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然的理想与中国古代园林景观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代论文,理想论文,自然论文,园林景观设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把自然界的景观引入人类的居住庭院或城市环境之中,人为仿造自然山水环境而进行设计,从而诞生了“园林”。这种在居住庭院内的人工设计景观,不仅在于个人居住空间环境的改善,还有人生所追求理想的寄托。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个人生命终有尽头,在哪里可以寻得长生?或者,在这有限的生命时光中,如何度过此生?在中国古代,有人在自己居住的庭院内设计理想的自然景观,寻找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1.辨析“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
1.1“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各自不同的主题思想
“园”是一块有边界的土地,在私有社会这就是私人住宅庭院内的一块地域;“林”是指草木茂盛的景观,这里往往是指按人设定的理想美学原则设计的自然景观。“园林’就是具有花草树木自然景观的有边界范围的地域;这是一块经过人工设计的具有大自然面貌的地域,而不是人造建筑景观园,也不是人造设施堆积的游乐场。最初起源都是为帝王贵族等极少数个人使用服务。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园林绝对是私人拥有的产物,普通民众有许多人一生都没有看见园林是什么样子的。
以往把中国古代园林划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本文不赞成这种划分。因为按照其属有性质来区别:“皇家园林”也属于“私家园林”,是皇帝个人私有财产,决不允许公众享用,也不允许亲信大臣共同享用。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属于清朝帝王个人所拥有,南京的玄武湖曾经属于南朝帝王个人所拥有。苏州留园、拙政园,扬州个园为官僚富商个人拥有,也是私有财产,公众是不能享受的,但其规模和面积比帝王园林小得多。
按照园林艺术主题分类:中国古代帝王追寻长生不死的神仙意境,即“皇家园林”,士大夫文人追寻着美妙和谐的“桃花源”社会,它创作主题思想是以中国古代诗人画家的艺术品为基础的,所以称为“文人园林”。
在文人园林之中,建筑空间是非常狭小的,其中的亭廊只能供一二人游览使用。景观的设计也是静态的,只能是个别人细细地品味其中的韵味,不属于大众游览的景观场地,是绝对的私人场地空间。只有寺庙名胜和自然风景是公共游览观赏地,任何人都可以参观、欣赏和游玩的。
古代园林是绝对封闭于私人庭园之内的,完全为个人观赏,那个时期,许多人一生也没有见过园林
与古代“私家园林”相对应的是现代工业化社会诞生之后的“公共园林”,这是人人皆可以进入的园林,即我们今天称呼的“公园”。
1.2“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各自历史源流和发展
以往均将中国风景园林的起源仅仅归由于帝王游乐的“囿苑”,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探究其远古的源头,“囿苑”实际只是中国皇家园林源流,而不是所有园林形式的发源萌芽,“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这两种形式古代风景园林艺术主题各不相同,并列发展而又互相影响。追溯历史,它们各自有独立的发展源流。中国风景园林实际是众流汇集而成。
商时期的“囿苑”、周朝的“灵台”,显示了帝王的权威和富贵;这只是“皇家园林”的最早起源。从秦始皇到清朝末代皇帝,贯穿整个时代的宫苑始终突出天子诸侯的权力,显示天上人间的物质享受的追求,但是这种“皇家园林”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诞生,没有太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追寻隐居社会,文人园林萌芽实际起源于士大夫的“岩栖”。其山庄、别业则继承了岩栖山居传统,重视精神生活与自然适性的理想,最终形成了与“皇家园林”风格迥然不同的“文人园林”。
2.皇家园林中的自然理想观
皇家园林起源
帝王狩猎的“囿”
《孟子·梁惠王下》记述: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一般中国园林史的研究都认为这是最早的园林记录了。但是“囿”字在殷代甲骨文中以及稍后的石鼓文,都画成田字形方格,方格中填满了草木,这是象形文字为我们记录的直接形象:无疑它是有一定范围的植物境域,让天然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是天子或诸侯专享的狩猎游乐场,后来发展为域养禽兽的天然景观地。
