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促进了电力行业发展,随着电力系统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得系统稳定运行逐渐成为电力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应逐步完善供电所管理体系,加大对线损的控制。目前乡村供电所管理还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发挥其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上的作用,因此,应将加强供电所管理作为重点研究内容,根据线损产生原因来制定管理措施,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益上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供电所;管理;线损;方法
1引言
线损指标是考核供电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是供电企业规划设计水平、生产能力、经营策略的综合反映。在电网企业精益管理理念要求下,切实提升乡镇供电所线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线损的产生原因
2.1设备技术原因
(1)电网线路布局不合理,存在部分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的情况,长距离输电使线损升高。(2)农村低压线路导线截面小,不能满足负荷的要求,导致线损偏高。(3)低压线路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台区无功补偿电容器投运率较低,造成功率因数偏低。(4)台区三相负荷分配不均,造成线损较大。(5)配变容量与负荷不匹配,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造成线损过高。(6)用户电能表存在计量误差。
2.2线损管理问题
供电所工作人员不能对计量采集工作进行有效管控,还有个别供电所管理人员存在专业素质低下,业务能力不强的状况。对为什么会出现线损这样的问题不能给与分析解答,对于降损给不出合理的建议,导致线损分析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不利于降损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忽略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不能对电能表及互感器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电能表及互感器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电能表及互感器更换时不能按照规定将电表的数据进行记录下来,对于供电所及时登记的制度不能有效落实,既降低了供电服务质量,有降低了客户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
3乡村供电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方法
3.1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通过完善线损管理制度,对“所、班、人”的职责以及工作流程给与明确,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签订一定的线损管理条约,加强线损管理员对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责任心,促进供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3.2重视线损分析工作
①对比分析系统年平均线损情况。借鉴年线损率平均值,能避免抄表时间和负载的不同,导致线损出现波动。对比实际水平和平均的线损水平,可判断当前电网线损是否正常。②实际线损率和理论线损率的对比分析。理论数值能为实际线损提供参考,如果当地电网线损率超过理论值太多时,表明乡村电力系统可能出现了管理问题或设备故障现象,需要具体分析故障产生原因,以便解决电路故障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比较用户计量分表和计量总表设备之和。如果用户计量表总和小于计量总表数值时,说明有的用户计量数值不准确,需要重视电能计量表的正常运行,确保系统内电能有效分配。对于供电所管理人员而言,要采取上述线损分析方式,全面分析电网运行中的线损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计划,以便提高供电系统运行质量。
3.3技术降损
(1)合理调整电网运行电压:在负荷功率不改变基础上,配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损耗的大小决定了电压,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电网的运行电压,降低线损。(2)降低配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是主要问题,在加强线损管理,降低线损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降低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首先要用低能耗的变压器代替高能耗的变压器。比如将传统变压器转换为单晶合金变压器,可以降低70%左右的铁损,并可以降低75%左右的空载电流。这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单晶合金变压器代替高能耗变压器,以此减少变压器能耗,降低线损。其次停用空载的变压器,在减少线损的同时也节省了电力资源,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3)科学选择供电半径:一般情况下,供电半径决定了线损程度。只有科学选择供电半径,才能降低线损。10KV电压可以按照当地线路的负荷密度,计算电压损失允许值,以此确定电路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12千米。(4)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在降低线路无功功率的输送时,可以有效实施无功功率就地平衡,这样在改善电压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线损。同时可以提高用户端的功率因数,减少配电网线损。在提高功率因数时,可以采取有效的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方法。(5)抄表管理。1)抄表时间:固定例日抄表有利于分析电网的线损情况,与同期进行比较,从而找出规律,发现线损有什么变化,可立即采取措施使线损趋于稳定,还有尽量使售电量与关口表抄录时间同步。需注意以下情况:暂时抄录不到“冻结电量”的用户,应及时到现场抄录专用变压器(通常为大用户)。做到根据线路、变压器总表及下接用电分类或用电量大小的分析(抄表员可依据信息系统提前掌握相关数据参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实不能抄录到的,特别是影响线损波动较大的低压用户,应尽快联系客户早日完成补抄。2)防漏抄:抄表员必须做好登记,填写未抄表用户分析表,并及时跟踪,掌握用户用电情况。3)防估抄:电费复核员应及时展开对增减电量异常用户的原因分析。(6)计量管理。掌握、跟踪计量故障或缺陷,填写抄表日志情况,计量装置异常情况包括:1)表箱(柜)防伪、防盗铅封异常;2)电表烧毁;3)互感器安装错误,致使电表倒行;4)变比配置不当致使少计电量;5)变比与基本资料不相符;6)用电性质与基本资料不相符;7)人为因素或外力破坏而损毁;8)安装高度太高,使管理困难;9)倾斜安装影响计量准确度;10)表箱破烂或残旧;11)电表残旧;12)有窃电嫌疑;13)有表 无户及有户无表;14)其它。
4结束语
综上,导致供电系统发生线损的原因较多,实际进行供电管理时,需要注重管理技术的创新,根据电力系统运行实际问题,制定管理方案,以便充分发挥供电所管理在系统安全运行上的作用。本文加大了对乡村供电所管理的研究,逐步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便使电力企业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江伟,郑锐,万丽丽.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5,15:177-178.
[2]黄俊.深化乡镇供电所线损管理的思考[J].云南电业,2016,01:43-44.
[3]周伟,余兆媛.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线损精细化管理[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S1:143-148.
论文作者:谢永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线损论文; 供电所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网论文; 用户论文; 情况论文; 抄表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