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潭口中学 341400
初中,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时期。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主渠道。再好的教科书和课堂学习都是有局限性的,它难以培养奇才,也很难造就通才。因此处在知识激增时代的学生,尤其需要博览群书,吸取大量的知识信息,尤其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活动的广泛开展来填补课堂学习中自己在知识与能力上形成的空缺。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中外名著。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了中考考查范围。因此,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美文佳作,教师要及时推荐,以免学生不择而食,从而引领学生健康有效地进行阅读。然而不少学生因没有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往往事倍功半,效率很低,有的甚至逐步丧失了兴趣,由“不会学”导致“不爱学”、“不愿学”,甚至产生不应存在的厌学心理。要促使课外阅读活动推广开来、坚持下去,取得语文教学预期的成效,就必须加强对其合理指导。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落实这样的重任呢?我认为以下环节值得指导者重视:
一、端正思想态度,明确阅读目的
1.务必消除“应试教育”弊端带来的忧虑,让学生做到放心读。
有的学生把课外阅读视为“学习的负担”,以为“看了课外书,丢了教课书”,深怕由此而影响其它功课的学习,怕影响考试成绩;有些家长也对老师主张搞语文课外阅读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以为是“妨碍功课”、“不务正业”,担心孩子沉溺于其中影响升学考试、耽误前程;更有一些深受应试教育毒害的老师也宁愿把学生捆扎于课本、课堂,大搞题海战术,不愿让学生走出校外去呼吸新鲜空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诸种不利因素均是中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思想障碍,使学生面对课外阅读的大门望而兴叹,无奈折回。眼下,有些家长、老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穷啃课本,不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阅读视野的开阔,这实在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几成背道而驰。
2.必须指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阅读心态。
要让学生做到尽情地读。由于初中生年龄的特殊性而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生理发育成熟较快,而心理成熟相对滞后,由于他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尚缺乏全面与透彻,是非辨别能力尚不强,又加上他们还缺乏应有的文学修养,自然便出现了课外阅读中的随意性、消遣性、好奇性、冲动性等行为。教师还要启发学生正确认识读物的价值与意义,要求学生做到选择有利于帮助自己提高语文能力、丰富和积累语文知识的读物阅读。学生一旦明白了阅读的目的意义,手中有了“安全可靠”的阅读物,他们便会愉快地读、积极尽情地读、轻松自如地读,语文课外阅读便自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了。
二、立足课堂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而应当把每一篇课文当成阅读练习,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则适当点拨,这才能显示出老师导的作用,而不是主观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才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也就得到了慢慢的提高。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激励,多赏识。只有这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充实自我,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三、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有些学生宁肯把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玩电脑上,却不喜欢读书。他们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却流于肤浅。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初中学生少有阅读习惯,如缺失家庭文化氛围、文化场所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1.保证时间和数量。
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3000字。
2.养成阅读时动笔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阅读必定做好摘记,摘录文中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如果当时没有记录的,一定要及时补上。
3.以写促读。
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心得或评析),每篇300-400字。
4.组织交流与互查。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用来组织阅读摘记和笔记的交流、互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阅读指导中,除了让学生分辨读物的性质,选择适宜于自己的读物阅读之外,指导者还可以从提高阅读目标的吸引力入手,指导学生摆脱隐秘性心理障碍,在健康的读物中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情趣和风洁高雅的追求;引导学生排除一切阅读中的干扰因素,放下思想包袱,以饱满的热情和执着的自信心在课外阅读中博采风华。
总之,教师要用“大语文”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让学生从课本的框框与四角的天空中解脱出来,走进广阔的书籍世界里探求知识、丰富思想、陶冶情操,尽情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积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所向也是语文科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带领学生“跃马平川”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论文作者:廖春林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课外阅读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读物论文; 知识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