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道国论文,稳定性论文,外资银行论文,体系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部门,金融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体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安全。银行业又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的经营风险会危害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从而可能引发金融甚至经济危机。金融开放与外资银行进入必然会增加一国银行业的风险,影响银行业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国家的金融安全。因此,研究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何种影响,对于处于银行业日益开放的我国来讲,就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多国面板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一、模型总体设计与检验对象的选取
(一)总体设计
本文结合以往文献的研究成果和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实证研究框架(见图1)。在该研究框架下,本文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从外资银行对东道国银行信贷市场冲击进行考虑,建立了综合考虑外资银行进入微观与宏观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可以从银行盈利能力、银行信贷规模、银行信贷质量、银行系统流动性四个方面来体现。因而本文选取一系列银行层面和国家层面的数据,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的实证检验将以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为基础,验证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与东道国银行体系盈利能力的提高呈正相关。
假设2:外资银行进入导致东道国银行贷款规模的缩小和贷款质量的提高。
假设3: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流动性的提高正相关。
假设4: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有正向的改进作用。
假设5: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有正向的改进作用。
图1 本文的实证研究框架
(二)对检验对象的选择
1.对检验国家的选取
作为转轨经济的一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一次外资银行大举进入的过程。随着外资银行占领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外资银行对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典型地区,它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问题时一个不能回避的地区。这些国家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以前都是计划经济国家;都在20世纪90年代初面临着银行体系重构和开放问题;并且目前这些国家对外资银行的进入都基本上持欢迎态度,因此选取这些国家作为分析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国也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其经济特征以及国有银行改革与中东欧转型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研究吸收和借鉴中东欧国家引进外资银行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如表1中所示,外资银行在世界各地区信贷市场上的贷款额都在增长,中东欧的外资银行贷款增长幅度最大,并且在十多年来,中东欧转型国家银行部门结构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外资银行参与程度明显上升。中东欧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资产在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亦上升较快。至2002年底,其比例在该地区绝大多数国家都在70%以上。匈牙利约三分之二的银行部门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中,而捷克的比例更高,近95%的银行资产被外国投资者控制。所以,本文选取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共10个中东欧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市场信贷的影响。
2.检验国家的概况与检验时期的选取
1996年到2003年期间,中东欧国家外资银行数量比率和资产比率呈现双高增长,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外资银行数量和资产比率都超过了50%,占据了东道国银行业市场的主导地位(斯洛文尼亚除外,外资银行数量比率和资产比率分别为26%和22%)。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等国的资产比重更是高达80%以上。除了罗马尼亚和斯洛文尼亚以外,其他中东欧国家外资银行的规模均大于当地银行。这表明,与东道国国内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在中东欧地区,外资银行的数量比率明显低于资产比率,这也表明外资银行的平均规模要大于当地银行。
本文样本共选取了中东欧10个国家1995-2006年的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样本银行总资产占各国银行总资产的90%以上。选取1995-2006年作为研究的时间段主要是基于下列考虑:(1)各国银行的重构已基本完成,银行重构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已不显著;(2)各国非金融行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而可以不考虑非金融行业改革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3)这一时期各国基本上都取消了对外资银行进入方式和股权比例的限制,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所造成的压力是全方位的,而非仅限于银行业的某个领域。
二、模型的设定和变量的选取
(一)对计量模型的设定
以往在研究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时所采用的实证模型一般是多元Logit模型,这一模型在对银行破产、银行危机的研究中经常使用,该模型将银行危机看成是相同的事件。在样本的研究期间内,特定的国家只有两种状态,要么发生过系统性银行危机,要么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银行危机。因此,因变量(即银行危机虚拟变量)采用两个值,不发生危机为0,发生危机为1,同时模型采用逻辑概率分布函数。但是,这一实证研究方法并不适合本文的研究。因为银行危机没有发生时,银行体系也可能存在不稳定性,此时银行体系不稳定可以体现在流动性和偿还能力不良的情况上,因为银行的主营业务为信贷业务,所以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信贷市场的影响更能体现其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在研究外资银行对东道国信贷市场的影响时,大多数的研究从外资银行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总贷款规模的主要因素,很少是从东道国银行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对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质量影响的考察,主要参考了Christian E.Weller(2007)实证研究模型。
