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新疆阿勒泰供电公司 新疆阿勒泰 836599)
摘要: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都对以往的办公模式进行了更新换代。政府部门开始施行无纸化办公,通过互联网使得政策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企事业单位也在积极追赶互联网+的步伐,进行云端计算技术、大数据整合技术的全方位运用;社会上的普通民众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无纸币形式的新型交易方式,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实现网上交易,生活方式更加便捷。因此,电网企业加强信息技术势在必行,且电网建设关系着百姓生活能否更加便捷,关系着城市功能能否更加完善,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更应当审之慎之。
关键词:电网企业;信息的运行和维护;现状;建议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进入爆炸性阶段,互联网被广泛推广应用,人们早已适应了多种多样的高科技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还要追赶信息时代的潮流,从企业运作到办公业务再到基层供电业务,都必须实现信息自动化,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标准制定上,对电网企业的服务水平进行优化升级。
1.电网企业信息运维现状
1.1运维系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信息的运行和维护,专业信息技术人员操作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难就难在他们要结合电网企业的内部业务信息,进行信息的整合,从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内容。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电网业务人员对信息运维技术掌握不够精细,企业在这方面又缺乏硬性的规章制度,业务人员对此不能够形成高度的重视,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又有限,致使业务信息的运行和维护不能形成与电力事业相匹配的信息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质量。再者,信息的需求渠道不畅,基层一线的技术人员在发现问题之后,难以寻得更加高效快捷的上诉渠道,或是不被接收,或是被推诿扯皮,这些与工作实际相关最为紧密的重点信息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信息系统的输出层面,不能够做到上传下达,这样,实际问题得不到关注,得不到解决,对于整个电网公司的业务水平、服务水平,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1]。同时,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没有一整套约束机制对其进行标准指引,从而使得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而监控手段又比较滞后,总是在问题出现以后才开启监控,寻根溯源,这种滞后的监控影响了信息数据的正常运行,使得数据问题的解决延后,信息数据本应达到的效果延后,整体工作效率必然滞后。
1.2缺乏技术培训
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一般来说是比较优良的,但是,基层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的意识往往还停留在以接受命令、按部就班的干活为主,不太注重信息技术水平的掌握。而企业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硬性规定,不能及时进行实操训练,不能适时进行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对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在外部建立不起激励机制,在他们自身建立不起内部自省机制,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数据的及时反馈处理产生不必要的影响,使得信息的整体运维水平和质量受阻。
2.电网企业信息运维模式
2.1健全信息运维体制机制
信息运维的体制机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制度层面对运行和维护中,涉及到的人员、部门进行硬性约束,从而促使他们提高认识,加强对信息数据运维体系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电网企业要能够对信息技术人员的信息处理和质量进行标准性规定,建立相关制度,保证信息输出在质量水平上达标实现同业超越;要制定针对基层人员的信息数据操作规章制度,提高他们对信息数据的重视度[2];要能够制定出相应的问题反馈机制,信息数据操作人员不能够发现解决的问题,要保证业务技术人员实施问题上诉的渠道畅通无阻,实现信息数据的及时对接;同时,要做好运行和维护工作的流程明确,各个责任人员和责任部门能够实现相关业务的协调合作,要能够做到流程清晰,任务明确,职责明晰,这就需要再顶层设计上下功夫,要建立起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按照流程严谨操作的、职责尽然实施的、任务完成及时高效的技术人员和部门,进行适当的奖励,以激起他们更高的工作参与热情。
2.2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在信息的运行和维护中,一些问题和矛盾的出现是难免的,这就需要进行事前预警、事中及时处理以及事后反馈,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这一套工作机制往往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不是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就是问题没能得到及时解决,延误之后带来的是更多问题的严重堆积,这就需要建立起必要的监控体系。借鉴一些优势资源,把信息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整合,进行信息数据的针对性、实时性分析,并建立起整套体系的长效运行机制,在监控预警中处理问题萌芽,实时的监控中实现解决问题的及时性,避免信息延误后造成的问题矛盾堵塞,监控反馈对信息数据的质量进行全面把控,从而提高整体信息数据的质感,在信息输出方面更胜一筹。
2.3进行信息数据运维培训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运维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很容易跟不上信息化的步伐,而基层一线的业务人员在信息运维方面不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实操层面,都是明显滞后于信息运维整体队伍的发展水平,更谈不上能够追赶上信息化的潮流水平,因此,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信息运行和维护人员提高重视度,加强自身的业务训练,还需要电网企业能够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机会,建立起信息运维培训平台[3]。特别是对于来自基层一线的技术人员,要首先提高他们对信息数据运行维护的重视度,而后采取整体培训方式,营造氛围,还可以进行一对一帮扶式培训,对他们进行信息运维的强化式训练,充实基层信息数据运维队伍,提高他们的运维水平和服务质量。
结语:
整体而言,电网企业的信息运行和维护模式还是有很好的发展根基,很大发展前景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数据和业务技术的及时沟通,信息化设施的不断配备也使得电业信息得到了更多、更广泛的重视,但是,随着电力事业发展的不断深入,电网工作的量也在不断加大,需要处理的问题和矛盾陡然增多,这对于信息数据的运行和维护来讲,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惟其艰难才更需勇毅,电网企业要在保证原有信息数据运维水平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积极性因素,进行运维思维创新,以信息数据的魅力,支撑整个电网企业能够无后顾之忧,扎实向前。
参考文献:
[1] 杜桂文.信息技术在电力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2010(02)
[2] 赵任方.信息化管控在电网行业的探索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1(05)
[3] 李仲伟.网络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3(11)
作者简介:
欧阳兵 男 汉族 新疆阿勒泰人 1971年生 大学 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 主要从事电网信息通信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欧阳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信息论文; 电网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业务论文; 企业论文; 阿勒泰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