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冯洋欢[1](2019)在《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作用力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房价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研究房价的影响因素非常重要。住房作为一种具有空间属性的商品,其价格会受地理区位及空间作用力的影响。本文以浙江省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引力模型计算各城市的综合引力指数,并探讨城市综合房价质量、综合引力指数和实际房价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城市空间作用力对房价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构建综合房价质量指标体系,探讨了浙江省各城市的综合房价质量及规律。时间维度上,各城市的综合房价质量在3年间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杭州市的综合房价质量为第一等级,宁波、温州、嘉兴、绍兴、金华和台州市为第二等级,湖州、衢州、舟山和丽水4市为第三等级。(2)基于引力模型揭示了浙江省各城市间的引力指数和综合引力指数。城市间的引力指数分级结果显示:杭州与湖州、杭州与嘉兴、杭州与绍兴之间的引力指数属于第一等级;杭州与宁波、杭州与金华、宁波与绍兴等12对城市间的引力指数属于第二等级;其他大部分城市间的引力指数属于第三等级。引力指数隶属度结果显示:杭州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嘉兴、湖州和绍兴的影响较大;绍兴对杭州的影响力较大;宁波对舟山的影响较大;温州对台州和丽水的影响较大;金华对衢州的影响较大。综合引力指数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浙江省各城市的综合引力指数在3年间均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杭州及其周围城市的综合引力指数等级较高,浙江省西南部几个城市等级较低。(3)基于相关性分析,探讨了浙江省各城市综合房价质量、综合引力指数和房价之间的关系。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浙江省大部分城市的综合引力指数对房价的影响力不高,且城市综合引力指数和房价间处于低协调发展状态;而大部分城市的综合房价质量和综合引力指数对房价的共同影响力较大,且三者之间的发展比较协调。3年间大部分城市综合房价质量和综合引力指数对房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城市综合房价质量对房价的影响比较显着,而城市综合引力指数对房价的影响显着性不高;由回归模型测得的大部分城市的拟合房价与实际房价之间的拟合度较高。
荣培[2](2016)在《收益法在农用地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当今社会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用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用地的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评估方法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农用地价值评估工作十分必要,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方法是收益还原法。通过预测农用地的未来收益、选取合理的土地还原率及各类其他影响因素的参数,最终计算出农用地的价格现值。该方法在农用地中之所以比较适用,是因为它相对其他方法来说更为符合农用地的收益及投资情况。并且拥有相对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包括土地收益理论和地租理论这两种理论。但是在实际的农用地价值评估案例中,收益还原法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关于农用地的未来收益的预测值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评估人员直接参考实际收益值的均值,这样较为粗略的预测方法会导致最终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偏差,其应用效果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在农用地价值评估中,关于收益还原法的应用研究在当前看来尤为重要。全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农用地价值评估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本篇文章主要的研究内容,并且对农用地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农用地价值评估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国内外关于农用地价值方面的文献研究。第三部分对农用地的产权和价格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一定的描述,分析了农用地价格的类型及各类影响因素。第四部分详细的分析了收益还原法的理论依据、适用条件和估价步骤,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传统收益法存在的一些应用问题。第五部分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内容及其在农用地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农用地价值评估模型来解决纯收益的计算问题,并对得出的计算结果进行最终的精度检验。第六部分是将构建的评估模型应用到农用地的实际案例中,计算并检验了评估结果的精确度,并将改进后的收益还原法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七部分是对以上各部分内容的总结,并对农用地价值评估的未来发展予以期望。
张琼莉[3](2014)在《既有住宅建筑的估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住宅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既有住宅建筑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本学科领域研究的重点。借鉴国内外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国内住宅建筑市场的投资、抵押以及估价领域中的最新热点和发展趋势,才能保障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国内房地产市场存在许多房产泡沫,这直接影响到我国既有住宅建筑市场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如何满足现阶段既有住宅建筑市场的投资开发和广大居民对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将是既有住宅建筑估价或者抵押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本研究基于对既有住宅建筑重置价格,考虑既有住宅建筑成新度、年限折旧度以及环境适宜度等,并进行细分计算,提出了既有住宅建筑的价格评估体系。首先,基于对既有住宅建筑自身状况的分析,从既有住宅建筑的成新度理论知识入手,建立了既有住宅建筑成新度的指标体系,给出了既有住宅建成新度的评价准则和评价依据,提出了既有住宅建成新度的计算式;其次,根据住宅建筑的使用年限要求对既有住宅建筑的已使用年限进行折旧,区别于成新度的计算;最后,将环境因素作为需要考虑的宏观因素形成一个评估体系,用环境适宜度来衡量既有住宅建筑的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程度。