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禤衡行

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禤衡行

广西横县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办公室 530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项目逐渐增多,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多,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需求。在信息化时代,应该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提高工程建设管理质量。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特点出发,从四个角度阐述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希望给其他学者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信息技术手段;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用

引言:

信息技术手段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社会的整体发展,并应用到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之中。水利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流程,不仅要进行材料管理、还要进行人员管理、资金管理以及进度管理等,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大量的数据信息,以数据为依据进行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后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推动了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

(一)客观性

人为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主要模式,但是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人为管理模式下,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都会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人的管理技术、管理素质等。其次,人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管理效果。所以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率较低,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大,具有不可控性。但是信息技术就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1]。信息技术是一套完整而规范的系统,其主要是通过系统设定完成任务,工作人员只需要对其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在管理过程中会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管理质量。

(二)准确度高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比较复杂的工程,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设计到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以及测绘等环节,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所有的管理环节都是通过工作人员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会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影响管理效果。但是信息技术手段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信息技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其运行速度快,准确性高。其次,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卫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解决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信息延迟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时在测绘、信息采集等环节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收取大量的准确的数据,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奠定基础。

(三)适应性强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比较多,再加上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存着一定的难度,比如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工作人员就很难完成数据采集和工程监测等工作。但是信息技术手段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控制实现全天候、全过程控制的目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引进弥补了传统工作方式的弊端,在恶劣天气下也可以进行信息采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一)CAD技术的应用

CAD技术是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图形信息。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只能通过工作人员处理图形信息,不仅处理的速度较慢,同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图形信息的格式难以规范。但是引入CAD技术之后,不仅提高了图形信息的处理速度,在同一系统下,所有的图形信息遵循统一的规范标准,提高了管理效率[2]。其次,CAD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其不仅能够提高绘图速度,同时还可以将大量的图形数据储存起来,形成数据库,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降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难度。

(二)在数据采集阶段应用

水利工程建设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采集数据信息,比如地形信息、气候信息等,做好数据采集工作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目前,在数据采集阶段最常用的技术是GPS技术[3]。首先,GPS技术以卫星技术为基础,能够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收集的信息准确率高,及时性强。其次,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数据的采集往往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在采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突发情况也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GPS技术的适应性强,可以克服各类恶劣天气,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在工程建设管理环节应用

工程建设管理涉及的环节较多,要想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不仅要进行材料管理、资金管理,同时还要进行人员管理和进度管理,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从管理的各个环节出发,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在进行材料管理过程中,可以摒弃传统的人为分类的管理方式,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类,不仅提高管理效率,同时还能保证分类的准确性。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监控手段,通过实时监控了解施工的全过程,保证施工质量。

(四)储存数据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同时也是数据化的社会,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比如自然环境数据、施工数据以及工程绘图数据等,有数据信息作为依托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运行。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也会储存数据信息,但是多以纸质版信息为主,不仅不易保存,同时还不易查询和搜索[4]。在信息技术手段下,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整理和储存信息,一方面可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提高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工作人员降低工作难度,让工作人员有数据依据,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借助现代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质量,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桂兰.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4):103-104.

[2]喻建东.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12):186-188.

[3]毛洪霞.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7(2):319-319.

[4]郭俊.浅谈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1):240-240.

论文作者:禤衡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禤衡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