对银行稳定性的基本检验模型为:
为检验东道国特定市场环境对外资银行进入对银行体系稳定性改进的影响,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与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交叉项进行分析。模型(2)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影响是否受到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作用;模型(3)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是否受到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的约束作用。
(二)对变量的选取
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外资银行的进入、自身的经营状况、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但这三方面因素的作用又受很多其他指标的影响。因此,在具体进行实证分析时,选取所有的样本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主要是银行的微观财务数据难以获得;另一方面银行的稳定性不但受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而且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很难将这些因素一一选取,也很难将这些因素的影响有效的分离。所以,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外资银行进入这种外部冲击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并未过多的关注东道国银行本身的微观指标数据和东道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当然这些数据对其本身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是根据数据可获得性主要选取了以下指标进行研究。
1.解释变量
涉及外资银行进入的指标主要有外资银行数量份额、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外资银行在国内贷款市场的份额等。外资银行数量份额即外资银行数量占东道国整个银行体系银行数量的比重;外资银行资产份额,即外资银行总资产占东道国整个银行体系资产总量的比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外资银行一进入东道国市场,国内银行就调整其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价格,以防止外资银行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那么数量比率是一种有效地衡量方法,也就是说,东道国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数量可以说明银行业的竞争状况;反之,如果外资银行只有在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后才能对国内银行的定价和盈利状况产生影响的话,那么资产比值是一种较为有效地衡量方法。这两个指标只能说明外资银行实际规模对东道国银行的影响,不能说明潜在外资银行规模对东道国银行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外资银行在国内信贷市场的份额,即一国外资银行总贷款占一国银行市场的总贷款的比率,说明外资银行在东道国银行主营业务上的份额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另外,本文借鉴Claessens等人(2001)与Hermes和Lensink(2003)所使用的外资银行的资产比重进行实证分析。东道国银行自身经营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银行的存款规模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基本上表明了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能力。
宏观经济变量指标主要有东道国的GDP增长率和金融监管水平。GDP是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代表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规模,但是并不能反映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因此本文选取东道国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东道国宏观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这样可以兼顾各种宏观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影响。此外,本文以金融自由化程度作为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的代理变量。
2.被解释变量
东道国银行的稳定性指标是由一系列的代理指标表示,包含东道国的盈利能力、信贷质量、信贷规模、银行的流动性指标。其中东道国银行的盈利能力以资产收益率表示;信贷质量用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和准备金占不良贷款的比率衡量;银行流动性以净贷款占总资产的比率来表示。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含义具体见表2。
(三)数据的来源
目前,国际上有关外资银行问题研究的微观银行数据均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Bankscope是欧洲财务信息提供商Bureau van Dijk(BvD)与银行业权威机构FitchRatings(惠誉)合作开发的银行业著名数据库产品。它提供了全球12000多家主要银行(1673家北美银行、9700家其他各国银行)及世界重要的金融机构的详细经营与财务信息,是当今全球银行业最具权威性的行业分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的覆盖面广泛,涵盖银行的资产大约占各国银行总资产的90%左右。
本文研究有关银行的变量数据亦来自bankscope提供的各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所用到的数据包括10个样本国家(1995-2006年间)的相关财务数据。所涉及的宏观数据来源于BvD的另外一个数据库《EU各国宏观经济指标宝典》(EIU CountryData)。外资银行贷款和存款来源于BIS的国际银行统计数据。另外的一些数据来源于IFS(国际金融统计)。同时,由于Bankscope中各国对银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具有不同的标准,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间银行财务数据的可比性。为此,本文仅选择采用国际通用的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AS)②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③的银行数据,这种国际通用会计准则包含36个标准化比率可以用于不同国家间的银行比较。