结合以上三步形成一个完整的衡量既有住宅建筑价格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将既有住宅建筑自身状况、环境影响因素以及国家倡导的相关宏观政策等系统的综合,为科学准确的对既有住宅建筑进行估价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后,本研究还给出了既有住宅建筑价格评估的示例。构建的既有住宅建筑的价格评估体系可以提高估价人员对住宅建筑估价的准确性,也为既有住宅建筑的交易、抵押以及城中村改造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有助于其建立合理的秩序,促进公平贸易,推进既有住宅建筑的价格合理化,有效地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保障房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维护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杨一帆[4](2010)在《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文中提出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改善是当前中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可以预见,农民社会保障理论建设与框架设计会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研究的目标是研讨中国的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涵盖制度的目标、机制、架构和实现途径等。“农地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变迁”是研究的切入点,也是观察的视角。主要是透过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来论证土地作为基础性资源在现代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作用;同时,也从历史的回顾、解读和反思中,探索未来制度发展的方向;还借以比较中外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制约条件和发展路径的差异性。论文总共安排9章。其中,第1章导论包括研究背景、基本假设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和主要观点等。第2章包括文献综述、理论范式等内容,旨在为研究搭建一个适宜的工作平台。第3章、第4章、第5章和第6章着重农地制度和社会保障的历史比较分析,是经验研究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篇章。其中,第3章研究中国的农地制度。从大历史的视角剖析中国独特的土地均分传统、革命斗争逻辑、剩余提取和“以农补工”策略、“三农困境”等一系列存在继起和连续关系的问题,依次考察:传统农耕时代中央集权制下的“均分传统”;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内外交困下的调整动机;革命斗争和土地改革的政治逻辑;初步工业化进程中的集体化、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包干、包产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等混合制;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及配套的安置和保障政策。第4章研究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依次考察:土地公有化之前(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土地和家庭作为主要保障的基本特点,以及有限的灾害救助等国家介入形式;从土地公有制到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土地和家庭作为传统保障形式所受到的冲击,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建立主要由集体负责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基层卫生院)等方面承担的责任,以及集体作为互助保障主要载体在保障系统中角色的提升;土地权利二分、引入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产出和价值上升,家庭功能弱化,国家介入力量的持续加强,以及集体功能的变化和社会力量的成长。第5章专门考察研究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从农地制度、征收制度、安置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几者之间的不协调现象入手,通过考察农地征收及安置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重点引出“土地换保障”、“土地换身份”等近年来广受推崇的政策实践,着重研究其适用性和约束条件,以及潜在的隐患和风险,为后文讨论两者的理论关系架构做进一步的准备。第6章研究英、德等先工业化国家的相关案例。着重考察:英国济贫制度同圈地运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总结其农民问题“流民化、贫民化”的经验教训;德国工人社会保险制度同农民失地进城潮之间的关系,总结其农民问题“劳工化”的经验教训。北欧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总结其适用性和限制条件。尤其注重考察和比较上述各国政策选择的内外部原因及相互影响机制,引出社会保障作为一种转型期矛盾化解手段在西方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特性。第7章、第8章着重研究两者关系的理论架构、制度理念与模式选择,是理论研究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篇章。第7章将把前文从历史和比较研究中所得到的现象层面的发现,上升到社会保障基本理论的层面,抽象地研究农地制度同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关系,及其动态演变的过程和机制,从而为后文探讨农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结合,以及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做好理论上的准备。依次考察,农地作为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生活场所的基本属性,以及用途转换中价值跃升等性质;分析“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如: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质量的效率问题、资本化的不确定性、用途转换的不确定性、增值分享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市场的价格波动)等;分析“从土地到收入、从收入到保障”这个链条,从筹资和给付的角度,将上述多种机制整合到一个体系之内——“基于农地的共同保障”。