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研究进展——以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的事例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撒哈拉沙漠论文,研究进展论文,事例论文,地区论文,中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给人类环境与生存造成威胁的“沙漠化”,正在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发生,其面积已达到地球陆地面积的1/4以上(高村,1988)。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事态趋于进一步恶化。随着沙漠化所出现的环境荒废和粮食危机,已成为本世纪最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因此,以联合国沙漠化会议(UNCOD,内罗毕,1977)及其通过的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以及防止对策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起来。
不过,关于沙漠化和沙漠化研究并非是从该时期开始的。土地环境的退化,是随着农耕与牧畜历史的开始而开始的。正如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等所见到的情形那样,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干旱以及由干旱造成的饥荒,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着人类社会。关于随着人类活动出现的环境荒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G·P·Marsh(1864);关于西非的干旱和沙漠化的科学研究。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美国围绕30年代前半叶发生的,被看作今天沙漠化现象之一的,用加速土壤侵蚀和尘暴来形容的农地荒芜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研究。
本文拟就本世纪以来地理学及其有关领域关于沙漠化研究的动态,以非洲撒哈拉南缘地区的事例为中心加以阐述的同时,以世界地理学界的合作研究为主体,参考一下地理学研究对UNCOD及其以后的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方面所作的贡献。
一、沙漠化问题的开端(1900-1960)
今天的沙漠化问题及其研究,始于本世纪初的撒哈拉南缘地区。在本世纪前半叶,欧洲的地理学者对该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报道在撒哈拉南缘地区,随着气候变化出现持续性干燥化和沙漠的扩大,土地严重荒芜。这一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共同关心,并对此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讨论。
1.干燥化说和沙漠化(Désertification)的提出 法国的H·Hubert(1917)主要根据塞内加尔的降水情况和实地观测,指出特别是本世纪最初的20年间,明显的荒芜化在进行。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连续减少,撒哈拉南缘地区由第四纪初期的湿润状态单向性地向干燥化推进。与此相反,西非学者Chudeau(1909)则认为,西非过去之所以最干燥,是由于横跨撒哈拉沙漠南侧不远的萨赫勒沙漠往北大后退的缘故。后来(1921)他还发表了以下论点:作为与所谓单向性干燥化相吻合的最新根据,由Hubert(1920)揭示的现象多半是由于当时西非正好处于干旱周期的最盛期,近年干旱周期结束了,却没有见到进入气候改善期的迹象。
以后,直到40年代前半叶,再没有引人注目的有关沙漠化问题的报道。这大概是由于从20年代开始至40年代前半叶,西非连续出现了比较湿润的气候。然而,到了40年代下半叶,也许是西非进入40年代后,严重的干旱年断续出现的缘故,森林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地理学等领域,随着围绕森林破坏和土壤侵蚀出现的环境荒废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的讨论而又重新活跃起来。
A·Aubréville(1938,1947)通过热带非洲森林、热带草原的实地考察,对刀耕火种和过度放牧引起的森林退化和土壤侵蚀问题作过多次报道,认为西非的热带稀树草原是森林植被人为退化的结果,并第一次使用désertification一词表示沙漠化。A·Aubréville把热带非洲湿润、半湿润地区森林因人为影响向热带草原转变的过程称作热带草原化;将désertification的过程定义为:随着强烈的土壤侵蚀,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更干旱型植物种类的侵入,土地发生严重荒芜。A·Aubréville还强调指出,沙漠化并不是因撒哈拉沙漠随气候干燥化而扩大的。对于任何地方,只要参与错误的人类活动,都有从其地域内部开始的可能性。沙漠化的主要因素在于人类活动。
