笑就露出两个浅浅的小酒窝。她样样争第一,还有一个百灵鸟似的金嗓子!”这段肖像描写,把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学习刻划人物的言行
言行的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主要手段。文学作品中,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人物正是在饱满的言行中站立起来的。好的言行描写,能达到“听其言则可察其心,闻其声而如见其人”的效果。例如,12册《詹天佑》一课,在“勘测线路”这个片断中,作者通过对詹天佑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詹天佑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对工程一丝不苟,对自己不辞劳苦,以身作则的高贵品质。通过引导学生揣磨这个片断,让学生写一位老师的言行,表现老师某方面的品质或特点。
有位学生是这样写老师教学生写字的:“张老师拿起粉笔,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运笔示意图,一边和蔼地说:‘一’画要切锋向右下轻按,行笔略朝右上斜,收笔顿按回锋。接着用毛笔饱蘸清水,在黑板上接连写了几个大大的‘一’。然后,才让同学们进行练习……”
小作者通过言行的刻划,表现了这位老师耐心指导学生写字的情景。
三、学习心理活动的细腻刻划
要写好人物,单靠外部的肖像与言行描写是不够的。人的言行是受思想支配的,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感受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发展变化的过程,便是心理描写。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能使读者身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例如,12册《穷人》一文是刻划人物心理活动的一篇佳作。作者着力刻划了女主人桑娜抱回邻居两个孩子后忐忑不安的思想活动,突出了桑娜为了邻居而宁愿自己承担一切责任的美好心灵。学习该文后,通过《考卷发回来后》为题,要求学生各自写好一段自己的心理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人们的工作、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要把文章写好,还要学会景物渲染、场面描写等手法。
四、学习景物渲染法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和渲染,是为了烘托主题,借景抒情。例如,12册《夜莺的歌声》是一篇故事性、趣味性极强,深受小朋友喜爱的一篇佳作。作者写景开篇,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战争给村庄带来灾难的画面。作者通过“黑色的碎瓦”、“烧焦的树木”等事物进行渲染,给读者留下深深的记忆。通过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后,当场要求学生以《雨后》为题,写一个片断。5分钟后,学生争先发言道:“一阵雷雨过后,我惊喜地发现,一道彩虹竟横跨在校园上空。明净的校园里,花草树木仿佛在伸枝展叶,显得格外精神。我不禁吟诵起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小作者抓住彩虹、花草、树木等事物,写出了雨后清新宜人的景象。
五、学习精彩的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展开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展示出广阔的生活画面,再现出真实可信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特点场景。例如,10册《彩色的翅膀》一课中,作者描绘了海岛战士共同分享劳动果实——尝瓜的动人场面:战士们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泉流进每个人的心田。我根据这个片断,引导学生写一个活动场面。有位学生这样写拔河的:“‘——’”清脆的哨声响了。只见甲乙两队的选手都使劲拉住绳子往后倒。他们一只脚抵着一只脚,身体齐齐地向后倾倒。‘一、二、加油!’啦啦队的喊声一阵高过一阵……”。小作者身临其境,写出了激烈紧张,扣人心弦的动人场面。
六、学习有特色的构段方法
教材中不少文章,用中心句开头,而后引出具体的内容,给读者留下纲举目张的印象。如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老舍的《养花》等课文。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片断练笔。我教《夜莺的歌声》一文,在课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以‘夜莺是个机敏可爱的孩子’”为总起句,写好一段话。题目出示不久,学生纷纷举手演讲。有的说:“夜莺是个机敏可爱的孩子。面对敌人的盘问,他答非所问;他痛骂敌人是‘野兽’;敌人却觉察不出来;他用夜莺的叫声,向游击队报告敌情……”
这样的片断训练,既回顾了课文的内容,又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还学会了构段的方法。
现行的语文教材,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它们文质兼美,文情并茂;满卷珠玑,耐人咀嚼。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起承转合,匠心独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尤要注意发掘精彩片断,引导学生仔细揣磨,反复诵读,熟记在心,同时进行有的放矢的练笔,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能够得到较快的提高的。
片断练笔的方式很多,有时可以侧重学习某篇课文的开端;有时可以侧重学习某篇文章的收尾。总之,“减负”之后,这样的小练笔,费时少,收效好,宜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