这种狩猎活动是以娱乐为目的,与民众为生存的狩猎活动完全不同。在生产力极其低下时期,只有极个别帝王具备这样的物质基础;所以在诸多种园林形式中,皇家园林最早出现。周朝还形成为典章制度:“天子之囿方百里,诸侯方四十里。”并在行政编制中设“迹人”、“囿人”等官吏和工人,分管动物和植物。(注:陈植《中国历代造园文选》,安徽黄山书社,1992年。)。
北京的中海、南海、北海是古代皇家园林。湖中的岛屿寓意为仙境”,是帝王个人“长生不死”的理想境界
商周时代所谓“台”,实为夯土高台上所建造的宫殿、烽火台或天文台,原与园林无关。据史籍记载也是如此。第一代世袭天子夏启有“钧台”之飨,是一所宴殿,曾大宴诸侯于此。夏桀囚汤于“夏台”,则是临时软禁诸侯的寝殿。这些所谓台都与园林无关。而殷代储藏铢货财宝的宫殿建筑称“鹿台”,具有观赏四方八景的作用。殷末周初,由于台与自然环境以及囿的结合,出现了沙丘苑台以及灵沼、灵囿相结合的“灵台”,并有如玉璧形的河水环拥的“辟雍”(天子讲书的学宫),开始了向园林性质的转变。
生产性栽培“圃”转向为观赏性园艺
西方学者将西方造园史推溯到上帝的“伊甸园”(Eden Garden),而在中国,有的学者指出神话传说的黄帝“悬圃”为最早的园林萌芽(注:成玉宁《中国早期造园的史料与史实》,《中国园林》1997年第3期。)。“圃”是指周边有筑墙围绕的、进行人工栽培果树蔬菜的生产培育场地。《穆天子传》称悬圃在“昆仑之丘”,穆王与西母王同游悬圃。《山海经》有:“槐江之间,惟帝王之元圃”,这样精致的栽培并加以描绘,含有相当的观赏目的。西周时的芍药栽培,虽然是为了调味,但《诗经》中已描写到作为男女相爱的赠花了:“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经》还有描述庭院内树木:“桃之夭夭,其华灼灼。”屈原在他的诗篇《少司命》的开篇所写:“秋兰兮糜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兮袭予。”虽或是为香料或是药用栽培,已是庭园内的人工栽培的描写了。
自然风景与宫苑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以姑苏山作“姑苏台”,以真山真水作台座,以及吴王夫差在太湖洞庭西山创建“消夏湾”,在灵岩山还建“馆娃宫”(注:朱有介《自然审美与生态效应》,《第一届风景园林美学研讨会论文集》,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选择自然景观优美的地域,养爱妃宠物以供游乐玩耍,建立离宫别苑。“馆”指居住或封闭的意思,“娃”是指相貌姣好的女子,许多传说就是西施。而“消夏”名称则明确指出利用湖山自然生态效应供避暑了。开创了利用自然地形湖山之美,而营建皇家“宫苑园林”之始。
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依骊山而建壮阔的“阿房宫”,内设园林“兰池宫”,其中设有一“长池”,刻石鲸鱼长二百丈,置于水中,祈求使其生命犹如神仙一样天长地久。秦始皇自称为“真人”,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创立了主题是“神仙意境’的皇家园林。
汉武帝“上林苑”使宫苑园林达到高峰。在设定的广大范围内,建苑供养百兽,以天子射猎取乐;同时汉代宫苑出现了“一池三山”为主体的神仙意境。一池名为“太液池”,是以远古时期昆仑山神话体系为主题,关于西王母、嫦娥、月宫、广寒殿等传说,景观仿效中国西北部新疆天山博格达峰顶的天池;三山名为“蓬莱、瀛洲、方丈”,是以战国时期蓬莱神话体系为主题,景观仿效了中国渤海沿岸和岛屿(注: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明北京皇城的西苑及其他大内御苑分布图
1.蕉园 2.水云榭 3.团城 4.万岁山 5.凝和殿 6.藏舟浦 7.西海神祠、涌玉阁 8.北台 9.太素殿 10.天鹅房 11.凝翠殿 12.清馥殿 13.腾禧殿 14.玉熙宫 15.西十库、西酒房、西花房、果园厂 16.光明殿 17.万寿宫 18.平台(紫光阁) 19.南台 20.乐成殿 21.灰池 22.社稷坛 23.太庙 24.元明阁 25.大高玄殿 26.御马苑
南朝定都建康169年,历朝营建御苑。他们打破秦汉宫苑仅局限于封闭的建筑空间,转而面向大自然风景。南朝帝王的“华林园”就是面向玄武湖和紫金山,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就是其园林主景观。同时又在玄武湖中进行人工堆岛(注:蒋赞初《南京史话》,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帝王在此登岸,仍旧仿效秦汉各皇帝,祈求长生不死的神仙境界,但这时所处的一池三山是在辽阔的大自然湖中,而不是以往的人工挖掘水池。玄武湖周边一带,特别在湖的南畔是史称“六朝风流”的主要发生地,曾有许许多多委婉动人的历史故事,也有荒淫暴戾的记载。至今还有“神仙岛屿”、“铜钩井”、“胭脂井”、“郭璞墩”遗迹。
追寻长生不老的神仙意境,是帝王穷奢极欲的热衷向往,从秦始皇到清王朝末代皇帝,几千年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帝王园林的主题。这种“皇家园林”对于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诞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3.文人园林中的自然理想观