其次,对本世纪前半叶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的干旱和环境退化研究进行展望的P·Pélissier(1951),在论及西非北部地区的沙漠化时,也延用了désertification一词。P·Pélissier(1966)通过塞内加尔半干旱地区花生生产为中心的农事活动的长期调查研究,对土壤侵蚀和土地生产力下降问题作了详细考察。Pitot(1952)在对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随着人类活动而产生的环境荒废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A·Aubréville(1947)的观点,对以过度放牧和刀耕火种为起因的土壤侵蚀、砖红壤性硬化外壳裸露等导致土地荒芜现象予以了关注。
2.沙漠扩大说的提出与否定和对人为环境荒废的确认 在英国有人报道在撒哈拉南缘的尼日利亚北部和苏丹中部存在干燥化和沙漠的扩大。E·P·Stebbing(1935)以“扩大着的撒哈拉”为题,报道沙漠沙丘正以1公里/年的速度向南移动,呼吁紧急营造隔断西非的防沙林带。以后又相断发表了“西非的森林与撒哈拉”(1937)、“非洲的人造沙漠”(1938)等文章,声称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西非洲,由于土地干燥化和植被破坏,以及错误的土地利用等,环境荒废在进行。Stebbing可以说是第一次对人为沙漠化的威胁敲响了警钟。不过,有人对尼日利亚北部因干燥化和沙漠的扩大而环境荒废在进行的报道持怀疑态度。为了弄清撒哈拉南部地域是否真的随沙漠扩大而导致环境荒废,1936年12月至翌年1月,英、法森林委员会组织考察团对北部尼日利亚和尼日尔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表明:在西部非洲,第四纪初以后经历了几次气候变化,最后一次大的变化是倾向湿润化的。尽管降水量相对多年和相对少年交替出现的小规模变化依然存在,但从未有过大的气候变动。这与所谓气候长期稳定的最新观点是一致的。气候变化极其缓慢,200~300年内难以检测出。所以,西非居民不必担心居住环境会受到气候干燥化的影响。
西非的气候变化是随着撒哈拉沙漠极缓慢地扩大与缩小而进行的。现在,距尼日利亚最近的活动沙丘在国境以北150英里的地方。在活动沙丘群南方,沙漠已由植被固定。沙既没有侵入耕地,西非地区也不会受到来自撒哈拉沙漠的威胁。因而没有必要营造庞大的防护林体系。总之,相对于尼日利亚来说,尼日尔的大面积棘树林,起到了天然屏障作用。
在该森林区开展农业,因雨水十分缺少,故不会发生人为破坏。在尼日利亚北部,虽然可以见到裸耕地有沙活动,但状况并非令人担忧。裸地的沙移动,是不合理的农作业方法引起的局地现象,通过覆盖杂草等即可停止。关键的是要教育农民,即使是降水湿润地区的耕地也不要进行清耕。在沙丘活动临界期引种作物,既能固定土壤,还可以提供饲料或绿肥。此外,据说上述委员会还作出以下结论:在尼日利亚北部,森林状态虽然在恶化,但没有迫近的干燥化危险。因而可以这样说,在西非,不是因沙漠的侵入,而是随传统的农作业体系,搬迁式的刀耕火种和焚烧为起因的土壤侵蚀所引起的人为环境荒废在进行(Stamp,1940)。
二、联合国沙漠化会议前后(1960~1977)
1.沙漠化定义的新观点与自然沙漠化人的提倡 潜心于非洲北部突尼斯干旱区畜牧业研究的生态学家H·V·Le Houérou(1962~1977)对Aubréville(1949)提出的无论是地形的还是生物的沙漠,包括与之无关的湿润、半湿润森林的广泛地域,被用来描述各种类型和形式的植被退化现象的désertification进行了评论,并主张用désertisation一词表示狭义的沙漠化。含义是:在沙漠边缘的半干旱地区,随着植被非可逆地减少且于最近消失了的地域,沙漠的地形和景观扩大化的现象。沙漠景观具有砂质沙漠,石质沙漠和沙丘群的特征。désertisation是作为指示风成作用显著,形成具有沙漠特征的地形,并不断扩大的过程。主要是指沙漠边缘年降水量100~200毫米(个别50~1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所见到的现象,发生的地域有限。比désertification的定义范围窄,亦很明确。
关于désertisation的原因,据北非的观察,并非是气候干燥化,而是脆弱的环境受到下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Le Houérou,1986):(1)随着耕种,草原植被受到破坏;(2)家畜保有量过多与过度放牧;(3)将木本植物作燃料,滥采乱挖。Le Houérou还认为,热带干旱林退化,并由热带草原所代替,热带草原变成散布草丛的过程,与地中海沿岸灌木林变为草原的情况一样,不叫作désertisation。后者的过程应称作Steppisation。
2.与70年代初期萨赫勒干旱相对应 1968/69年开始的,1972/73年达到最高峰的西非萨赫勒地区的干旱,造成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人口与家畜的大批死亡,难民问题在广泛地域发生,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心,成为联合国沙漠化会议召开的直接因素。在开展粮食援助、救济难民等国际援助的同时,围绕沙漠化的原因、结果及其防止对策的研究活动,以此次干旱为楔机,变得相当活跃。
在干旱最严重的1973年,由伦敦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持召开了有法国地理学、生态学领域的萨赫勒研究人员参加的“非洲的干旱”专题讨论会,探讨在自然、人文与技术范围内解决旱灾地区问题的研究在应用上的可能性。其次,也为1974年召开以非洲和南亚的干旱为对象的国际性会议作准备。
1973年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由萨赫勒国家间抗旱常设委员会/黑非洲起源研究所(CILSS/IFAN)主持召开的西非沙漠化会议“撒哈拉南缘地区的沙漠化”,就沙漠化的自然历史背景、干旱的气象学机制、人类活动的作用、社会方面的影响以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再者,法国国外科学协会也于1975年召开了总结热带非洲的干旱影响和为实现社会经济计划的对策研究成果专题讨论会。
