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分析论文_孙崇镨

(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

摘要:目的 对比甲状腺结节治疗中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0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52例,A组给予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B组给予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组各项手术指标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治疗中,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相比,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有效。

关键词: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时,尽管疗效较好,但手术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多,不利于患者康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开始采用微创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得到广大患者的接受及认可。本研究以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4例,男43例,女61例;年龄30~57岁,平均(41.6±2.9)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1.6±0.8)年;左侧结节46例,右侧结节43例,双侧结节15例;结节直径1.5~4cm,平均(2.2±0.4)cm。纳入标准:(1)符合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标准;(2)经B超检查等确诊,良性结节;(3)具有手术适应症;(4)凝血功能正常;(5)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抬高头部并后仰,充分伸展颈部,暴露手术视野,切口在胸骨上缘距离2~3cm处做出,横向弧形,长度4~7cm左右,之后将甲状腺被膜纵向切开,完全暴露甲状腺,分离甲状腺动静脉,进行结扎,病变组织切除,切口逐层关闭,常规放置引流管。

B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前期处理方法与A组相同,切口位于胸骨切迹上方2cm处,横向弧形切开颈部皮肤褶皱,长度2~4cm左右,急切皮肤皮下组织与颈阔肌,同时向下游离皮瓣,从胸骨上凹处开始,向上至环状软骨处;颈白线纵行切开,暴露甲状腺,找到结节,气管前患侧峡部血管结扎,在气管前壁与峡部之间置入小弯血管钳;向着上部,峡部逐渐的切开,翻起腺体,由甲状腺后的侧面开始,向着甲状腺上极游离,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于甲状腺下极游离,离断囊内分支,保留被膜;在预定切除线下方分离腺体,切除该叶甲状腺,橡皮引流管放置,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含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A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值均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术后,A组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5.4%(8/52),创口粘连3例,切口皮下结节2例,颈部麻木2例,吞咽不适1例;B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发生率3.9%(2/52),颈部麻木1例,吞咽不适1例。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A组与B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注:与B组相比,*P<0.05。

3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指结节发生于甲状腺上,并且不均匀增大,主要原因为机体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后,垂体分泌的TSH会增加,大量TSH刺激下,导致该疾病发生。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由于甲状腺与食管、气管、甲状旁腺、迷走功能的距离非常近,术中操作如不恰当,或未注意保护,即会造成大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应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时,术中需较大范围游离腺体,颈部切口及创伤面均比较大,也会增加大出血的发生风险,而且颈前皮肤横断后,皮肤与肌肉粘连,导致疤痕明显存在于颈部,降低颈部的美观度,提升患者承受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女性患者[2]。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采用的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术式,属于微创手术,可对传统手术存在的不足做出弥补,小切口术式中,手术切口对应于颈横纹,而且切口较小,完成手术后利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减小手术瘢痕的同时,使瘢痕并不明显,提高术后患者颈部的美观度,提升患者对此种术式的接受及认可程度;同时,小切口手术不会横断颈前肌,暴露甲状腺的方式选择为钝性分离,可避免皮肤与肌肉粘连,防止吞咽功能受到影响,颈前区疼痛、颈部形态变化也不会发生,利于患者术后良好的恢复[3]。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切口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患者,而且并发症也少于传统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比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小的手术切口,更少的术中出血量,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同时,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颈部的美观性优于传统手术,应更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郭慧.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26(02):191-192.

[2]刘跟华,胡立春,熊建宁.浅谈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14(33):130-131.

[3]屈军,段宇.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9(26):58-60.

论文作者:孙崇镨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分析论文_孙崇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