由于物质财力所限制,士大夫文人园林出现比皇家园林晚得多,规模也小得多。文人园林的诞生继承了岩栖隐居传统,重视精神生活与自然适性的理想。
3.1“文人园林”起源
传说隐居之祖巢父“以树为巢,而隐其上,故时人号之曰巢。”据《高士传·许由》记述,“尧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而逃去。……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许由因不愿接受帝尧的禅让而遁入嵩山隐居,死葬箕山之上。孔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又说:“贤者辟世,其次辟地。”中国古代文人就具有这样的传统在个人抱负无法实现时,就隐逸于自然山水之间。
谢灵运在《山居赋》其开篇就对南北朝以前士大夫园林归综于岩栖。他说:“古巢居穴处曰‘岩栖’,栋宇居山曰‘山居’,在林野曰‘丘园’,在郊郭曰‘城傍’。”这里所谓巢居穴处,并非原始人类生活的巢居穴处,而是指奴隶社会统治阶层游离出来的士大夫文人的隐居生活,暗用巢父巢居、许由穴处的典故。山居也不是一般居住山间的人家,而是封建士大夫的山庄,如谢灵运的山居,就是康乐公封地(始宁县)的山水胜处。
与周文王的囿同时期的栖隐地——吕尚的“蹯溪凡谷”,今陕西汉中县还保存了这个隐居地的地形。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是殷纣时营救过西伯姬昌被囚于美里时的几个人之一,因纣王无道而隐居于歧山县的凡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蹯溪中有泉,谓之兹泉,泉水潭积,自成渊渚。即太公钓处,今人谓之凡谷。石壁深高,幽篁浓密,林泽秀阻,人迹罕及,东南隅有石室,盖太公所居也,水次,有平石,可钓处……是蹯溪之称也,其水清冷神异。北流十二里注于渭。”
陆士衡《招隐诗》中所谓:“……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左太冲《招隐诗》中称:“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昭明文选》)。这是西晋时诗人心中保留的隐士岩栖的形象,仍还是巢居穴处,没有房屋结构,而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从这些描写可以明显看出,隐居地的自然环境,是经过精心选取的一处泉石优美、林竹秀茂的自然境域,没有人造的建筑。这给我们鲜明的印象是花红云白,琴韵与溪山互答。这就是岩栖的特点。
先秦时期那些经过精心选择的山水优美、植物丰茂、生态效应良好的“岩栖”隐居地,是后来中国士大夫文人园林所继承发展的传统。秦汉之交商山四皓的秦岭商山、东汉严光在富春江畔的富阳山庄、焦光在长江中的镇江焦山,以及晋、宋之交戴禺的黄皓山精舍、谢灵运的始灵山居、谢茂之的惠山草堂,直至初唐如韦嗣立的骊山山庄,稍后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庐山草堂等等,都是这样一个具有良好生态境域的场地。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文人园林,其所追求的意境是宁静淡泊,与世无争。
其实,真正的山水隐居还是很困难的事,个体生命在风雪交加的自然环境中是很难维持的。所以要实现确实可行的“隐居”,还是在自己居住的深宅大院内建立自然山水花园,以实现精神理想的“隐居”,个体生命依然在与群体社会交往的世界中。
最早有记载的中国文人私家园林的萌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周有个“漆园”,位于河南省归德县。我们没有关于此园的详细描述,只知道院中有一棵大槐树。庄周在树下做梦,梦见蝴蝶(注:[日]冈大路(常瀛生译)《中国古代宫苑园林史考》,农业出版社,1988年。)。从当时历史情况来看,这些文人缺少帝王那样的雄厚财力,因此无法营造大规模豪华的园林。但其园林设计主题思想与帝王园林完全不一样,园林景观是朴素自然的。其起源发展与周文王的“囿”的形式各不相关。
苏州的网师园。寓名为“打渔人的花园”,是古代文人向往超尘脱俗的隐居境界
3.2艰难时世中诞生
魏晋南北朝是战争灾难频繁发生的时代,在这历时369年(220~589)内,充满动荡、灾难和杀戮,王朝不断更迭,政治斗争异常残酷。仕途的纷争严酷,使士大夫文人认识到自己根本无力对抗现实社会。在“道不行”、“邦无道”或“王道乐土”沦丧之际,士大夫文人要么“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更多是走上追随漆园高风,在老庄道家中安身,在山水花鸟的大自然中获得抚慰。高举慕远,去实现那种“与道冥一”的“天地境界”。保全生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寄情于大自然的山水里。在个人住宅庭院内布置咫尺自然山水,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文人园林。