由于本文集中讨论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为此我们仅选择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本文选择的样本银行均为至少存在3年连续数据且截至2006年底仍存在的银行。依此标准,本研究筛选得到的10个中东欧发展中国家262家商业银行数据为样本数据。
三、回归结果
(一)单位根检验
由于传统的经济计量学方法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不再适用,利用传统方法对计量模型进行统计推断时,许多参数的统计量的分布不再是标准分布,所作的回归被认为是谬误回归(Spurious Regression)。为防止谬误回归的产生,先要对数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判断每个变量的平稳性。本文使用Eviews5.0软件,采用ADF(Augment Dikey—Fuller)检验法,对模型涉及的各个变量的时间序列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到检验结果见表3。
表3中列示了对样本数据分别采用Levin,Lin和Chu、Im,Pesaran和Shin W—stat、ADF—Fisher Chi—squar和PP—Fisher Chi—square四种检验方法而得到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从单位根检验的数值和显著性上,我们可以发现:所有样本数据序列均为平稳序列,符合最小二乘回归检验的条件,可直接建立回归关系式。
(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回归结果
本研究运用截面加权回归(Cross Section Weight)估计方法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并采用广义最小二乘(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GLS)方法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为了控制不同样本国家样本银行数量差异对估计结果的影响,所有变量均采用该银行资产占其本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来进行加权。
首先对模型进行回归以检验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是否存在影响、作用的方向及程度。在回归分析中,加入外资银行信贷占比的二次项,以考察外资银行在信贷市场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所可能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本文的计量分析软件选用Eview5.0。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精确性和可信度,我们将估计结果列于表4。回归结果中的为拟合优度检验,Adjusted 为调整的,F-statistic为检验整体回归整体显著性的F统计量,Cross-sections为样本组数,Observations为样本观测值总数。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总体上均较为理想,回归的数值均在0.8083—0.9105左右,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说服力。F统计量的值在1%的检验性水平下均显著,说明方程的整体显著性均较高。实证分析中需要考察的各个解释变量t统计量值,只有极少数变量的显著性稍差,绝大多数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总结表4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所有回归中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和外资银行在信贷市场占比(MCTC)的系数均较为显著,表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确有重要的影响。
第二,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规模(CRA)的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导致贷款规模的下降,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信贷市场的竞争程度,在信贷市场上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甄别技术,所以可以筛选优质的客户,在信贷市场上挤出东道国银行,降低国内银行的信贷数量。外资银行在信贷市场的占比(MCTC)对信贷规模的回归系数为负,也说明了外资银行在信贷市场的这种挤出作用。国内银行信贷规模的下降会使银行体系变得不稳定,原因是贷款利息收入是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贷款的减少降低了银行的利润,减少了银行的收入,增大了东道国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
第三,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MCTC)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质量(CRQ)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外资银行在利用先进的甄别技术,在信贷市场上挤出东道国银行时,通过与国内银行的合资或者其他合资形式,同时也向东道国银行溢出了先进的甄别技术,使国内银行能够更好的筛选出优质的客户,因此降低国内银行的坏账率,提高银行的信贷质量。信贷质量的提高,增加了银行体系的利润,提高了银行的流动性,因而有助于提高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第四,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MCTC)对东道国银行的流动性有正向回归,说明外资银行的进入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性和流动性。模型中对盈利能力的回归不显著,主要因为盈利能力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不能完全覆盖对它的解释。
第五,银行的存款规模(DPA)和资本充足率(CPA)对银行的信贷规模(CRA)、信贷质量(CRQ)、流动性(CL)、盈利能力(ROAA)均有正向的影响。
通过对估计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程度的增加,起到了提高东道国银行业贷款质量、流动性和盈利能力,降低了信贷规模,总体上来说,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资银行进入提高了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验证了假设。
在表5中加入了东道国经济水平的影响,衡量东道国宏观经济环境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制约作用。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总体上均较为理想,回归的数值均在0.7307~0.9315左右,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说服力。F统计量的值在1%的检验性水平下均显著,说明方程的整体显著性均较高。实证分析中需要考察的各个解释变量t统计量值,只有极少数变量的显著性稍差,绝大多数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总结表5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所有回归中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和外资银行在信贷市场占比(MCTC)的系数均较为显著,表明加入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仍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规模(CRA)的回归系数为负,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质量(CRQ)的回归系数为正,对东道国银行的流动性有正向回归,对盈利能力的回归不显著。这些回归结果与未考虑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时相同。