第8章将联系中国改革实际,把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同土地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比较和剖析当前广泛争议的两条发展道路:即以土地私有化或变相私有化为基础的“国家+市场”的个体化社会保障模式,以及以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公有化为基础的“国家+集体”的合作化社会保障模式,主要分析两者的实质和差异。第9章是结论部分,将概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和十条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制定农村和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必须以服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和维护国家竞争能力为前提,要控制政府对福利保障项目的直接支出;确保土地公有制不改变,注重创新所有制实现形式、释放土地功能,实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勇于突破西方语境下的社会保障观念、理论和体系,唯有此,才能走出一条真正适合国情的制度创新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做出具有深远意义的贡献。论文主要观点包括:1.土地制度作为国家基本制度的一种,是国家汲取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动员与调度社会资源的核心途径;而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另一种国家基本制度,则是国家再分配能力的主要体现,是国家维护社会分配正义的核心途径。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2.摆正农民社会保障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及国际经济政治大环境下的位置。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福利模式的选择,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等外部因素影响的结果。3.强调国家作用。越是土地矛盾严重、封建传统深厚的后发展国家,土地制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等其他国家基本制度的影响越大,越需要国家在社会保障等再分配制度建设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4.凸显土地产权在现代条件下的极端重要性。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农耕传统和农民人口众多的后发展大国,首先需要明确土地制度的性质及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关系,构建以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西方发达国家以工业化社会为基础的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对中国缺乏充分的借鉴价值。5.提出制度的框架构想和工具组合。建立一个以国家基本生存保障(贫困救助)为基底,以基于农地使用权的工作保障和合作化的农民互助保险为主体,以基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各种分成、补贴和农地金融(小额贷款、小额保险)收益为补充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论文创新之处在于:1.从基础理论的角度,比较抽象地研究了土地制度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架构,提出了两者协调共生的互动模式。2.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历史对比,剖析农地制度和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联,论证社会保障制度同各国工业化战略和现代化转型过程的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寻找符合自身国家特点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如果通过研究的过程成功验证了其适用性,可以据此经验提出一套新的社会保障理论分析框架和新的概念体系。3.立足于国情,对西方社会保障理论在中国可借鉴性的弱化作了充分解释。西方国家基本上都是把工业化作为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制度设计的研究前提,中国的条件截然不同。我国土地改革先于工业化,这是根本区别,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比高、二元结构长期存在。这种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土地因素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的作用,在土地政策同社会保障政策之间建立紧密联系。4.充分借鉴土地经济学和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将土地产权模式归纳为:私有自用的两权合一制、私有非‘自用的两权分离制、私有公用的两权分离制、公有自用的两权合一制、公有非自用的两权分离制和公有私用的两权分离制等六种模式,论述了不同农地制度模式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关系架构。5.对于农民社会保障的具体制度设计,综合考虑了救助性、保险性、补偿性、收益性再分配等多种手段,发展了现有理论——社会保障主要以参保缴费或财政转移为手段的定势,有助于完善制度框架体系,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论文不足之处在于:1.偏重采取历史的制度分析方法,可能不得不忽略历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大历史”的视角容易导致“小细节”被遗忘。2.实证部分偏重对重大“历史情境”和“大事件”的观察,主要依靠国家统计数据和部分研究的零星调研数据。由于本研究不具备开展大型数据搜集的条件和能力,因此,缺乏大规模实地调研和可供计量分析的数据,难以进行计量检验。3.为了尝试将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作为国家基本制度来协同研究,不得不首先将两者的位置放到同一个层级,由此,可能存在将社会保障制度地位过度“提升”的嫌疑,这仍值得深入研究。
吕杰,袁希平,甘淑[5](2010)在《农用地定级估价中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及相关问题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有效地开展农用地定级估价,对于促进土地资源管理从数量管理向质量与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方面转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文章结合当前国家有关农用地定级估价规程和地方农用地定级估价项目的具体实施,从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的实践出发,初步探讨分析了目前农用地定级估价中资料收集整理途径及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连季婷,宋红月,汤永鸿[6](2010)在《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年度变化与空间分异研究——以石家庄为例》文中认为构建了一套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套评价方法,并利用石家庄市1997~2006年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年度变化与空间分异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唐建[7](2010)在《耕地价值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意义我国耕地价值评价理论和政策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普遍严重低估耕地价值。