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整个建筑业中的地位也日益上升,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模板、钢筋、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的质量好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对每道施工工序都进行严格的把关,才有可能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关要求与标准。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分析
1.1具有较强的结构整体性优势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的抗拉强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非常明显的结构整体性优势。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能力、防爆能力等方面也比较突出,其他一般的工程结构并不具备这种功能。
1.2制作过程较为方便快捷
钢筋混凝土结构属于复合材料,其中包含了多种类型的原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纤维、砂石等。这些原材料虽然来自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在工业中都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与广泛的应用。原材料的丰富与充足,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对施工工程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1.3综合应用钢筋与混凝土原料
在房屋的施工建造之中我们需要使用混凝土、红砖、水泥、钢筋等施工建造材料。所以在进行施工建造的过程之中我们应该要综合考虑这些施工建造材料的使用,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的使用。有时候一些施工方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施工时就会尽量少用钢筋与混凝土的使用,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房屋建筑的坚固度,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施工方在进行房屋的施工建造过程之中一定要注意钢筋混凝土的配合使用,依据设计者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建议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建造,同时也要严格把握这两者施工原料的配合比,以做到科学建造、安全建造。
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当中存在的问题
2.1模板安装施工
模板安装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模板缺失或模板间缝隙过大;模板支撑不力,系统垮塌;底层模板夯的不实,浇筑时造成弯曲变形;模板拱起高度超标;模板轴线位置偏差过大;模板的胎膜质量不合格;模板的垫板不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的主柱位置偏差。
2.2钢筋制作及安装的原理
钢筋虚焊,抗拉力不合格;钢筋捆扎松散;钢筋弯折角度超出设计要求;钢筋的搭接长度过小;钢筋的接头出现横向裂纹;钢筋的弯折处大于4度;焊包凸出钢筋表面过高;钢筋与电极的接触面烧伤明显;绑扎失误,出现少绑、误绑、多绑及以小代大,以大代小。
2.3混凝士施工的质量原理
混凝土施工质量差的原理主要有: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搅拌不均匀;模板漏浆;振捣不够;分层不清;振捣时间不充分;模板拆除过早导致粘连;脱模剂不匀或者漏刷;木模湿度不够;浇注时间过长;钢筋过密;骨料过粗;混凝土内部产生气囊;浇注前忘记下无石子的砂浆;水灰比太大石子失浮;模板缝不严;拆模太早;拆模太猛或者次序不对。
3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选择
首先,水泥材料的选择。水泥的质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凝合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水泥选择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水热化,要选择水热化小、强度适中的水泥材料,减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问题。此外,在水泥选择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大品牌,确保水泥的质量与品质。其次,沙石材料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砂石材料的选择因素主要包括沙石质地、纯净度、含水量、径粗等。不同等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要采用不同质地、径粗的沙石,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如果沙石中所含的软质杂质较多,混凝土结构将会出现松软现象,强度、耐磨性等都会降低,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2钢筋绑扎
钢筋绑在是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重要的步骤,在进行钢筋绑扎操作之前,应对所有型号的钢筋质量进行抽样检查,以确保每一种型号的钢筋均能够满足项目施工质量标准要求,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意外事故的有效规避提供保障。同时,对于钢筋的加工与制作,也需要满足相关施工标准要求,并且还要依据项目设计的规范进行加工操作,对钢筋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提供保障。此外,在进行钢筋的绑扎时,应严格控制绑扎操作质量,实时跟进绑扎施工操作,合理完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与问题,严格控制钢筋绑扎质量,确保项目整体施工质量。
3.3模板施工
(1)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已绑扎好的钢筋很容易损伤模板面,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在靠近模板部位进行钢筋、钢管电焊作业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而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模板面,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3.4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
在房屋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浇筑的过程中,要控制浇筑的高度、速度,同时要对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汲水等现象进行及时的发现与解决,避免出现浇筑质量问题,确保浇筑平面的平整度。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对象包括柱、梁、板等,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明确浇筑的顺序,例如在钢筋混凝土柱子浇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模板进行搭建与组合,确保模板工程搭建完成之后在进行浇筑工作,保证浇筑工程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在柱子浇筑的过程中,浇筑的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模板吸水时候产生的推力,避免柱子出现弯曲等问题;在浇筑的过程中要采用一次性浇筑完成的方法,确保柱子内部的凝固时间相同,避免出现由于凝固时间不同而出现内部开裂的问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确保模板位置正确、结构稳定、表面平滑,有效的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性。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迅速推进的关键时期,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对保证我国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深入的分析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对保证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延长建筑是使用年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文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7):138~139.
[2]闫小刚.试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5(10):118~119.
[3]韩巧静.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79~80.
论文作者:曹岚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