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工程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适用性强,不仅能够满足建筑企业发展诉求,还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吻合。日常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使该过程中的各类常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及经营成本。这一管理模式备受建筑行业青睐,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就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
引言
无论各行各业都应顺应时代的形势,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建筑业的中流砥柱,更是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背景下,应构建科学、严谨的信息管理体系,这必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因为,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个行业都在积极的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建筑业作为国家的朝阳产业,更是应该率先建立信息化的管理模式。
1信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1.1能够实现实时管理
建筑工程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工程项目具有固定性。一个工程从建设开始到建设末尾,都是呆在一个地方的。因此,建筑工程中的设备、产品等都具有不可动性。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则无法及时管理施工项目的实时状态。
1.2节约项目管理成本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融入信息化管理理念及方法,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使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合理,节约成本。实操中,发挥软件优势,管控成本,科学评估各类成本投入数据及具体使用情况,将其记录下来,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兼具,成本控制效果非常好。成本节约也能够实现建筑工程整体效益,使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1.3降低建筑工程管理难度
建筑工程的完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运用信息化的管理,能够从上到下把企业形成一个大的链条,每个部门各司其职,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的难度,并且使建设工程管理越来越简便,形成信息化、科学性、严谨性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对工程的质量有所保证。
2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繁琐,施工单位要在工程初期,将各类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诸如,前期准备、设计图、成本核算等。该过程中,囊括的施工信息、数据等比较庞杂,依托信息技术,能够对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类施工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消耗,保证施工企业效益。具体而言,实时管控建筑工程计划进度,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管理,以信息化系统为载体,对施工、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工作细化到个人,实现责任到人。
2.2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力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为了提高对信息化的应用效率,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力度:①为确保系统开发的顺利进行,需要配备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②明确我国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还处于发展阶段,要立足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勇于面对和解决系统的开发难度,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来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不能固步自封,要对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给予借鉴,在了解和掌握原有信息化管理系统特点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取长补短来使自身企业更好的立足于建筑工程的发展需求,以期更好地推动信息化管系统的创新与发展。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不仅要对其他优秀企业的经验进行吸取外,还需要与国际接轨来注重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尽可能的立足于国际视野,引入国外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尽可能开发出符合中国特色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2.3积极培养信息管理专业人才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专业化,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培养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因此,建筑公司需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信息管理人才,确保信息管理顺利进行。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做好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信息管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意识,全面提高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为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4落实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与质量检查规范、项目划分标准、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存在关联性。发挥信息化优势,以网络管理方式,使上述各项内容保持良好衔接。以质量标准为基础,把多模块管理模型确定下来,确保施工质量管理过程更加科学规范,而工程质量统计分析工作也更加全面,能够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将各类奖惩制度落实到位,可有效弥补各类质量问题及漏洞。具体而言,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可发挥信息化优势,对各类工程信息加以采集,编制安全施工管理方案,落实各类安全巡检及培训工作,实现施工全过程目标,使之更加安全。
2.5引入三维建模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借助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完成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模拟,并将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管理人员,通过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商讨后,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解决,这样既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而且也可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平面设计及组织设计,还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借助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加深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6充分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加快建筑工程的信息化审核工作
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周期性,建筑工程企业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成果,在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施工设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架设有效的沟通桥梁,避免由于设计人员频繁出入施工现场,而造成管理过程当中的沟通不畅,影响工程管理沟通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的4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基本上全面推广。5G移动技术正在试运行当中,该技术的运行,将极大程度地改变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具体方式。设计人员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实时地整合到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当中。并根据现场技术负责人的反馈情况,对工程施工方案的变更进行及时处理,提高对工程施工的全面掌握程度,减少施工方案变更对工程整体预算执行的影响,提高工程结算与工程预算的一致性。除上述手段之外,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利用远程控制技术和远程监督技术的发展,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监督与管理。一方面,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处、高层建筑施工的塔吊平台上加装智能传感与监控设备的方式,对现场材料的进入情况、设备的进场情况、人员的具体管理情况,进行综合的记录与分析,从而及时排查现场施工的风险源,对施工的效果进行优化的管理。另一方面,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及时了解现场的施工方案变更。
结语
建筑行业属于分工较为细致、劳力较为密集的行业,导致其管理难度比较大,此时如果应用信息化技术,既可以实现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晓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门窗,2015(8).
[2]张耀宗.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J].建材与装饰,2018(13).
论文作者:袁琳琳1,张攀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