遭受1968/69~1973/74年干旱的最大打击,生产形态与社会结构被迫变革的牧民,特别是游牧民。根据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乍得等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包括家畜在内的集团迁移来回避干旱与存在的问题,随着搬迁而发生的社会结构变化,与农民接触中产生的对抗性矛盾,相应战略及其效果的历史变化等,成了干旱期的萨赫勒农业与畜牧业协调战略的核心。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在UNCOD后第二年召开的“萨赫勒的生态能否改变”的专题讨论会(1978),就萨赫勒的背景与沙漠化的实际状况,以及人类活动与沙漠化的扩大问题进行了探讨。此外,个别研究在世界各国也开展得十分活跃。
三、国际地联沙漠化工作小组的活动(1972~1980)
1.活动经过与成果 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很早就对干旱地区的研究给予了高度关心,积极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干旱区研究(1952~1967),先后组建了“干旱地区委员会(1956~1968),“干旱地区地理学委员会”(1969~1972)和“干旱地区及其周围地区的沙漠化工作小组”(WGD,1972)。1972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和因气候异常,前苏联、印度等谷物严重减产,西非的干旱变得显著起来。于是,同年召开了斯特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UNCHE,1972),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关心。WGD的目的是搜集有关随着人类土地利用和自然变化两方面具有沙漠扩大,或在沙漠地域内部沙漠状态强化的环境变化特征和原因的事例。其活动同人类与生物圈规划署(UNESCO/MAB Project)、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大学(UNU)等联合国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WGD在承办许多重要集会、收集有关沙漠化及其研究文献的同时,广泛网罗了世界沙漠化与干旱区研究专家,积累了大量有关世界主要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影响过程及其对策的地方资料,弄清了这些地域的共性与个性。活动成果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Mabbutt,1980):
(1)通过畜牧社会与农耕社会以及二者的关系研究,发现沙漠化与干旱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人口、技术的变化有密切地联系。沙漠化的进行,打破了原来的传统生产体系。
(2)前苏联的灌溉计划、澳大利亚的粗放牧畜体系、苏丹和拉贾斯坦的干旱农业等广泛事例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化问题的发生及其防止对策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变动而发生大的变化。
(3)沙漠化防止对策需要在理解本地域的居民意识和受灾社会所持有的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阻力加以评价的基础上来制定。这一点通过北美、斯里兰卡、澳大利亚、拉贾斯坦的民意调查得到确认。
(4)据萨赫勒的风成作用和沙漠化的调查,沙漠化的自然过程,应从受灾地区的土地利用形式及其节奏等有关方面进行研究。
(5)弄清降水周期与沙漠地区的降水结构。目前虽然对旱情预测还不充分,但对制定沙漠化防止战略具有一定的意义。
(6)通过古沙漠的广泛研究,即使在超干旱地区,也可以从“绿洲危机”的痕迹来说明沙漠化在进行,但还不太十分清楚。在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水管理困难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2.对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的贡献 WGD的研究成果,为召开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资料。特别是该会议结论“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的基本材料,除“技术与沙漠化”外,其余即“气象与沙漠化”(Hare,1977),“生态变化与沙漠化”(Warren and Maizels,1977),“人口、社会与沙漠化”(Kates et al.,1977)均由与WGD活动有关的地理学家撰写的。“人口、社会与沙漠化”汇集了世界许多地理学家参加的关于沙漠化的人为原因及其结果、对策的共同研究成果。委员长Mabbutt主持制定了在UNCOD上提出的“沙漠化问题的概观”最终草案。在UNCOD上提出的其它重要资料有:“世界沙漠化地图”以及由UNESO/PNUE/PNUD准备的世界6个代表地区的沙漠化过程的事例研究报告。由WGD负责研究的地域,冬季降水域有撒哈拉沙漠北缘的突尼斯、南美、智利干旱地区,夏季降水区有撒哈拉南缘的尼日尔和印度的拉贾斯坦干旱地区。报告详细论述了各自的沙漠化过程与防止对策。
作为萨赫勒研究的第一位专家,WGD的骨干成员A·T·Grove,在UNCOD后撰写了沙漠化研究的展望(1977)。1971年Grove曾应邀出席了在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非洲环境的沙漠化”会议,就沙漠化过程需要对气候恶化与人为环境荒废间的关系加以区别进行了阐述,并引用萨赫勒1913~1914年的干旱事例,说及干旱会再次袭来而引起人们关注。