具体来讲,在采用收益还原法等方法时,忽视耕地利用在资本、劳动者素质、供求关系、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差异问题,而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由留守的老人、妇女从事农业生产,耕地利用水平明显不足,利用现有的、低利用水平的耕地资料构建并计算出耕地价值,将导致耕地价值的严重低估;地方政府在转变耕地用途时,往往直接将耕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与非农用途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忽视耕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也存在低估耕地价值问题。因此,耕地价值评价研究对于保护耕地,保障耕地流转农民利益,促进耕地有序流转,建立合理的耕地补偿制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研究内容本文在界定耕地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总结耕地资源价值理论与实践,运用土地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学科理论,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研究:1、耕地估价理论框架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耕地价值评价理论,明确耕地价值内涵,深入分析耕地价值评价的目标、前提、原则、内容、方法和程序,形成相对合理的、公平的耕地资源估价理论框架。2、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主要是总结与评价现有耕地经济价值估价方法,将农产品供求关系、耕地利用方式、区位优势等因素纳入模型,构建多因素的联立方程系统线性和对数模型,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前提下,以重庆市为例,利用大量的农村耕地调查数据,采用3SLS法和GMM法进行参数估计与模型优化,以揭示各种相关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估计重庆耕地的经济价值。3、耕地资源的社会和生态价值研究。主要是总结现有耕地非市场价值评价方法,采用支付卡和双边界二分式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分别获取重庆城镇居民对耕地资源的社会、生态方面的认知情况、支付意愿和相关社会经济特征,以及重庆农民的相应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在此基础上,选择CVM法及Logistic模型分别估计重庆城乡居民平均的支付意愿和拥有耕地农民的受偿意愿,为实施耕地非市场价值补偿政策提供实证参考。4、耕地资源的综合价值研究与预测。主要是利用GM(1,1)模型预测耕地资源的未来收益,以克服与客观事实不符的传统价值模型中未来收益不变的假设的缺陷,从而计算出重庆耕地的综合价值。三、研究结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耕地经济价值系统的主要因素间互为因果关系,耕地的利用方式和技术因素对耕地经济价值具有关键性作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耕地经济价值的主要因素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可互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根据3SLS法或GMM法估计的耕地经济价值联立方程系统模型可知,相关因素对单位耕地经济收益均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方式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利用方式、技术因素对单位耕地的经济收益具有直接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在重庆税收与补贴目前力度不大的现状下,它对单位耕地经济收益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而劳动量、资本量等其他因素影响耕地的利用方式,它们通过利用方式作用于单位耕地的经济收益。2、重庆耕地经济价值呈上升态势,但耕地整体利用水平较低。实证结果表明,重庆耕地每年经济产出价值呈上升态势,2008年耕地的经济价值是2003年的1.39倍,预测结果也显示,2009及以后各年耕地的经济价值增长更为显着;2008年耕地经济价值占总价值的45.44%,未来年份的经济价值占耕地总价值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这表明与其他耕地的单项价值相比,耕地的经济价值居于主导地位。但是,从20多个调查区县来看,相当多的农村耕地存在利用不合理和不充分情况,抛荒现象也较为普遍,耕地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小,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重庆耕地的整体利用水平低。3、重庆耕地社会价值增长缓慢,但耕地社会价值所占比重存在逐年下降态势。从农村调查来看,实证结果表明,重庆耕地的社会价值具有明显的波动性,2003年~2008年间重庆耕地的社会收益起伏明显,但总体增长缓慢,年均增长率为0.72%。需要指出的是重庆耕地每年的社会产出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2003年占耕地总价值的27.88%,2008年则下降到23.50%,表明耕地的社会价值在耕地总价值的地位越来越轻,耕地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正面临着下降的风险。4、重庆耕地的生态价值巨大,城乡居民的单项生态功能支付意愿差异较为明显。在双边界二分式引导技术下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出城市人均耕地的生态价值支付意愿为309.21元,农村人均耕地生态价值支付意愿为244.52元,2008年重庆城乡居民对耕地生态功能的支付意愿总额为8.51×109元,占当年重庆农业产值的18.41%,占全市第一产业产值的14.79%,表明耕地的生态价值巨大。支付卡引导技术下的计算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对耕地各单项生态价值的支付意愿均较低,城市居民人均整体生态功能的支付意愿略高于农村人均支付意愿。在单项生态功能的支付意愿中,城市居民人均对耕地土壤保护功能的支付意愿最大,为20.49元,而对耕地调节气候的支付意愿最小,为17.15元;农村人均对耕地保护土壤的支付意愿最高,为19.40元,而对耕地的文化娱乐功能认可度较低,相应的支付意愿为14.48元,这表明城乡居民对单项生态功能的支付意愿存在比较显着的差异。5、家庭收入对城乡居民的支付意愿影响十分明显,但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相差甚远。根据估计出的回归模型和Beta系数公式,可以计算出相关经济特征因素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重要性程度。