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大豆品种周豆11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豆论文,品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周豆11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以豫豆24号为受体,豫豆11号为供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育成的大豆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
1.1 高油、优质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化验分析,周豆11号脂肪含量22.35%,较当前黄淮流域推广品种高4~5个百分点,高于美国进口大豆1~2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干基)40.31%,高于美国进口大豆2~4个百分点;蛋白质、脂肪总含量62.66%,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质高油大豆品种指标。
1.2 高产、稳产 1999~2000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品种区试,两年35点次汇总,平均667m2产200.77kg,比对照种GS豫豆16号增产8.84%,达极显著水平,居汇总第一位。2001~2002年参加河南省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两年20个点次汇总,平均667m2产180.7kg,比对照种GS豫豆16号增产7.6%。经省区试两年35点次汇总分析,周豆11号“品种×地点”互作方差及变异系数均为最低,属高产稳产品种。
1.3 多抗 经河南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该品种花叶病毒病0.25级、倒伏程度1.0级、症青株率1.8%、紫斑粒率0.6%、褐斑粒率0.45%,综合抗性优良。
1.4 综合性状好 周豆11号平均生育期105d,属中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cm左右,节间短、结荚密集,单株有效分枝2~3个。叶色浓绿、椭圆形。紫花、灰色茸毛。成熟后荚皮黄褐色、不炸荚,底荚高10~15cm,适合机械收割。百粒重24.5g,粒色深黄,近圆形,商品性好。
1.5 适应性广 经河南各地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试验示范,均比当地推广品种显著增产,适合黄淮流域夏大豆产区推广种植。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足墒播种 合理密植 周豆11号籽粒较大,种子的发芽和出苗均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一定要足墒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时,要先浇水、后播种,确保一播全苗。不要欠墒或半墒播种,以免造成缺苗断垄。
周豆11号株型紧凑、分枝中等,适宜种植密度为1.67万株/667m2左右,播种方式为行距40cm、留苗株距10cm。
2.2 及早中耕 适量追肥 大豆是中耕作物,黄淮夏大豆区更有麦收后贴茬播种大豆的习惯,因此,在大豆间定苗结束后,应结合灭茬,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受贴茬播种的制约,夏大豆一般不施底肥,因此,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要在分枝至初花期进行适量追肥。一般667m2追施尿素3~5kg加过磷酸钙10~15kg,或追施磷酸二胺复合肥10kg。钼、硼微肥对大豆亦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可结合打药治虫,在花荚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施。
2.3 浇水防旱 适时收获 大豆的一生有两个需水高峰,即开花期和鼓粒期,占大豆一生需求水分的70%以上。因此,在开花期与鼓粒期遇到干旱,一定要及时浇水防旱。
周豆11号的适宜收获期因收获方法不同而有所不同。人工收割应在黄熟期进行,此时大豆植株已全部呈黄褐色,籽粒与荚皮开始分离。脱粒时,要先将豆棵均匀暴晒,待茎秆干后进行。磙碾脱粒时,不能摊得太薄,以免造成扁籽、烂籽;用小麦脱粒机脱粒,一定要将脱粒机上的被动轮换大,使转速降到每分钟800转左右,以免打烂籽粒或打伤种胚,影响种子发芽。机械收获应在完熟期进行,此时,豆叶全部脱落,茎荚与籽粒均呈现品种固有色泽,豆粒与荚皮完全脱离,用手摇动植株有响声。机收大豆的最佳时间为上午10点至下午14点,过早露水尚未被完全晒干,大豆茎、荚上的茸毛易附粘在豆粒上,影响大豆外观品质;下午14点后,植株经过中午的暴晒,籽粒干燥,破碎率较高,商品质量下降。
联系电话:010-62180279
标签:大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