北方经历了游牧民族多次蹂躏,汉族人大量向江南迁移,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形成汉族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江南的小桥流水人文景观和柔风细雨自然景观滋生了士大夫文人园林景观。江南地区植被种类丰富,河网纵横交错,形成了和谐温情的江南园林,特别是水景的利用。这与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所追求的“美妙和谐的自然社会”理想一致,与帝王园林的宏大气魄有很大区别。
东晋时的陶渊明想象创作的“桃花源”是中国古代文人追寻的一个理想景观场地,其实这是一个封闭的盆地形的自然地理环境。此后按此理想模式建立的文人园林都是封闭的,隐藏在高高围墙、深宅大院之内的,尽管园林之内的围墙留有花格窗,相互有“透景”、“漏景”,然而临街的围墙是完全封闭隔离的,这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时期典型的安居理念。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写到:“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基和趋向。”在世界文明史上,真正具有自然山水审美的中国文人园林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艺术最潇洒的品格就是诞生在这最残酷的黑暗时代。
网师园平面图(摹自《苏州古典园林》)
1.宅门 2.轿厅 3.大厅 4.撷秀楼 5.小山丛桂轩 6.蹈和馆 7.琴室 8.濯缨水阁 9.月到风来亭 10.看松读画轩 11.集虚斋 12.竹外一枝轩 13.射鸭廓 14.五峰书屋 15.梯云室 16.殿春簃 17.冷泉亭
3.3隐居与写意山水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诗画艺术融合山水景观的“文人园林”,这是从古代园林演变为古典园林的转折点(注:童隽《江南园林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唐宋时进一步发展成以写意诗情画意融合景观的“写意山水园”。
李白诗:“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窈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说:“君子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古代士大夫文人在深山野林隐居生活中,深深地体味着大自然的韵味。
唐朝诗人王维晚年辞官归田隐退山中,他在长安郊外居住地建立“辋川别业”,这座私人园林在人工创造的山水景观中融合了文人书画意境。辋川是个天然隐蔽场所,四周树林茂密,岗岭怀抱,而辋川则是这丘陵之中的一个平坦谷地;建设的园林与周围自然环境浑然天成,其中融合的书画意境平淡幽远。在似乎看起来平平淡淡的景色中达到至高的境界(注: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在诗人画家创立的“写意山水园林”中,园主人可以在这深深的庭院之中,寻求寂静的冥想。冷洁、超脱、秀逸等品质为其高超意境;吟风弄月,饮酒赋诗,踏雪寻梅,为其风雅内容;对大自然的风景经过取舍、概括和艺术加工。石头表示某个山峦,水池表示湖海,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山壑溪地为其主体生活境域。孤舟独钓,伴倚花木,相映着小桥流水,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永恒,悠然意远,心旷神怡(注:(明)文震亨《长物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注:(清)李渔《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拙政园有个“雪香云蔚亭”,亭外遍植梅花,标志着文人孤傲不群的情怀。而宋词人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了这种感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扬州瘦西湖有“画舫”,寄啸山庄有“船厅”,南京煦园有“不系舟”,这是寄托什么情思呢?陶渊明在《归来去兮辞》中写到:“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簃,风飘飘而吹衣。”李白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是视官场为险途,而又不愿同流合污的理想。苏州留园旧有船形一处,题名为:“少风波处便是家”,也是这种意境。
拙政园门口有一座假山,是桃源洞口的模拟,西部月门上题“别有洞天”横额,也是李白“桃花流水窈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意境。