结果表明,受访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因素对支付意愿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其中家庭收入对耕地的非市场价值具有十分作用的影响,间接证明了城乡居民对耕地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双边界二分式模型下,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对耕地社会功能的支付意愿为366.67元,农民人均对耕地社会功能的受偿意愿为492.85元,两者相差1.5倍;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对耕地生态功能的支付意愿为309.21元,农村人均相应的受偿为891.96元,耕地生态功能总体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相差近3倍。上述结果表明,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相差甚远,即供给者(农民)与需求者(城镇居民)对假想市场中商品(耕地非市场功能)的价格存在较大的分歧,商品交易不能实现,换而言之,如果单纯依靠意愿方式来实现耕地的非市场价值并不现实。6、耕地价值系统具有动态性,传统方法大大低估了耕地价值。耕地价值系统若干因素组成,耕地利用方式、技术因素等大多数的因素都是动态变化的,使得耕地价值系统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也打破了传统价值估计方法的基本假设(耕地每年收益相等)。以重庆耕地价值核算为例,传统价值核算方法估计2008年重庆耕地价值(经济价值)为12.45×109元,少估计当年耕地的非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达14.95×109元。从耕地的整体价值来看,按8%的折现率计算,传统价值方法计算出重庆耕地价值为155.625×109元,而按耕地全面价值观和收益变动特征进行保守估计,重庆耕地综合价值为817.425×109元。显然,传统方法忽视了耕地的非市场价值和耕地收益的动态性,其结果是导致耕地价值严重低估。四、创新之处1、系统地构建耕地价值评价的理论框架。国内相关文献大多侧重于耕地价值的定量研究,忽视了耕地价值的评价目标、评价前提等关键性内容,鲜见系统的耕地价值评价理论框架。因而,本文在明确耕地价值内涵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了耕地价值评价理论框架,对耕地价值的评价目标、评价前提、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可辩认性评价前提和公平性评价原则。2、创建耕地经济价值评价的联立方程系统模型。现有研究文献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或单方程(如生产函数)实证耕地经济价值,收益还原法虽然能够直接计算出耕地当年经济收益,但却忽略了耕地利用方式、技术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同等级耕地却不等价”的反常现象,而单方程无法解决耕地经济价值影响因素较多与模型的多重共线性及序列相关性之间的矛盾问题。为此,本文构建了包含利用方式等多个因素在内的联立方程系统模型,并利用重庆耕地数据进行模型优化与检验,揭示出耕地经济价值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定量联系。3、采用多种方法评价与比较耕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耕地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评价方法较多,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往往以单一的评价方法为最终评价结果,而不同方法之间结果差异很大,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印证,有失公允。本文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分别获取城镇居民对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支付意愿,以及农民的相应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在此基础上,选择CVM法下的支付卡技术和双边界二分式技术对耕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评价,利用Logistic模型分别估计城乡居民平均的支付意愿和拥有耕地农民的受偿意愿,印证其差异大小,揭示出不同社会经济特征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影响程度。4、以耕地收益变动特征为基础评价耕地的综合价值。耕地综合价值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它直接反驳了现有大多数相关文献中“耕地每年收益相等”的基本假设,传统方法下耕地价值受到明显低估。基于此,本文采用灰色预测等方法综合估计耕地资源的未来收益变动态势,运用回归方程计算耕地相关收益的增长率,以克服传统增长率计算公式中数据的不稳定性和样本信息利用不充分的缺陷,从而计算出重庆耕地的综合价值。
连贵诚,齐瑞俊,白生龙[8](2004)在《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因素》文中提出农用地的价格评估,要在研究现阶段农用地价格构成的基础上进行,要综合考虑各因素所揭示的农用地价格,才能比较正确的反映农用地的完全价格。
二、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作用力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房价预测研究进展 |
1.2.2 房价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进展 |
1.2.3 房价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2.4 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城镇空间规划 |
2.1.4 房地产市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3.城市综合房价质量评价 |
3.1 评价指标选取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构建 |
3.1.3 因子分析 |
3.2 权重的确立 |
3.3 城市综合房价质量 |
3.4 本章小结 |
4.城市引力指数评价 |
4.1 城市综合房价质量 |
4.2 城市间距离 |
4.3 引力系数 |
4.4 城市间引力指数评价 |
4.5 城市综合引力指数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5.城市空间作用力与房价的相关性分析 |
5.1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2 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收益法在农用地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径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农用地估价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农用地及其特点 |
2.1.2 农用地价值组成 |
2.1.3 农用地估价相关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3 农用地产权与价格 |
3.1 农用地产权概述 |
3.1.1 农用地所有权 |
3.1.2 承包经营权 |
