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探讨论文_周顺延

保定第七医院呼吸一科 河北保定 072150

【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氧和指数、SaO2、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最高峰流速、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比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中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恢复肺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支气管哮喘;效果

支气管哮喘病作为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引发患者身体出现胸闷、咳嗽、喘息等不适感,严重者还会引发患者出现其他严重的疾病,如未能及时治疗,将会引发患者死亡。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病的发病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展趋势,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被应用到重症支气管哮喘病辅助治疗中,该种通气方法自身具有操作便利、耐受性好、临床治疗效果好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创伤。本文将96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中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在2015年9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来本院接受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的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5例,患者年龄为25~63岁,平均年龄为(42.3±2.5)岁。观察组男患者24例,女患者24例,患者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为(43.5±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当患者入院后,需对患者的病情做综合性的评估,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甲泼尼龙、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高频震荡雾化吸入方法,并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氨茶碱静脉滴注及吸氧等处理方法[1]。

1.2.2观察组

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方法,运用自动同步无创双水平正压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的频率为12-25次/min,氧流量为2-6ml/min,呼气压为5-8cmH2O。在治疗的同时,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对吸气压及呼气压进行调整,确保在治疗期间患者的呼吸是有规律进行的[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和指数、SaO2、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高峰流速、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临床肺功能指标评定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哮喘症状明显缓解,EFV1增值在25%以上,用药次数有所减少;有效:哮喘症状有所减轻,EFV1增值15-25%左右,仍需采取药物治疗;无效:患者的哮喘症状未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 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氧和指数、SaO2、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3所示。

表 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疾病作为一种起到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出胸闷、喘息、咳嗽及气急等症,患者之所以会出现此类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有直接关系,患者经常会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情况,引发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喘息及气促等情况,患者的此类症状多发于清晨或夜间,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3]。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相关学者经对照研究显示,与机械通气及气管插管患者相比,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治疗满意率及依从率均相对较高,差异显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和指数、SaO2、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血气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最高峰流速、1秒用力呼气容积、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用力肺活量比值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后,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临床肺功能指标。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7.08%,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使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法后,有助于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在重症支气管哮喘疾病中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恢复肺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浩.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10(23):04.

[2]梁松荣.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8(15):70.

[3]王志慧.BiPAP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7):111-113.

[4]欧秋霞,朱涛峰.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9):7-8+10

论文作者:周顺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辅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探讨论文_周顺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