“文人写意山水园”是以大自然景观为模本的艺术主题园林,景观设计源于自然,而其中绘画原理布局和追求的诗画意境使其又超于自然的景观。虽然文人园林的出现比帝王园林晚一千年,其艺术成就却超过帝王园林。
4.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观念区别
中国古代设计师对建筑与园林这两类基本性质不同的事物,在设计处理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对于建筑总是运用整齐对称的格局,而对于风景园林则重因地制宜,没有中轴对称的形式,完全是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布局。山有宾主朝揖之势,水有迂回萦绕之情,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这种形式格局上的差异,正来源于性质上的区别。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没有规整的行道树,没有绿篱,没有花坛,没有修剪的草坪,树木花卉的种植依照大自然原始植被分布方式。三五成丛,自由散聚,水池或者山石,野趣横生,景色苍润。这都是在观察大自然天然植被景观而后精练创作的。
但还有性质上的重合部分,例如坛庙、陵园等其基本性质属于建筑设计,在其周围的植物常作行列整齐的布置,这是建筑性质的外延。而具有审美的自然生态空间的园林建筑,区别于正统的建筑布局,建筑物本身在园林中,高低曲折,参差错落,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这也是基本性质的外延。无论规划设计中国园林的形式美,还是意境美,其艺术布局处理莫不以自然地形条件与自然变化为依据与出发点。而建筑则不然,紫禁城的庄严宏伟意寓皇权永远至高无上;未央宫的壮丽是体现了萧何的治世理念;重门深院的第宅,体现了封建礼教的规仪,令人起“侯门深似海”的联想;民宅村落、四合院、一颗印的住宅布局也各自有其所体现的理念(注:刘沛林等《中国古村落景观的空间意象研究》,《地理研究》1998年第1期。),虽然古代中国园林与古代中国建筑都是中国文化所孕育的产物,一则要求均衡,对称,整齐;另一则要求随意,洒脱与流动,这是基本性质赋予不同门类的审美标准与审美理想。
5.道法自然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秩序是美的”,他们认为野生大自然是未经驯化的,充分体现人工造型的植物形式才是美的,所以植物形态都修剪成规整几何形式,园林中的道路应该整齐笔直的(注:宗白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
18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园林景观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展现。从希腊、古罗马的庄园别墅,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再到法国的凡尔塞宫苑,在规划设计中都有一个完整的中轴系统。西方古典园林的创作思想是以人为自然界的中心,大自然必须按照人头脑中的秩序、规则、条理、模式来进行改造,以中轴对称规则形式体现出超越自然的人类征服力量,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
然而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曾有著名言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指出大自然为万物起始根源,过分理性的人类和社会必须复归其原始状态,才有平和美满。道家强调“无为”、“寡欲”、“弃知”,即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而为,个人内心修养与外在自然要相互融洽,顺乎自然规律是一切幸福和睦的根源,也是美感的根源。
置身于中国古典园林之中,游人感受到的是群山环抱,水溪萦绕,以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不像歌德长诗《浮士德》追求壮观宏伟的无限辽阔,也没有德国画家费烈德里西作品《海滨孤僧》所面对的无穷天地怅惘。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人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与大自然永远只能和睦相处,而绝不是超越征服,大自然的野趣生机,远超过一切人造景观。如果把西方古典园林比为绚丽的图案,中国古典园林就是清凉爽人的山林轻风。
由于中国风景园林具有对自然审美独特的历史渊源,在现代中国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楼景观的时候,现代酉方城市规划学者正在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和古代文化遗产,为塑造现代人居环境的自然协调寻找新的灵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