3.1.3 国家管理权 |
3.2 农用地产权价格 |
3.2.1 农用地所有权垄断价格 |
3.2.2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 |
3.3 农用地价格分类 |
3.3.1 按估价目的分类 |
3.3.2 按政府管理分类 |
3.4 农用地价格特征 |
3.4.1 农用地价格特征 |
3.4.2 农用地价格与城市用地价格的相似性 |
3.5 农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 |
3.5.1 自然因素 |
3.5.2 社会经济因素 |
3.5.3 特殊因素 |
3.6 农用地估价的基本原理 |
3.6.1 农用地估价的定义 |
3.6.2 农用地估价要素 |
4 收益法分析 |
4.1 收益法的理论依据 |
4.2 收益法的适用条件 |
4.2.1 收益法的实用性 |
4.2.3 收益法的适用条件 |
4.3 传统收益法的估价步骤 |
4.3.1 年总收益的计算 |
4.3.2 年总费用的计算 |
4.3.3 年纯收益的计算 |
4.3.4 土地还原率的计算 |
4.3.5 农用地价值的计算 |
4.4 收益法的应用问题分析 |
4.5 收益法应用问题的研究现状 |
5 收益法的改进 |
5.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传统收益法的改进 |
5.1.1 灰色系统理论介绍 |
5.1.2 灰色系统理论在农用地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
5.2 改进后的收益还原法模型建立 |
5.2.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农用地价值评估模型建立 |
5.2.2 模型精度检验 |
5.3 小结 |
6 改进后收益法在农用地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及分析 |
6.1 改进后收益法在农用地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
6.2 改进后收益法的预测精度分析 |
6.3 改进后的收益法与传统收益法的比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既有住宅建筑的估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的理论基础 |
2.1 国外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相关研究 |
2.1.1 国外既有住宅建筑估价方面的研究 |
2.1.2 国外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研究趋势 |
2.2 国内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相关研究 |
2.2.1 国内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相关研究 |
2.2.2 国内既有住宅建筑估价发展的趋势研究 |
2.3 相关的估价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既有住宅建筑的估价思路 |
3.1 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的原则 |
3.2 既有住宅建筑估价的程序 |
3.3 既有住宅建筑的估价思路 |
3.3.1 既有住宅建筑的重置价格组成分析 |
3.3.2 既有住宅建筑重置价格影响度 |
第四章 既有住宅建筑估价体系的建立 |
4.1 既有住宅建筑的重置价格 |
4.2 既有住宅建筑的成新度 |
4.2.1 既有住宅建筑的成新度评价体系 |
4.2.2 既有住宅建筑成新度的评价准则 |
4.2.3 既有住宅建筑成新度的评价依据 |
4.2.4 既有住宅建筑成新度 |
4.3 既有住宅建筑的年限折旧度 |
4.4 既有住宅建筑的环境适宜度 |
4.4.1 既有住宅建筑的环境影响因素 |
4.4.2 既有住宅建筑的环境适宜度评价准则 |
4.5 既有住宅建筑价格体系的构建 |
第五章 实例分析 |
5.1 项目背景介绍 |
5.2 估价对象分析 |
5.2.1 估价对象 |
5.2.2 估价依据 |
5.2.3 估价对象现场查看和周边情况调查 |
5.3 重置价格的确定 |
5.4 重置价格影响度的确定 |
5.4.1 成新度的确定 |
5.4.2 年限折旧度的确定 |
5.4.3 环境适宜度的确定 |
5.4.4 重置价格影响度的确定 |
5.5 结果分析与确定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实践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动机及目的 |
1.2 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
1.2.1 基本假设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主要观点、创新与不足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观点 |
1.3.3 创新与不足 |
1.4 研究主题及范围 |
1.4.1 对研究主题的解释 |
1.4.2 对研究关键词的解释 |
2. 研究基础:理论依据和文献评述 |
2.1 理论依据之一: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
2.1.2 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 |
2.1.3 简评 |
2.2 理论依据之二:产权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 |
2.2.2 西方现代产权理论 |
2.2.3 另类"产权"理论 |
2.3 理论依据之三:地租理论 |
2.3.1 古典地租理论 |
2.3.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
2.3.3 简评 |
2.4 文献述评 |
2.4.1 关于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 |
2.4.2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2.4.3 关于农地产权与社会保障关系的研究 |
2.4.4 简评 |
3. 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 |
3.1 革命前农地制度的基本特点与问题 |
3.2 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土地私有自用的两权合一制 |
3.2.1 改革的基本历程 |
3.2.2 基本特点与问题 |
3.3 国家建设的第二次土地改革:农地公有公用的两权合一制 |
3.3.1 改革的基本历程 |
3.3.2 基本特点与问题 |
3.4 改革开放的第三次土地改革:农地公有私用的两权分离制 |
3.4.1 改革的基本历程 |
3.4.2 基本特点与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方式及制度的变迁 |
4.1 建国前农民社会保障方式的基本特点与问题 |
4.1.1 土地制度、贫困与保障 |
4.1.2 传统的社会保障方式 |
4.1.3 简评 |
4.2 家庭保障为主、国家社会保障为辅(1949—1955年) |
4.2.1 初步建立的国家保障 |
4.2.2 简评 |
4.3 集体保障为主,国家社会保障为辅(1956—1983年) |
4.3.1 完善和丰富中的国家保障 |
4.3.2 简评 |
4.4 集体保障面临挑战和现代社会保障试点(1984—2002年) |
4.4.1 旧有的集体保障面临挑战 |
4.4.2 村社集体保障的新载体:乡镇企业 |
4.4.3 现代社会保障的试点 |
4.4.4 简评 |
4.5 全面建设现代社会保障制度(2003年—至今) |
4.5.1 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启动 |