四、国际地理联合会资源管理小组的活动(1980-)
WGD的活动至1980年第24届国际地理联合会(IGU)东京会议结束,由“干旱地区资源管理工作小组”接替。该小组成立后,先后主办了在Jodhpur(印度,1983),Stuttgat(西德,1984),Malaga(西班牙,1986)等地召开的现场会议,继续就有关干旱地区的放牧、灌溉等开发和资源管理的技术与社会侧面为中心开展了讨论。近年来,Mensching and Grove(1986)针对欧洲可以见到的沙漠化现象只是发生在地中海地区的部分半干旱地区,提出使用“Environmental degradution(环境恶化)”或者“Soil erosion”要比“Desertification”要妥当。从事苏丹的沙漠化研究的F·N·Ibrahin和Mcnsoching(1984),对于随着干旱与沙漠化而变化的撒哈拉沙漠南缘干旱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的实际状态作了精辟地描述,指出苏丹的生态不平衡,特别是达尔富尔的沙漠化。
法兰斯大学女地形学家M·Mainguet,是研究撒哈拉沙漠风成作用力学的第一位学者。她从沙的流动和尘埃生成机制方面,为沙漠化研究作出了贡献。
五、联合国沙漠化会议后(1977~1987)
1.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的评价 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集过去研究之大成,几乎丝毫不漏地掌握了沙漠化的自然与社会的背景与过程,搜集了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重点。会议通过的“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是至2000年沙漠化防止的最终目标,包括了1978~1984年间需要紧急实施的行动计划。为此,在UNEP设立了沙漠化部门。
但尽管这样,后来的沙漠化现象仍在世界各地加强和扩大。特别是非洲,进入80年代后,遭到了1972~1973年显著上升的干旱袭击。沙漠化与粮食危机,不仅在萨赫勒地区,就是粮食生产较富裕的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等国也有发生。干旱与“非洲的危机”1984年达到了最高峰。埃塞俄比亚、苏丹、莫桑比克等国家,因饥荒和难民问题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不安。
在此种情势下,UNEP理事会(1984)就沙漠化的现状与倾向、过去所用对策与效果、防止对策行动计划的实施障碍等进行了评价。总的评价结果要点是:
(1)对UNCOD提出的沙漠化规模大小及其对策的紧迫性得到重新认识。(2)UNCOD后的7年间,沙漠化进一步强化与扩大:A.因沙漠化而减少的耕地面积,继续以每年6万平方公里(1977)的速度增加;B.经济效益等于或低于零的耕地,以每年2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3)放牧地的80%,雨育耕地的60%,灌溉耕地的30%已经遭受灾害。
该事态恶化的背景,是由于地球上大量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持续干旱以及人口和家畜的无计划增长。至于沙漠化对策无进展的共同原因,是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低水平的开发与沙漠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开发计划中,还存在着对受灾国的优惠政策等问题(Stiles,1984;Grantz,1987)。
Berry(1984)在对非洲沙漠化现状进行评价时断言:沙丘固定措施,除了在部分地区获得成功外,其成功指数可以说是相当低的。他认为,传统的土地利用体系,已不能与干旱和沙漠化相适应,而引进的体系,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均尚未发挥替代旧体系的最低效果。另个,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总括性、概念性的过多。希望进一步缩小范围,实施适合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居民们能参与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此外,阻碍PACD有效实施的其它大的因素,据说在财政方面存在着未给实施机构UNEP提供特别基金的问题(Stiles,1984;Mac Donald,1986;DC/PAC,1987)。这不仅对于防止沙漠化,就是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开发与保全也是一个极大的、不可否认的障碍因素。
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其它活动 首先进行了PACD实施基础所必需的世界沙漠化危险地图和数据库的开发,其次,试制了千万分之一的世界地图和二千五百万分之一的非洲地区概观图。另外,还计划制作关于以世界沙漠化为主题的世界地图集。在基本数据方面,进行了与UNEP的世界环境监测系统(GEMS)相联系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设计。
关于沙漠化监测,苏丹、塞内加尔等很早就大地卫星数据的使用进行了试验(Rapp,1974)。近年来,有希望对沙漠化的有力指标——植物现存量广泛范围内实时掌握的NOAA卫星的综合植物指标的适用(Tucker et al.,1985;Tucker and Justice,1986)。
龙习才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