第三,加入的交叉项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规模(CRA)的回归系数为负,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质量(CRQ)的回归系数为正,对东道国银行的流动性有正向回归,对盈利能力的回归不显著。对变量的影响方向与显著性同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变量的影响一致,说明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改进作用呈正向改进,验证了假设4。
第四,银行的存款规模(DPA)和资本充足率(CPA)对银行的信贷规模(CRA)、信贷质量(CRQ)、流动性(CL)、盈利能力(ROAA)均有正向的影响。
在表6中加入了金融监管水平的影响,衡量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对东道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制约作用。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总体上均较为理想,回归的数值均在0.7300~0.9314左右,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说服力。F统计量的值在1%的检验性水平下均显著,说明方程的整体显著性均较高。实证分析中需要考察的各个解释变量t统计量值,只有极少数变量的显著性稍差,绝大多数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总结表6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所有回归中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和外资银行在信贷市场占比(MCTC)的系数均较为显著,表明加入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因素后,外资银行进入对东道国银行稳定性仍旧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外资进入程度变量(FS)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规模(CRA)的回归系数为负,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质量(CRQ)的回归系数为正,对东道国银行的流动性有正向回归,对盈利能力的回归不显著。这些回归结果与未考虑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因素时相同。
第三,加入的交叉项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规模(CRA)的回归系数为负,对东道国银行的信贷质量(CRQ)的回归系数为正,对东道国银行的流动性有正向回归,对盈利能力的回归不显著。对变量的影响方向与显著性同外资银行进入程度变量的影响一致,说明东道国金融监管水平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改进作用呈正向改进,验证了假设5。
第四,银行的存款规模(DPA)和资本充足率(CPA)对银行的信贷规模(CRA)、信贷质量(CRQ)、流动性(CL)、盈利能力(ROAA)均有正向的影响。
四、结论分析
通过对外资银行进入东道国银行信贷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程度对东道国银行不同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但总体来看,提高了东道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从我国的银行业开放来看,虽然我国的银行改革需要外资银行的参与和推动,但是当外资银行业务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影响国内信贷规模的大小、信贷质量的高低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并且可以左右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考虑国家的政治层面时,外资银行的进入就不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存在影响,而且会对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挑战。因此,鉴于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脆弱性,外资银行的引进存在“适度”的问题。
目前,外资银行以参股国内银行的形式进入,就可以凭借少量的资本金通过放大贷款额度获得较大的收益,而且这种形式也规避了其在我国经营网点设施方面的劣势,所以外资银行有扩大参股比例的动机。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和股权分散的银行,由参股到控股的改变则达到了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的蚕食,进而形成与我国当地银行的竞争,危及我国的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安全。所以,我国政府应对外资银行直接或间接获得国内银行的股权进行严格的审批,牢牢把握住我国银行业的控制权。
注释:
①Tim Kane,Kim R.Holmes,and Mary Anastasia O'Grady,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Washington,D.C.:The Heritage Foundation and Dow Jones & Company,Inc.,2007,at www.heritage.org/index.
②亦称国际会计标准,是由1973年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为提高会计报表资料在国际间的可比性、协调各国会计实务中的分歧而颁布的会计规范。国际会计准则是适应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主要规定了会计报表中的某些项目应如何计量及应提供报表资料的最低限度等。
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所颁布的,一项全球公认的易于各国在跨国经济往来时可以执行一个标准的制度,用于规范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会计运作的指导性原则,使各国的经济利益可在一个标准上得到保护,不至于因参差不一的准则导致不一样的计算方式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至今已经推出41项,且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中。
标签:银行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外资银行论文; 银行资产论文; 信贷规模论文; 回归模型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资产规模论文; 东道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