4.5.2 简评 |
4.6 本章小结 |
5. 失地农民难题凸显土地与社保的矛盾关系 |
5.1 建国以来的农村土地征收及安置补偿制度 |
5.1.1 早期市场化阶段 |
5.1.2 计划配置阶段 |
5.1.3 市场化转型阶段 |
5.2 "土地换社保"与"土地换身份"的政策实践 |
5.2.1 "土地换社保":土地保障的"协议退出" |
5.2.2 "土地换身份":诱致性的"土地换社保" |
5.3:对"土地换社保"的反思 |
5.3.1 农民工的迁徙行为 |
5.3.2 隐忧和风险 |
5.3.3 制度优化的可能起点 |
6. 在什么制度框架下推进农民社会保障?——西方经验的价值及限制 |
6.1 失地流民与济贫济困的社会救助 |
6.1.1 社会救助的雏形 |
6.1.2 社会救助的源起 |
6.1.3 社会救助的发展 |
6.1.4 简评 |
6.2 产业劳工与劳资合作的社会保险 |
6.2.1 社会保险源起的时代背景 |
6.2.2 社会保险的兴起和发展 |
6.2.3 简评 |
6.3 公民大众的社会福利 |
6.3.1 社会福利的北欧模式 |
6.3.2 基本特点 |
6.3.3 简评 |
6.4 本章小结 |
6.4.1 西方语境下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 |
6.4.2 西方体系的局限性 |
6.4.3 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 |
6.4.4 发展中国家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 |
7. 农地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的理论构想 |
7.1 资源属性导向的土地保障:传统社会的主要形态 |
7.1.1 资源属性导向的土地 |
7.1.2 自用农地及使用权的分配 |
7.1.3 村社公用地及使用权的分配 |
7.1.4 土地租赁和调整 |
7.1.5 土地保障从何而来? |
7.2 财产属性导向的土地保障 |
7.2.1 外生因素:人口增长的影响 |
7.2.2 村社排斥外来者:"俱乐部式"的土地保障 |
7.2.3 公用地私有化:受限的土地保障 |
7.2.4 产权私有化、交易自由化 |
7.2.5 "被消失"的土地保障 |
7.2.6 评析 |
7.3 农地制度与社会保障的动态关系 |
7.3.1 传统观点:从农地资源到农民收入 |
7.3.2 重新认识农地制度:超越"私有" |
7.3.3 土地实现保障的动态过程 |
7.3.4 资源属性和财产属性的调和 |
8.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的基本取向与制度安排 |
8.1 约束条件:从宏观上把握农民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 |
8.1.1 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 |
8.1.2 城镇化背景中的人口老龄化 |
8.1.3 公共财政能力 |
8.2 基本取向之争: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究竟要走哪条路 |
8.3 私有产权与社保国家化、市场化的道路 |
8.3.1 国企产权改革与社会保险配套的影子 |
8.3.2 国企改革思路"下乡"的药方 |
8.3.3 评析 |
8.4 集体产权与社保内部化、合作化的道路 |
8.4.1 集体所有下的合作化 |
8.4.2 实施的关键点 |
8.4.3 评析 |
8.5 中国农民社会保障的总体制度安排 |
8.5.1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
8.5.2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 |
8.5.3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来源 |
8.5.4 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 |
9. 结论与建议 |
9.1 论文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农用地定级估价中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及相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农用地定级估价所需收集资料概述 |
1.1 农用地定级所需收集的资料 |
1.2 农用地估价所需收集的资料 |
2 农用地定级估价资料收集的途径及组织实施 |
2.1 收集、查阅档案资料 |
2.2 查阅书籍报刊资料 |
2.3 实地调查资料 |
2.4 收集网络资料 |
3 农用地定级估价资料的整理及分析 |
3.1 资料筛选 |
3.2 资料整理 |
3.3 资料分析 |
3.3.1 定性分析在已收集的定级估价资料中, 应用会 |
3.3.2 定量分析这里需要区分2种情况:一是如果收 |
4 资料收集整理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
4.1 资料收集问题讨论 |
4.1.1 资料收集的目的性、计划性收集农用地定级估 |
4.1.2 资料收集的时效性[11]项目组成员必须具有较强 |
4.1.3 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工作人员一定要如 |
4.1.4 提高收集资料的技术性要积极运用照相、录像、 |
4.2 投入—产出调查问题讨论 |
4.3 相关对策 |
(6)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年度变化与空间分异研究——以石家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石家庄市农业环境概况 |
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3.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2.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是: |
(1) 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
(2) 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 |
(3) 求第j项指标的权重。 |
2.3.3 评价分值的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 |
3.1.1 指标权重计算。 |
3.1.2 集约利用水平与利用状况评价结果。 |
3.2 石家庄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年度变化分析 |
3.2.1 农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大。 |
3.2.2 收入低限制了对土地投入的增加。 |
3.2.3 利用程度和产出程度一般且增长缓慢。 |
3.3 石家庄市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分析 |
3.3.1 东部平原区集约度明显高于西部山区, 自然条件是区域分异的基础。 |
3.3.2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集约度较高, 经济条件是区域分异的动因。 |
4 对策与建议 |
4.1 发展县域经济, 增加土地投入 |
4.2 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科技投入 |
4.3 因地制宜, 分区管理 |
4.4 建立评价标准, 加强政府调控 |
(7)耕地价值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国外耕地价值评价研究述评 |
1.1 国外耕地价值内涵研究 |
1.2 国外耕地价值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
2 国内耕地价值评价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内耕地价值内涵研究 |
2.2 国内耕地价值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 |
3 国内外耕地价值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耕地价值评价研究趋势展望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耕地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耕地和耕地资源 |
2.1.2 耕地功能和耕地收益 |
2.1.3 耕地价值和耕地价格 |
2.1.4 土地评价与耕地价值评价 |
2.2 耕地价值观 |
2.2.1 无价值论 |
2.2.2 效用价值论 |
2.2.3 价格价值论 |
2.2.4 二元价值论 |
2.2.5 生产要素价值论 |
2.3 耕地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土地肥力和生产力理论 |
2.3.2 地租理论 |
2.3.3 区位理论 |
2.3.4 外部性理论 |
2.3.5 产权理论 |
2.3.6 福利经济理论 |
2.3.7 生态经济理论 |
第3章 耕地价值评价实践及问题分析 |
3.1 耕地价值评价实践 |
3.1.1 国外耕地价值评价实践 |
3.1.2 国内耕地价值评价实践 |
3.2 我国耕地价值评价理论与实务存在的问题 |
3.3 现有耕地价值评价的不良后果 |
第4章 耕地价值评价的理论框架 |
4.1 耕地价值评价目标 |
4.2 耕地价值评价前提 |
4.3 耕地价值评价的原则 |
4.4 耕地价值评价内容 |
4.4.1 耕地经济价值 |
4.4.2 耕地资源社会价值 |
4.4.3 耕地资源生态价值 |
4.5 耕地价值评价的方法 |
4.5.1 耕地经济价值评价方法 |
4.5.2 耕地社会价值评价方法 |
4.5.3 耕地生态价值评价方法 |
4.5.4 耕地价值评价方法选择与改进 |
4.6 耕地价值评价的程序 |
第5章 重庆耕地经济价值评价 |
5.1 耕地的分类与基本特征 |
5.1.1 耕地的分类 |
5.1.2 耕地的基本特征 |
5.2 重庆耕地利用现状与问题 |
5.2.1 重庆耕地概况 |
5.2.2 重庆耕地利用现状 |
5.2.3 重庆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耕地的经济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5.4 重庆耕地经济价值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 |
5.4.1 耕地经济价值模型构建 |
5.4.2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 |
5.4.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5.4.4 模型重构与检验 |
5.4.5 模型应用 |
第6章 重庆耕地社会价值评价 |
6.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6.1.1 调查目的 |
6.1.2 CVM前期准备 |
6.1.3 问卷调查的设计 |
6.1.4 引导技术与调查问题 |
6.1.5 问卷测评与实地调查 |
6.2 耕地社会价值调查基本信息统计 |
6.2.1 受访者对耕地社会价值的认知状况分析 |
6.2.2 受访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他信息统计 |
6.2.3 其他信息描述性统计 |
6.2.4 受访者WTP和WTA描述性统计 |
6.2.5 农村受访者受偿意愿分布 |
6.3 受访者平均WTP和WTA的计算及经济学验证 |
6.3.1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 |
6.3.2 支付卡下WTP和WTA的计算及经济学验证 |
6.3.3 二分式下WTP和WTA的计算及检验 |
6.4 重庆市耕地资源社会价值估算及结果比较 |
第7章 重庆耕地生态价值评价 |
7.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7.1.1 前期准备与预调查 |
7.1.2 CVM问卷设计 |
7.1.3 问卷调查过程 |
7.2 受访者基本社会经济特征统计 |
7.3 重庆市城乡居民对耕地生态功能及耕地保护的认知状况 |
7.4 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的分析 |
7.4.1 被调查者WTP和WTA的一般统计分析 |
7.4.2 平均WTP和WTA计算和经济学验证 |
7.5 城乡居民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8章 重庆耕地资源收益预测与综合价值评价 |
8.1 耕地收益灰色系统预测 |
8.1.1 灰色系统理论简述 |
8.1.2 GM(1,1)模型推导过程 |
8.1.3 原始序列说明 |
8.1.4 GM(1,1)预测 |
8.2 重庆耕地综合价值评价 |
8.2.1 耕地综合价值评价 |
8.2.2 重庆耕地综合价值构成与变迁分析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不足与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耕地价值问卷调查前言 |
附录Ⅱ 农村耕地经济价值调查表 |
附录Ⅲ 耕地非市场价值引导与认知调查 |
附录Ⅳ 耕地社会价值调查 |
附录Ⅴ 耕地生态价值调查 |
附录Ⅵ 被调查者基本特征及调查效果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8)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农用地估价应用的技术方法及其内涵 |
2 现阶段农用地的价值构成 |
3 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构成因素 |
3.1 农用地的生产收益价格 |
3.2 农用地的社会保障价格 |
3.3 农用地的生态功能价格 |
3.4 农用地使用权价格 |
四、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作用力对房价的影响研究[D]. 冯洋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收益法在农用地在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与改进研究[D]. 荣培. 重庆理工大学, 2016(05)
- [3]既有住宅建筑的估价方法研究[D]. 张琼莉. 长安大学, 2014(02)
- [4]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与农地制度变迁[D]. 杨一帆.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8)
- [5]农用地定级估价中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及相关问题探讨[J]. 吕杰,袁希平,甘淑.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6)
- [6]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年度变化与空间分异研究——以石家庄为例[J]. 连季婷,宋红月,汤永鸿.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1)
- [7]耕地价值评价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唐建. 西南大学, 2010(04)
- [8]农用地估价应考虑的几个价格因素[J]. 连贵诚,齐瑞俊,白生龙. 华北农学报,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